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政府官员微博
要说“政府官员微博”这片叶,还得先刨下它的根——微博。什么是微博?我们先从一份档案开始说起。
(一)微博档案
基本信息:
姓名:微博
英文名:Micro-Blogging
别名:围脖
性别:不祥
出生年月:2006年3月
籍贯:美国旧金山
座右铭:随时随地分享身边的新鲜事儿——新浪微博
你的心声,世界的回声——腾讯微博
以沟通促改变——人民微博
……
癖好:特爱说话,但句句短小精练,从不长篇大论。
人缘关系:年纪轻轻、初出茅庐,却俘获了来自世界各地上亿名男女老少的心。
联系方式:手机等移动用户可以通过发送短信、彩信或登录WAP版网站、下载手机客户端访问;电脑用户可以直接通过搜索相关微博网址访问。
个人特性:
◆即时性:随时随地,想说就说。
◆共享性:“公开的短信”,谁都可以看。
◆裂变性:无限转发,迅速扩散。
◆草根性:低门槛,任何人都可以说话。
◆无序性:“泥沙俱下”,可信度低。
他人评价:
◆微博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等各种客户端组建个人社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百度百科
◆微博是一种通过关注机制分享简短实时信息的广播式的社交网络平台。——新媒体研究者陈永东
◆微博是一种蕴含巨大能量的新型传播形态,其核心理念是信息的即时性、共享性以及基于即时、共享信息形成的动态信息传播网络。——中国人民大学喻国明教授
主要经历:
表1-1 微博在国内外的主要发展历程
(续上表)
微博,这个基于有线和无线互联网终端发布简短信息、供其他网友共享的信息网络平台,如今俨然成为最时髦的互联网身份证。它不受时间、地点、文本格式等因素的限制,以“短、活、快”为特点,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开放包容的平台。在这里网民从看客变身为说客,名人与草根直接对话,海量资讯即时获取,世界各地连为一体。
虽然至2013年,微博才7岁,但其成长速度煞是惊人,尤其在中国,增长势头相当迅猛。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微博用户规模达3.09亿,较2011年底增长了5 873万,网民中的微博用户比例较上年底提升了六个百分点,达到了54.7%。而早在一年前,该信息中心即宣布中国成为世界微博用户人数最多、微博网站最多的国家。
(二)政府官员微博的界定
政府官员微博,顾名思义即是政府官员开通的微博。而哪些人是政府官员?为了使研究对象具有代表性,本书根据目前官员微博发展的实际情况,将政府官员限定为“在各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纪委、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及其工作部门和机关内设机构,以及其他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人民团体和事业单位工作的人员”,而政府官员微博即指上述公务人员实名认证的微博。
政府官员微博虽然是政府官员个人申请开通的微博,但由于其背后鲜明的“政府”标签,网民们很容易将其言论与公职身份联系到一起,任何不当言论影响的不止是个人,而且是其所在机构,甚至整个党和政府的形象。所以目前的政府官员微博均同普通民众的微博区别开来,被视作一种新型的网络问政形式,被划为政务性微博范畴。
(三)区别两组概念
1.政府官员微博与政府官员博客
“博客”一词是英文Weblog的简称,即Web和Log的组合词,Web指World Wide Web,即互联网;Log的原意是“航海日志”,后指任何类型的流水记录。Weblog就是网络上的一种流水记录形式或者简称“网络日志”。Blogger或Weblogger是指习惯于日常记录并使用Weblog工具的人[1]。官员博客是博客中的一种类型,一般指在政府职能部门工作的官员们以个人或集体的名义开设的博客。
中国最早开通博客的官员是海南省临高县县委书记符永,2006年他以实名上网而被誉为“中国官员博客第一人”,是他掀开了中国官员博客舞台的帷幕。此后,新闻出版总署署长(国家版权局局长)柳斌杰、卫生部原副部长王陇德、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见图1-1)、江苏省苏州市副市长朱永新等陆续开通博客,中国官员博客如雨后春笋般发展开来。
图1-1 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的新浪博客与微博
微博又称微博客,是传统博客的衍生体。二者既有天然的联系,又有诸多区别。
(1)字数限制不同。
微博同博客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前者对文本字数有限制,一般为140字左右,内容短小、精练,高度契合现代人快节奏、碎片化的生活方式。而博客在篇幅、字数上没有任何限制,完全由用户自己掌握。
(2)传播渠道不同。
传统博客主要以电脑为传播终端,即用户通过Web页面访问博客;同时,使用移动通讯设备通过Wap 浏览手机页面也是传统博客的主要浏览方式之一。而微博主要以手机、Pad等方便携带的移动客户端为传播终端,极大地挖掘出手机用户的使用潜力,促使用户能随时随地、方便快捷地发布和获取信息。
(3)传播速度不同。
微博由于自身内容短小、精练,便于发布和读取,再加之其便捷的转发功能,扩散能力极强。而博客则由于内容篇幅过长,且内容偏专业化、严肃化,同时发布终端没有微博便捷,导致其传播速度远远落后于微博。
(4)传播效果不同。
微博较之传统博客而言,更容易给参与者带来满足感:博主自我表达、接受关注的满足感;粉丝获取信息的满足感;用户之间“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不同形式互动所带来的满足感。正是这些满足感极大地增强了用户对微博的黏性。
总体而言,微博传承了博客的诸多特性,同时也对博客进行了一定补充。人们可以先通过微博获取广泛信息,然后再通过博客了解其本质与内涵。
2.政府官员微博与政务微博
政务微博,一般又称政府机构官方微博,是政府部门与公众进行信息交流的平台,其主体是政府机构,它担负着向公众发布政务信息、与公众互动交流等任务。而政府官员微博是官员个人开通的微博,它既可以作为官员个人的生活记录本,也可以作为政府网络问政的新平台。
政府官员微博与政务微博是网络问政的两种形式,二者之间具有天然的联系,但由于主体不同,也存在着一定的区别:
(1)角色定位不同。
政务微博代表的是政府机构,其定位鲜明,只拥有行政角色;而政府官员微博具有职务角色和个人角色两种定位,这两种定位要求政府官员能在实践中明确角色,把握好“公”与“私”的关系,避免因个人表达不当造成机构、甚至党与政府形象的损毁。
(2)功能定位不同。
因为两者角色定位不同,所以两者功能也有很大区别。政务微博主要是“发布信息、接受咨询、受理投诉、搜集舆情、监督政府”等,体现“信息发布平台”作用。而政府官员微博除了发布相关的政务信息外,还可以发表官员个人的生活感悟、人生哲理、兴趣爱好等,较之政务微博,更加具有人情味。
不过,也有学者将政府官员微博划入政务微博范畴,认为政务微博包括政府机构微博与政府官员微博两种。如国内第一份《中国政务微博研究报告》就将“与政府及公共事务相关的微博统称为政务微博”。
无论二者如何划分,归根结底,政府官员微博与政务微博都包含着巨大的“政”能量,它们改变了传统的执政理念和方式,为“网民问政”和“政府施政”之间搭起了新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