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给秦政算运气,你日后前途无量为王为帝
“师父,你做的鱼,真好吃。”
秦政仰头崇拜的看着叶玄。
叶玄嘿嘿笑道:“那是,你师父我,可是有五星大厨认证。”
秦政疑惑道:“五星大厨,那是什么啊。”
叶玄道:“这个啊,你只要知道,很厉害就行了。”
太子丹天真道:“比王宫里的御厨,还厉害吗。”
叶玄算算,目前秦朝时期的御厨比起来,他知道的方法,自然要强上不少,不过秦朝时期的配料太少,看来为了自己的肚子,还得配置一些明间秘制配料啊。
得意道:“宫里头的御厨,怎么能和我比,你们啊,能吃我叶某人做的饭菜,那是今生不可多得的福气,就乐呵吧你们。”
他说的不错,来自两千年后的世界,吃到两千年后的厨艺,岂不是秦政,太子丹的福气。
见秦政,太子丹素朴的样子,将他们带入房间,他的房子虽然不是很豪华,却也简单低调有内涵,打扫的干干净净一尘不染,对着两人道:
“你们,没吃饱吧,等着,师父给你们做两道好菜。”
叶玄进入后厨开始忙活,给未来的秦始皇做饭,搭上秦始皇这般列车,未来想不发财都难啊,根据史记记载,秦始皇还没有诛灭功臣的习惯,也就是说,在动乱的战国时期,跟在秦始皇身边是最大的安全。
秦政吃着鱼头,好奇跟来道:“师父,你在做什么啊,好香。”
叶玄翻动锅铲道:“红烧冬瓜,豆腐,你们没吃过吧,这玩意,这手艺,只怕全天下,也就你师父会。”
“哇。”
秦政露出仰慕目光,期待道:“那师父能不能去徒儿府邸,给徒儿母亲也做做饭菜啊。”
“政儿想天天吃到师父的美菜。”
嘿嘿,这就拿下来。
果然,拿下一个人最好的方式,是拿下一个人的胃,古人城不欺我。
叶玄心里想着,也好,虽说那赵姬的住处,是被赵国时时刻刻监视着,根据史记来看,并无危险,而且他看秦政身体,估摸着,那位便宜的老父亲,怕是要从咸阳,召唤两人。
很快他们就能回到秦国,开始秦始皇统治天下时代,而跟在秦始皇身边的他,自然也能浮云之上,弄不好,还能得到一个丞相的位置。
“好,师父啊,等会就去你家。”
听说那位赵姬,还是一位倾国倾城的美人,让吕不韦终身难忘,并且让秦国君主庄襄王日日思念,梦魂牵绕。
秦政喜道:“多谢师父。”
“娘亲要是看到师父,肯定会很高兴的。”
“师父做的菜,真好吃。”
叶玄忙着做菜。
秦政,太子丹,两个小家伙,眼巴巴的站在旁边围观,那香味可让他们酸死了,口水流了一地。
太子丹好奇的看着锅内的豆腐,被煎的两面金黄,问道:
“先生,你做的什么啊,金黄金黄的,看上去又很好吃的样子。”
叶玄道:“这个啊,叫豆腐。”
“这玩意,数遍整个秦国,不,六国,你也找不到一块来,也就我这有。”
“豆腐?”
秦政,太子丹好奇的看着,鼻子却闻到煎炸豆腐传出的香味,肚子翻滚,食欲大开。
秦政抱怨道:“赵王克制我母子金钱,导致娘亲和我,食不保饭,今日若不是老师,恐怕秦政要饿死街头。”
“哈哈哈。”
叶玄笑道:“还没有那么严重。”
你可是天生的始皇帝,千古一帝,哪能饿死街头呢,这等人物,就算小时经历痛苦,以后成就也就越大,他笑道:
“徒儿,这世界,有两种人。”
“一种叫做,先贫而后富。”
“另一种呢,是先富而后贫。”
“你要做哪种呢。”
秦政欢呼道:“那我当然要做,第一种,先贫而后富。”
他看着叶玄道:“师父,你这么厉害,不如给政儿算算以后的运气。”
“算运气?”
叶玄好笑的看着他,肯定道:“你嘛,日后前程似锦,为王为帝,注定是要一统天下,不过。”
“真的?”
秦政大喜!又听叶玄话锋一转,连忙问道:“师父可还有什么。”
叶玄故意不答,只言道:“一统天下,为王,为帝,还不好嘛。”
他笑眯眯的看着秦政。
秦政只感觉,老师说的不过后面,似乎隐藏什么秘密,却又不好说,叹气一声。
太子丹好奇问道:“先生,那你看我呢,我有什么命运。”
他见秦政,都能一统天下,没道理他燕国公子太子丹,命运就不好啊,十分期待的看着叶玄。
叶玄看着太子丹,在看看秦政,哈哈大笑起来道:
“你啊。”
“命运不及秦政。”
“不,甚至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都不及也。”
“啊?”
太子丹不信,急声道:“我乃燕国太子丹,为何不可。”
“就不能成王成帝吗!”
叶玄掷地有声道:“你成不了王,也成不了帝。”
如此一言,如同晴天霹雳,狠狠砸在太子丹的脑门上,震的他双耳发聋,差点跪了下来,惊骇的看着叶玄,这位神秘的先生,到底是什么来头,原本以为只是一位擅长做美味的厨子,现在看来,根本不简单,那短短的一句话,仿佛揭开他太子丹,一生的秘密。
他不信。
这就是我太子丹的宿命?一生不及秦政,十分之一,百分之一,不成王也不成帝!
脸色煞白。
叶玄却没有顾及太子丹,对他来说,太子丹和秦政,是两个世界的人,也没有多余的波及,只有在赵国童年时期的相遇,这么短短的一程,随后分道扬镳。
翻炒手里的冬瓜,红烧冬瓜做的那叫一个香,里面还加了少许肉沫,回头又将红烧豆腐给做好。
将菜放入碗里,端着走向屋内道:
“好了,来吃吧。”
秦朝时期已有小米,根据《史记·夏本纪》,《管子》、《陆贾新语》等古籍中记载,早在华夏4200多年前水稻栽培,从长江流传至黄河,而到了战国时期,人们有了铁质农具开始精耕细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