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暖回家路
青岛市救助服务中心 孙静
我叫孙静,是青岛市救助服务中心的一名社会工作师。
2022年,我八岁的女儿在一篇作文中写道:“打我记事儿起,妈妈经常一连几天都不回家,看到别的小朋友都有妈妈陪伴,我的心里既羡慕又失落。直到有一天,我从电视上看到妈妈,她在一个桥洞底下,陪着一位蓬头垢面的哥哥……这时候我才明白,妈妈没能陪伴我的那些日子,是在寻找和守护那些流浪的人!”
女儿作文中提到的这位哥哥,是我在一次街面巡查救助行动中,在胜利桥下的涵洞里,发现的一名流浪者——小钟。小钟居住的涵洞入口藏在绿化带后面,极其隐蔽,涵洞里堆满了他捡拾的废品、杂物,小钟拒绝接受救助,也拒绝与任何人交流。本着“自愿求助,无偿救助”的原则,我们只能经常去探访,持续为他送去水和食品、衣物被褥,帮他清理卫生,并经常和他聊天,为他进行心理疏导。寒来暑往,8个月,从陌生到熟悉,从抗拒到接受,小钟逐渐放下戒备、敞开心扉,我们了解到他是广西百色人,四年前,为躲避债务,从广州流浪到青岛,怕被讨债的人找到,不敢用身份证打工、住宿,只能靠捡拾垃圾、变卖废品维持生存。
后来,经过我们和广西救助机构的联动,终于联系上了小钟的父母,一家三口在青岛团聚,小钟母子二人抱头痛哭。“孩子,欠的钱我们都已经还上了,都过去了,咱们回家!”一个拥抱、无数眼泪,一张全家福照片给千百个救助故事又添上了暖心的一页。
2012年我考入青岛市救助服务中心,为生活无着落的流浪乞讨人员提供救助服务,因生活所迫流落街头的人,因疾病困扰无力返乡的人,因精神疾病“遗忘了自己的”的人……都是我要面对的服务对象。在实践中我逐渐体会到,做好救助工作光凭着一团火一样的爱心和苦干是不够的,还要靠“科技赋能”和“互联网+”精准寻亲,才能变“大海捞针”为“精准找人”,才能让回家的路变得更近。
2015年,我调职到业务量最大的科室——安置科,每年近2000人次的站内服务和安置服务都是在这个科室。科室内滞留人员最多时有270位,且大多患有智力残疾或精神障碍,无法表述自己的姓名和籍贯。如何获取有效身份信息是寻亲的难点和堵点。在一次与公安协作救助中,我了解到公安系统有“打拐库”和“失踪人员库”,我有了新的想法——利用DNA比对帮他们寻亲。
2013年,我们救助了一名患有精神疾病的女性流浪者,建档姓名叫张彩凤。我第一次走近她时,她衣着破旧,伴有攻击行为,身上散发出难闻的气味,让我忍不住干呕。为了尽快稳定她的情绪,帮她找家,我必须克服困难。在我们多年的悉心照料下,张彩凤的身体得以康复,她可以与人沟通了,生活也能自理了。有心人,天不负,2021年4月,DNA数据库传来好消息,张彩凤的身世之谜终于揭开了。收到她的匹配成功的信息时,我因多年为她寻亲无果几乎绝望的心中掀起巨大的波澜。原来,她的本名叫刘昭荣,江苏沛县人,至今已经离家17年了。17年来,她的儿子从未放弃寻找她。儿子的信念就是无论生死,都得带着妈妈回家。在儿子婚礼的前一天,这对失散17年的母子终于在青岛团聚。临行前,儿子突然下跪向我们表示感谢,我赶忙将他扶起。此时,我的眼里含满了泪水,我替母子二人团聚激动,也为自己8年的追寻与坚守欣慰。
为了帮助滞留人员寻亲,我白天跑现场与他们交流、采集信息、录制视频;晚上整合信息、统计归档,仅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我完成了所有滞留人员的档案建立并发布了寻亲公告。从对接公安、血样采集、信息反馈到联系家属、护送移交等一系列工作程序,我仔细摸索优化每一个环节,畅通部门协作,最终形成了“DNA比对寻亲工作法”。相比于全国其他救助机构,我市率先实现了DNA比对寻亲的救助方式。从2016年至今,仅通过DNA比对寻亲这一方法,我们帮助100多位流浪人员回到了家。每一次看到他们与亲人团聚,我都感到无比幸福、充实。
加入救助服务队伍的十年来,我渐渐体会到“救”是临时解困,“助”才是长远目标。我将努力践行“让弱有所扶更温馨”的工作理念,解天下父母之忧,尽天下儿女之孝,心系每一位流浪者,情暖每一条回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