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官员开微博的16个要诀(新媒体科学管理丛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二、开微博: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需要

社会管理是政府和社会组织为促进社会系统协调运转,对社会系统的组成部分、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以及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进行组织、协调、监督和控制的过程[2]。其基本任务包括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应对社会风险、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

社会管理是人类社会必不可少的一项管理活动。在我们这样一个有13亿人口、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社会转型尚未完成、社会问题不断出现、新旧矛盾叠加交织的国家,社会管理任务尤为艰巨繁重。

近几年,党和国家领导人非常重视创新社会管理,其中一项内容就是加强和创新互联网社会管理。胡锦涛同志在2011年2月19日中共中央党校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信息网络管理,提高对虚拟社会的管理水平,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2011年9月28日,周永康同志在全国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也强调要进一步“加强信息网络综合管理体系建设,促进信息网络健康有序发展”、“不断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这些讲话表明,加强和创新互联网社会管理已经成为当今中国政府官员必须深入思考探索的课题。而日渐风行的微博,正好为社会管理创新及社会善治,打开了一扇睿智的亮窗。

(一)微博为社会管理创新提供了信息公开的新平台

微博是Web2.0时代新兴起的一种集成化、开放化的互联网社交服务。它可以不受时间、空间、写作格式的限制。作为开放平台,微博功能具有无限延展的可能性,从技术层面上趋近人类信息传播沟通的Anyone,Anytime,Anywhere,Anyway的4A理想情境[3]。利用微博,政府官员可以大大简化政令的“下达”环节,使信息能在第一时间、以第一面貌呈现在公众面前。同时,与新闻发布会、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信息发布渠道相比,微博发布政务信息,可以摆脱对传统媒体的依赖,提高信息发布的时效性,节省发布信息所需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2011年3月16日,浙江出现了“抢盐风波”。当晚,网友“方宇琦”在微博上向浙江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蔡奇“求助”:请省领导关注抢购食盐现象。2个多小时后,蔡奇回复表示,他也收到了多地抢购食盐的消息。“这里告诉各位不必慌张。据环保部门监测,目前浙江没有核辐射影响,食盐保证供应。”(见图2-1)他希望浙江网友能够转告这个消息。此外,浙江省分管医疗卫生的副省长郑继伟也积极在微博上发言:“核威胁阴影中,我们需要信心和希望。已部署,盐会有的。”这些政府官员及时利用微博公布信息,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谣言的继续扩散,对化解社会风险、稳定社会秩序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图2-1@蔡奇 回应“抢盐风波”(2013-05-26截图)

(二)微博为社会管理创新提供了与民互动的新模式

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涉及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在传统社会管理中,政府官员很难面对面地与民交流;即使有,也只能涉及部分民众。互动的不畅,最终会引起民众的积怨,不利于凝聚民心,保持社会稳定。而微博“你有所呼,我有所应”的沟通模式,减少了民情“上传”和政令“下达”的中间环节,有效促进了政民互动和舆论互通。

2013年5月17日,昆明市委副书记、市长李文荣开通了网名为“@昆明市长”的新浪微博,表示希望搭建一座与网友坦诚沟通的桥梁,愿意倾听网友对昆明建设发展的意见。开通仅1小时,其官方微博粉丝即突破10 000。4小时后,@昆明市长 发布第二条微博,回应网友称:“感谢大家的关注。对大家提出的问题我将认真梳理,并尽快回应。在此希望大家给予支持和谅解。”(见图2-2)随后的日子,@昆明市长 根据民众的反映,逐一对中石油云南炼油项目、自身微博关注面窄、出租车拒载、脏米线等热点问题进行回复,同时,线下也采取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受到了大多网友的称赞。

图2-2@昆明市长 通过微博与民互动(2013-06-04截图)

