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地名人文录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前言

老地名被誉为“城市的名片”、“历史的画卷”和“文化的活化石”,具有独特的价值。在全国乃至全球掀起地名保护的热潮中,千年古邑南海,勇立潮头、敢为人先,不遗余力地保护老地名,打造亮丽的城市品牌。

南海地名文化保护研究(批准号:NHGP20100190 J0035),是南海区民政和外事侨务局规划的课题,经南海区政府采购中心招标,佛山科技学院并广府文化研究基地成立的课题组中标。课题目的是要挖掘、传承及弘扬南海的老地名,展示地名文化的地域性、历史性和人文性,增强市民对南海的归属感,提高城市的知名度、美誉度,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

广府文化研究基地,是佛山科技学院第一个省级文化研究平台,主要依托人文学院特别是中文系的师资力量。课题组由12名高校老师组成:周日安、文际平、马蔚彤、李克和、许结玲、蒋书红、贺敏洁、张唯嘉、莫运平、文春梅、向玉兰、田欣欣。团队中,有教授4名,副教授4名,广府文化研究基地主任、文学院院长李克和教授也参与其中;博士3名,全体成员都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佛山、南海籍教师2名,大部分成员都扎根佛山长达10~20年之久;所有成员都主持过省级、部级或市级课题。周日安教授任课题主持人。

课题组于投标前即成立,对南海地名做了一些前期的研究工作。2010年9月20日和21日,课题组到南海图书馆、方志办、博物馆收集地方文献资料。南海方志办赠送一批珍贵图书给佛山科技学院图书馆和广府文化研究基地,包括明清时期的《南海县志》、《南海镇街志》和《南海县建制志》等共76本,使课题组获得了展开南海地名研究的第一批资料。2010年9月底至10月初,课题组召开两次会议,确定工作实施方案,对课题研究内容进行了纵向(方案)和横向(人文录)分工,列出了工作进度计划表。2010年10月,课题组成员在关绮冰科长的大力协助下,到南海八个镇街进行调研,搜寻、积累第一手材料。随后,研究人员不定期地到镇上进行田野调查,镇街社会事务办叶志斌、李满昭、罗志权、颜健宁、张国彬、黄永钜、刘海峰、吴明伟、黎绮霞、郭汗成、何青山、邓镜培、黄永志、孔直前、骆昌棉、陈志敏、关福标、陈炳松等同志,不辞辛劳,长期担任课题调研的联系人。

2011年2月,课题组向南海区民政和外事侨务局地名科提交了第一期人文录的四篇文章的初稿,民政和外事侨务局领导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课题组得到很大的鼓励。自2011年3月开始,初步研究成果陆续面世,至5月,共完成27篇文章,结集为《南海地名人文录》。同年6月,课题中期评审会在南海区民政和外事侨务局举行,南海区民政和外事侨务局领导潘宏昌、李柱祥、关绮冰,省市民政局领导庄侃、陈瑞光、冼卓鹏,以及杨粤生、江爵盛、林俊贤、林子超、霍日泉等专家,一致给予项目初步成果《南海地名文化保护系统方案》和《南海地名人文录》非常好的评价,同时,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修改意见。课题组根据这些指导意见,反复进行修改与补充。其间,又有20余篇文章相继脱稿。同年9月,《南海地名人文录》扩展到20多万字,它是形成南海地名文化保护系统方案的基础。2010年10月19日,南海区在南国桃园举行南海地名文化保护系统成果鉴定会。民政部区划地名司巡视员、联合国地名专家组中国分部主席、中国区划和地名学会会长刘保全、民政部中国地名研究所的李行林与佛山市、南海区的地名学者杨粤生、江爵盛、林子超、林俊贤、霍日泉组成专家组。广东省民政厅区划地名处处长庄侃、副处长陈瑞光以及佛山民政局、南海区民政与外事侨务局领导赖永清、潘宏昌、周群英、冼卓鹏、关绮冰等出席评审会。专家们一致认为:《南海地名文化保护系统方案》在挖掘南海老地名的历史、文化内涵的基础上,以老地名保护为目标,设计出一整套建立南海地名保护(如分级、设置标识)、指引(如移植、派生)、宣介(如申遗)、规范使用(如地名标准化)的方案。《南海地名人文录》深入挖掘并充分展示南海地名的地域性、历史性与人文性。特别是通过对南海地名的考证,提出了政区南海和水域南海同源的依据,为南海水域归属中国提供了新的理据,在当前南海水域争端纷起的复杂形势下,具有极其重大的现实意义。两大成果的指导思路清晰、技术路线正确、观点鲜明、内容充实、体系完整、方案可行,达到全国先进水平,对佛山市乃至广东省地名的历史文化研究与老地名保护工作具有很好的借鉴及推广作用。身兼联合国地名专家组中国分部主席的刘保全会长、广东省民政厅区划地名处庄侃处长分别作了讲话。刘会长认为,课题从设计到最终成果,对全国的地名研究都有示范作用。庄处长表示,通过这个课题发现一个高水平的研究团队,今后省民政厅将加强与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的合作,推动全省的地名文化研究。在随后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课题组以评审意见为新的起点,进一步修改、完善研究成果,增添了部分新的内容。

