宝贝呵护手册:新手爸妈的第一课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言

大学毕业的时候,选择了妇产科,因为总觉得产科和其他科室不一样,每天迎接新生命的到来,是充满希望的事儿。到今天,已经12年了,一直在临床工作,认识了很多新手爸妈,门诊的时候除了为准妈妈产检之外,就是各种聊天。从孕期到分娩,也陪伴着小宝宝们一路长大,心中总是满怀喜悦。

2017年,为了缓解准妈妈们孕期的情绪焦虑,医院计划尝试以线上互动答疑的形式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对我来说,是特别新鲜的尝试。渐渐地,入群交流咨询的准妈妈越来越多,而后,除了线上理论课程和答疑咨询之外,应准爸爸准妈妈的需求还逐渐衍生出了线下的系列实操课程,愈发受到大家的欢迎。

2019年我所在的静安妇幼所成功创建了上海市医疗创新服务品牌“静安区好孕好育1 000天”,2020年又被评为上海市科普教育基地。

在写前言的时候,特别统计了一下,截至目前,居然已经有两万多个家庭参与过我们的课程和活动,好像真的做了件挺厉害的事儿。

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我发现,准妈妈们咨询的大部分问题并非关于疾病,更多的是保健问题、生活常识问题。而大家在医院产检的时候,却很少咨询这些问题,我问准妈妈们为什么,大家说医院环境比较严肃认真,总觉得自己的问题好像不太专业,就不好意思多问。但线上交流环境相对轻松,咨询起来也没有负担,还能和别的准妈妈一起分享经验,焦虑感也减轻了,更能畅所欲言。

时间久了,总结一下,就会意外地发现,原来有很多准妈妈都会关心一些医生看来并不起眼的小事儿,例如民间流传的各种孕期禁忌,偶尔发生的各种不适会不会产生严重的后果,工作和生活的选择与权衡,甚至家庭关系中的矛盾与沟通。尤其是宝宝出生后,遇上隔代育儿理念的碰撞,各种五花八门的问题就更多了。如果我们可以站在医生的角度,及时给出相对科学以及中立的建议,大多数疑惑和矛盾就能被轻松地解决,也减少了准妈妈和新手妈妈不必要的纠结和就医次数。

创建公众号的契机是我大学同寝室的好姐妹马医生,她是一位优秀的儿科医生,同时也致力于儿童保健方面的健康教育工作,我们希望一同以图文形式总结一些大家关心的问题,不仅仅是科普的,还有分享的、解惑的、表达的等等。生命早期1 000天,让育儿的焦虑少一些,难忘的回忆多一些。而对于我们自己来说,也是一种记录。

因为我俩生日只差两天,都是天秤座,又都是医生,于是起名就叫作“Dr天秤妈妈”,这就是咱们公众号名字的由来,而公众号的简介,便是“妇产科和儿科医生的育儿日常”。不知不觉,已经有500余篇原创科普和一百多篇来自爸爸妈妈们的分享。

特别感谢我所在的静安区妇幼保健所给了我从事健康教育工作的平台,让我感受到了大家满满的信任和不凡的成就感。感谢母校的出版社找到我俩,让我们静下心来去回顾和总结过去五年来的科普之路,重新整理成系统的文字内容,非常希望可以成为爸爸妈妈们的床头育儿百科。

整理的时候我和马医生选择了平时线上或者公众号里大家提问最为频繁的问题,由我负责孕期和产后的高频问题科普,马医生则负责儿保方面的内容,重新修改和更新,也希望这本书正式出版后能陪伴着新手爸爸妈妈们度过特别而又难忘的孕育时光。

Dr徐的特别鸣谢:

这本书之所以可以顺利出版,除了特别感谢给了我很多科普灵感的家人以及永远最好的搭档马医生以外,还有很多需要感谢的前辈和好朋友。

1.我所在的医院,永远在背后支持我的同时也放手给予最大程度的信任,给我机会不断充电学习,成为大家信任的Dr徐。

2.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产科的李婷主任,当我忐忑地询问她是否有时间为我审稿的时候,她竟然不假思索一口答应了下来,从专业内容到错别字修改,拿到写满密密麻麻修改意见的手稿时,作为后辈实在是满满的感动。

3.我和马医生的大学同窗Dr李,她可能是我认识的眼科医生里最会画漫画的,本书里所有的插图均出自她之手。让晦涩难懂的医学知识变得生动起来。

4.我和马医生的大学学弟东哥,他是营养科的专家,本书牵涉营养的内容均得到了他专业角度的建议。

Dr马的特别鸣谢:

1.首先要感谢徐医生的邀约,虽然在这5年里Dr马时不时拖延症发作,还是在徐医生的鼓励下以自己的专业知识持续不断为大家答疑解惑。在这同时,也帮助Dr马成为更亲民的儿科医生。

2.感谢Dr马曾经和现在工作过的医疗机构,无论是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还是后续的几家私立儿科医疗机构,都让我更好地掌握了本专业的知识和与患儿、家长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赖。

3.感谢导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周文浩教授,让我时刻记得儿科医生的使命,并鼓励我可以做得更多更好!

4.最后感谢对我们给予支持和帮助的亲友和家人,因为想要抽点时间做点对社会有意义的事儿,离不开家人的鼎力支持!

Dr天秤妈妈 徐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