(三) 微博为社会管理创新提供了舆论引导的新方式

微博作为互联网上的一种新应用,以其传播快、覆盖广、影响大等特点,迅速成为引导公共舆论的新阵地。《2011上半年中国网络舆情指数报告》称:微博已由2010年的第三大舆情源头上升为第二大舆情源头,仅次于新闻媒体报道。该报告通过对2011年上半年1 000多起网络热点事件进行梳理,选出舆情指数排名前80的网络热点及突发公共事件进行了分析。报告称,80个舆情事件中,有15个事件由微博首发,占18.8%。如郭美美事件、江苏溧阳卫生局长“微博直播开房”、江西抚州爆炸案、故宫失窃案、“随手拍解救乞讨儿童”行动等。

此外,微博也推动了舆情的发酵,成为推动舆论高潮的重要力量。虽然,在海洋状的网络世界中,只有140字的微博就如同一粒石子,投进去不会起丝毫波澜。但当它通过“转发+评论”功能,被数以万计的人围观、评论、关注时,“微声音”也会如原子弹爆炸般产生巨大的能量。回顾微博引发的一系列重大公共舆论事件,无一不是被粉丝们的转发、评论推动发展的。

面对这么强大的微博舆论场,丧失舆论主导权,就会逐步丧失行动主导权,政府官员要想在新的舆论场上发挥主导作用,就必须牢牢掌控住微博话语权,积极充当舆论中的“意见领袖”,切实发挥好微博的舆论引导力,做主流价值观的引领者。

2012年10月2日,几万游客挤爆华山、夜困山顶。许多游客通过微博发出消息,该事件很快成为当天舆论热点。面对这一突发舆情,陕西省公安厅副厅长@陈里 彻夜不眠,微博直播游客疏散。@公安部打四害除四害 转发,介绍历史上景区拥挤踩踏事故教训。@华山名胜风景区 亡羊补牢推介游客分流建议(见图2-3)。

图2-3@陈里 微博直播华山游客被困事件(2013-05-26截图)

在@陈里 关注事件发展的过程中,网民进行了大量的转发,其中人民网舆情监测室针对此次微博救援状况抓取相关网民关注曲线,可以看到如图2-4所示:

图2-4 “陈里”微博华山救援帖文转发曲线(图片来源:人民舆情监测室)

通过微博平台,官员陈里第一时间发现了舆情,同时也在第一时间发出了声音,有效地遏制住该事件的发酵和升级,为前方的游客疏散和后方的媒体报道搭起了信息沟通的桥梁。

(四)微博为社会管理创新提供了监督官员的新手段

群众监督主要指公民或社会组织对于权力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有时也指一般群众对于领导干部的监督。它是人民主权原则、基本人权原则和法制原则的体现[4]。当下中国,官员腐败现象非常严重,民众对利用言论自由监督国家公权力有着迫切而现实的需要。而微博的出现正好为公民充分发挥监督权提供了全新平台:它几乎没有准入门槛,任何人都可以注册使用;发布信息的时间地点几乎不再受到限制;相比于传统新闻媒体,公民在微博上发表对国家事务的意见和对官员的批评更为自主便捷;相比于博客等信息传播平台,微博无疑淡化了精英话语权,草根民众往往通过“爆出猛料”,使言论迅速得到关注。

近年来,以微博为发端的反腐案例令人目不暇接。从最初的“中国微博实名反腐第一人”周文斌以“自首式举报”的方式,直播参与单位贪污行贿的全过程,到因12秒钟激情视频被迅即免职的重庆北碚区区委书记雷政富;从陕西“表哥”局长杨达才一笑露馅,到番禺“房叔”蔡彬在官员财产申报中玩障眼法被双规;从被女主播揭发的双城市人大代表孙德江,到部级干部刘铁男被记者实名扳倒。面对一段视频、几张照片、三言两语引发的轩然大波,有人总结“微博一转,关注数万;纪委一动,倒下一片”。

微博日益成为反腐监督的又一利器。很多官员和政府利用微博“微服私访”,同时也有官员通过微博,将自己置身于“玻璃房”内,以透明的身份与民众“面对面”,坦诚接受来自人民全方位、全时态、全媒体的监督。如云南红河州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伍皓就曾通过微博公布自己的公务用车车号、工资收入、年终述评等,意在让公众监督,推动中国民主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