《南海地名人文录》以镇街为单位,由单篇文章集结而成,文章作者与镇街调研分工基本吻合。大致情况是:周日安、向玉兰,桂城街道;张唯嘉,九江镇;文际平,罗村街道;贺敏洁、田欣欣,狮山镇;许结玲、莫运平,里水镇;蒋书红、文春梅,丹灶镇;李克和,西樵镇;马蔚彤,大沥镇。后面几篇关于南海历史、区域特征、水性文化、村落命名与更名、祠堂、底层词以及部分已消失地名的文章,为莫运平、周日安、许结玲、马蔚彤和文春梅所作。课题组成员分工明晰、责任到人,同时又团结互助,彼此取长补短:《“佛山”别称“福山”说》一篇,作者是莫运平;关于西樵锦石山、黄飞鸿的文章,为周日安、文际平所撰;关于大沥龙狮舞、盐步老龙的文章,出自许结玲、贺敏洁的手笔。

历史比较语言学者雅各布·格里姆说:“有一种比骨骸、武器和墓穴更为生动的东西可以证明民族的历史,那就是语言。”美国语言学家萨丕尔说:“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所谓文化就是社会遗传下来的习惯和信仰的总和,它可以决定我们的生活组织。”地名作为一种独特的语言符号,一方面,它是自然或人文地理实体的名称,具有指位功能,呈现地名的自然属性;另一方面,它源于约定俗成,是名与实、音与义的社会契约,命名、更名、废名,无不受到社会、民族、语言、历史、文化、地域等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地名这面镜子真实记录着社会生活及其嬗变的轨迹,表现出广泛的社会属性。千年古邑南海的老地名,或承载着一个古老的故事,或彰显着一位杰出的人物,或镌刻着一段非凡的历史,或蕴含着独特的岭南文化,弥足珍贵。《南海地名人文录》从物理、语言、文化、心理等多角度切入,以挖掘南海地名,特别是老地名所包含的历史、人文、情感内涵为核心,以地名保护、宣介为目标,概括了南海地名的区域特征,阐述了南海老地名的人文底蕴,勾勒了南海特色地名的发展轨迹。既突出了南海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又展现了南海作为岭南水乡独特的风土人情;既保存了南海丰富而古老的文化遗产,又见证了南海在历史长河中的沧桑变化;既呈现了当代南海人的信仰与教育观念,又显示了古南越族先民的底层文化的遗存风貌。

