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领导的政治生存法则
“领导干部要讲政治”,是中国共产党对领导干部始终如一的要求。
领导干部讲政治不仅要在社会政治生活中严格践行讲政治的要求,还要明确政治生存法则,这样才能真正解决自身的政治素质问题,涵养政治智慧。
第一,旗帜鲜明讲政治。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领导干部的政治生存法则的首要之点,就是要旗帜鲜明讲政治。领导干部是否讲政治,既关系到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也关系到自身政治生命的兴衰与政治前途的有无。这是因为政治标准是我们党选拔任用干部的首要标准。
第二,审时度势,与时俱进。审时度势,是观察分析时势,估计情况的变化;与时俱进,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领导干部唯有审时度势,与时俱进,才能认清形势,了解时代潮流,才能不做违逆历史潮流的事情,才能不被时代所抛弃。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通机变者为英豪”。
“识时务者为俊杰,通机变者为英豪”出自《晏子春秋》。在晏子看来,认清时代潮流形势的人,才能成为出色的人物;能灵活变通的人,才是英雄豪杰。
晏子,名婴,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为齐国上大夫。历仕齐灵公、庄公、景公三朝,辅政长达50余年,以有政治远见、外交才能而闻名于诸侯。
1916年9月15日,农历八月十八,孙中山应海宁人士之邀,偕夫人宋庆龄登上新落成的天风海涛亭,观钱塘江大潮。面对势如万马奔腾、状如雪山、排山倒海般奔涌而来的大潮,孙中山深为感慨。
事后,孙中山感怀海宁观潮的经历,写下了“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的名句。这一名句如黄钟大吕不断地在历史中鸣响,告诫人们,要顺应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做事,与时俱进,不能逆历史潮流而动。
第三,顺应民心,为民谋利。领导干部必须具有顺应民心、为民谋利的政治本领。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紧扣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领导干部做工作,必须紧扣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把赢得民心民意、汇集民智民力作为重要着力点。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夺取了政权,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就是因为中国共产党紧扣了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
古人云:“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从世界政党史来看,人心的向背决定着政党的兴衰成败,这是一条政治铁律。什么决定民心的向背?简单来说,一句话:利益、需求的得失,决定着民心的向背。
“打土豪,分田地”,是中国共产党发动农民群众起来闹革命的政治宣传口号。这“六个大字”唤起了中国的劳苦大众,他们在这种能得到实际利益的过程中,义无反顾地跟着中国共产党浴血奋战,直到取得革命的最后胜利。马克思曾经深刻地指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
谁忽略了这“基本而又基本的政治真理”,谁就会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
因此,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给人民看得见的物质福利,就是中国共产党“紧扣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的一条重要的经验。
领导干部顺应民心,为民谋利,必须重视经济问题。“政治是经济的最集中的表现”,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一个最基本的观点。
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以其特定的社会作用,体现着社会经济关系,体现着特定社会的各种经济利益和要求。这就是说,政治关系的建立和运行,从根本上来讲,是由经济关系所决定的,体现着经济关系的要求。
当然,政治也能反作用于经济。一个好的政治体制是可以促进经济发展的。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经济基础(生产关系的总和)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第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凡是智慧领导都不是平庸的领导,都不是只会喊口号而不会解决实际问题的领导,他们有着超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复杂的实际问题。这就需要领导干部具有以下能力要求。
一是政治能力。政治能力,从它的实践性上来说,就是把握方向、把握大势、把握全局的能力,就是保持政治定力、驾驭政治局面、防范政治风险的能力。领导干部在“干好工作所需的各种能力中,政治能力是第一位的。有了过硬的政治能力,才能做到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不畏浮云遮望眼’、‘乱云飞渡仍从容’”。
二是调查研究能力。调查研究是领导干部做好工作的基本功。调查研究是理论联系实际不可或缺的桥梁和纽带。毛泽东强调指出,“一切实际工作者必须向下作调查。对于只懂得理论不懂得实际情况的人,这种调查工作尤有必要,否则他们就不能将理论和实际相联系”。毛泽东就是通过调查研究这一桥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
三是科学决策能力。决策,是决策主体为了解决某一问题,根据主客观条件,对未来的行动方案进行设计、选择,并作出决定的过程。
决策,是领导干部的主要职责,是确定方针、策略的大计活动,是整个领导工作的关键与核心。
毛泽东说:“领导者的责任,归结起来,主要地是出主意、用干部两件事。”“出主意”是决策,“用干部”也是决策,即使再民主,最后也需要领导拍板。
邓小平讲:“我的抓法就是抓头头,抓方针。”“抓头头”是用人,“抓方针”就是决策。
刘伯承元帅告诫各级指挥员:“不能将自己等同于一个冲锋陷阵的士兵,因为你还要发号施令,这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光有吕布之勇,夏侯之猛还远远不够,还必须有子房之谋,孔明之智……”这里的“谋”“智”,都是决策。
四是变革创新能力。变革创新才能顺应时代发展的大势。古人云:“天下之治,有因有革,期于趋时适治而已。”(《宋史·徐禧传》)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治理天下的方法,有继承有变革,但都是为了能合乎时代需要,达到治理的目标罢了。
《韩非子·五蠹》中有言:“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说,时代不同了,社会上的事情也就不一样了;社会上的事情不同了,治理的政治措施就要跟着改变。该书又言:“如欲以宽缓之政治急世之民,犹无辔策而御悍马,此不知之患也。”这句话是说,如果想用儒家所提倡的宽松的整治措施去治理在急剧变动时代的民众,就好像没有缰绳和马鞭去驾驭凶悍的马一样,这是不明智所造成的过错。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经济重心在变,世界政治格局在变,全球治理角色在变,科技与产业在变,而且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和世界经济产生了巨大冲击。这种种变局和巨大冲击,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不管是机遇还是挑战,都需要领导干部具有变革创新的能力,才能顺应时代之大变局。
五是应急处突能力。所谓应急处突,就是应对紧急事件和处理突发事件。
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国内外环境都发生了深刻而重要的变化,“黑天鹅”随时会降临,“灰犀牛”随时会袭来。“黑天鹅”虽然是小概率事件,风险却很高,一旦发生,又应对不当,就可能造成致命的损害;“灰犀牛”虽然是大概率事件,但潜在的风险也极大。
六是群众工作能力。群众工作,主要是指宣传教育群众,尊重依靠群众,组织引导群众,帮助群众提高思想政治觉悟,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之参与到党所领导的各项工作中来的一项社会实践活动。
群众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最大政治优势,始终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基。也正因如此,党始终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增强群众工作能力。
七是抓落实能力。抓落实是领导工作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是领导干部基本而重要的职责。职责,是职务上应尽的责任。虽然领导干部有各种各样的职责,但从领导活动的一般过程来讲,领导干部的基本职责主要有两项:一是作出正确决策,二是抓好决策的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