《南海地名人文录》力求在内容上有所创新与突破,具有一定的学术品格。其中不少篇目,或观点新颖,或视角独特,或分析精辟,或诗意盎然,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岗”与“四约”》,挖掘地名生僻字“”的独特价值,指出了《广州话词典》对“约”字地名的解释失误。《石石肯之石肯:南海地名的独用字》,试图沿着因声求义的路径,追寻地名用字“石肯”的词源。《佛山的三个梵文音译地名》,从形、音、义角度出发,对千年古镇佛山的源头“塔坡”进行语源探讨,提出了塔坡是梵文stūpa音译的新观点。《“佛山”别称“福山”说》从堪舆的角度考察了佛山为什么又叫福山,佛山人读后定当增加不少幸福感。《诗性地名与诗意的栖居》,以美学的视角解读了烟桥、一树成林、鹭鸟天堂、河清、梅圳、日曜、珮山、海心沙等诗性地名群。作者认为这些诗性地名是人们将自己对地理空间的诗性体验固化为语言文字的成果,是人们对居住空间进行审美创造的结晶。《破排角地名与龙舟文化》,从民俗文化学的视角介入,考察了破排角地名与九江龙舟文化的内在联系。《方位地名景观与居民的归属意识》,取社会心理学的视角,考察了上东、下东、南方、上西、下西、下北等九江方位地名的独特的文化内涵。《“朗”还是“塱”——也谈“地名岂能随意用字”》,深入而细致地探索了岭南特定地形地貌用字“塱”的内涵,对规范地名用字如广佛地铁“西塱”与“西朗”的异形,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感和顺瑞气 忆灵洲古韵》一文引用大量古文献资料对“和顺”及“灵洲”两个老地名进行追根溯源,生动展现了和顺之地古寺、古庙、古道的腾腾瑞气及悠悠古韵。《客家风情 崇文重教——记南海客家古邑和顺北洲村》则从语言与民俗文化的角度反映了南海唯一一个客家古村——北洲村其独特的人文风情及深厚的崇文精神,同时也体现了南海人对外来民系兼容并包的广阔胸怀。《群星璀璨,儒道同辉——丹灶名人录》,展示丹灶熠熠生辉的文化,充满诗意,魅力十足。《西樵山——珠江文明的灯塔》,考察了西樵山历史遗迹,揭示了珠江三角洲古人类文明进化的历程。《地名“南海”的悠久历史》、《南海与“水”有关的地名及其水文化生态》、《南海自然村落的更名》等篇目,材料之翔实,态度之严谨,风格之朴实,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事实上,在《南海地名人文录》中,四分之一的篇目已公开发表过,其中两篇刊载在我国区域地名战线的工作指导类权威杂志《中国地名》上。

形式上,《南海地名人文录》采用散文或随笔体裁,力求语言优美活泼、可读性强,能为普通大众所喜爱,同时追求语言清新可读,避免文字枯燥可憎。这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作者需要有一定的才气,更需要将自己设想为读者,反反复复地修改。课题组在这方面作出了不少努力,例如:

从空中俯瞰南海桂城的东北方,青葱滴翠的岗,被现代建筑的红白相间的屋顶簇拥着,错落有致,妖娆艳丽……而今,城市人在它的北面,开挖了修长旖旎的千灯湖,山水相依,坚守与灵动相得益彰。在水的润泽与辉映下,岗变得更加灵秀。

清粼粼的水、绿油油的荷、擦身而过的鱼虾、“相手”的蟛蜞,还有村中古寺、溪边老榕树,连同舟橹的“吱呀”声、高亢的“卖懒谣”,成为叠滘人最美的童年回忆。“十番龙舟地,水乡洙泗风。”叠滘,好一个岭南的“周庄”!

水以动为性,遇石而止;石以守为质,赋水以形。万千年来,水、石以及介乎两者间的泥沙,互相作用,构成一个境域的自然地貌。

人物、地点和时间是事件的三要素。三维空间里的人物,构成静态的画,伴随时间流转,演绎成四维动态的剧。

山水孕育文化,文化钟情山水。山水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山水诗、山水画、山水构筑的园林,成为中国文化的精品,山山水水无不充满诗情画意。南海与“水”有关的地名构筑了柔和清新而富有生命气息的水文化。

南海与“水”有关的地名承载着丰富多彩的水文化。水性至柔,不张扬,却能以柔克刚、百折不回,海纳百川、兼容并包。我想这便是南海人所具有的水一般的秉性与胸怀。水若文化,滋润万物,悄然无声;文化如水,融通人心,潜移默化。

通过描写、比喻、音节调整、错落字面等手段,尽量将一个思想片段表达得简洁明了而有韵味。

为了扩大课题成果的影响,让更多人了解南海的人文底蕴,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南海的老地名,2013年7月,南海区民政和外事侨务局授权出版《南海地名人文录》,副局长黄伟明、高原、周群英和地名规划科科长叶绮红在书稿审定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为《南海地名人文录》的出版给予了一定的资助。在此,课题组表示由衷的感谢!

尽管课题组对《南海地名人文录》进行了多次的审核、修改,但缺漏、错谬等不足之处定然还有不少,敬请各位专家、读者批评指正。

南海地名文化保护课题组

2013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