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之“”:南海地名的独用字
南海区桂城街道的东南端,有个较大的乡村,叫“石”。这个“”字,是当地人创造的方言土字,仅出现在南海地名“石”中,在其他地方或场合寻不到其踪影。因其独有性和专用性,流传范围狭窄,长期以来,字典、词典均没有收录“”字。未经标准化的“”字,其形、音、义都处于不稳定的状态中。
字形上,“”和“”字一样,没有收入标准字库,在规范的书面语中难以出现,因此,这两个字一直是当地人办理身份证时的拦路虎。直到2006年,户政字库增加了包括“”和“”在内的255个冷僻字,两地居民才顺利办理身份证。2006年11月9日《珠江时报》报道了这一消息,该报道文章的标题是:“石肯”字不再“挡道”,八千村民齐办二代证。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地名息息相关,在计算机、互联网已经十分普及的信息化时代,计算机字库没有收入这些地名用字,给人们的生活造成极大的不便。普通民众,多用两个字合成一个字来表达,如用“石肯”二字表示“”字,用“虫雷”二字表示“”字。新闻媒体也采用这种不规范的表达方法。我们将“”字输入百度搜索,结果为零。以“石肯”、“虫雷”代替“”和“”,至少说明在使用者心中,“”和“”依然是正体,只是出于字库缺字的无奈才如此使用。更有甚者,直接采用同音、近音替代的方法,中山大学编写的《佛山市南海区地名规划》中指出:“聚落石中‘’,出现了不同的替代字,如‘肯’、‘硬’、‘啃’、‘哽’。”同音替代是简化汉字最常见、最便捷的方法,不足之处是造成意义的含混。
字音上,“”在方言和普通话里都不是异读字。粤语发[geng2 耿2 ],本地人都读[geng2 ];普通话与之对应,念[gěng],声母、韵母相同,声调有别,《南海市地名录》和《南海市地名志》均注为[gěng]。然而,受形声字声旁的干扰与替代字“肯”的影响,不少人特别是非粤籍的新居民,多读成[shí kěn];一些社会用语、单位名称注音或音译时,也多标注为[shi ken]。例如:
(1)105路公共汽车(上行)指示牌:石shiken—火车站huochezhan
(2)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石工业开发区
Shiken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Nanhai District,Foshan City,Guangdong Province,China
(3)南海市桂城石成建金属结构厂
NANHAI GUICHENGSHIKEN CHENGJIAN METAL STRUC-TURE
(4)Liste des 4458 villes ou villages de Chine de la province de Guangdong:
Beijiao北滘 Luocun 罗村 Shiken 石Wangniudun 望牛墩 Xiebian 谢边
地名石,急需语音规范,确立标准语音。《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第468页)收录了“”字,注音为[gěng]。这样,南海民政局、公安局、工商行政管理局等与地名规范化关系密切的管理单位,需将[shi geng]定为标准音与标准的音译字形,废除异读音[shiken]。
字义上,对“”的解释,仍然值得推敲。《南海市地名志》释曰:“相传一千多年前,此地河涌交错,河底多石头,船只往往搁浅,船民就说船给石头‘’了(,土话,即‘硌’,搁浅之意),遂以此得名。”“硌”的主要义项是“触着凸起的东西觉得不舒服或受到损伤”,如硌脚、硌牙、硌得难受。船只被水中石头梗阻,与人触到凸起的硬物,形成神似的隐喻。石地势平坦,河涌密布,是珠三角地区典型的水乡,东平河绕经村域东南,并建有石大桥。河床多石的地质构造,也可从周围石头(村)、石湾、石门、石梁、澜石等地名中得到印证。将“”释为“硌”,语义上不成问题,其优势是两字形旁相同,意义同类,但“硌”念[gè],“”与“硌”语音相差甚远。
船民说“船给石头了”,属语言层面的话语,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先有语言,后有文字,就是说,当地人创造“”字,是用来记录已然存在的音义结合体,即语词的。声旁字的声旁表示读音,多居右边,有时也兼表意义,例如,“水之小者曰浅,金之小者曰钱……”声旁“戋(jiàn)”的“小”义融入形声字“浅”、“钱”、“贱”、“线”中,这就是宋人王圣美提出的“右文说”。“右文说”因声而求义,是探索汉语音义关系之间理据性的重要途径,实质是根据声符提供的线索进行语源研究。根据“右文说”,“”解释为“梗”似乎更合理,“梗、哽、埂、鲠”均有“阻塞、梗阻”义,况且“梗直”与“鲠直”、“耿直”是一组异形词,因此,表示“石头梗阻行船”的意象,最好是“石”作形旁、“更”作声旁兼表“堵塞”义。然而,偏偏“石”和“更”的组合“硬”是个常用字,其地位不可动摇,于是更改声旁,造出这个“”字来。沿着“因声求义”的路径推断,“”是从“更”得音、从“石”和“更”得义的。这样,就能解释为什么“”在粤语和普通话中,与“梗、哽、埂、鲠”同音,而与“肯、啃、恳、垦”不相干;也能解释为什么有人将“石”写成“石硬”、“石哽”、“石耿”,甚至不惜创造同音字“硬2 [gěng]”,与“硬1 [yìng]”相对。
据《南海市地名志》记载,石约有900年的历史。明代《永乐大典·南海县图经志》收录了“桂华、冈、夏滘、佛山、平洲、魁冈、石耿、深村、甘溪、林岳、白鹭、桂林、叠滘”等地名,从地名编排顺序看,“石耿”就是石,“耿”与“”同音,这是现在能查到的较早的关于石的文献记载。方言字“”究竟是何时造出来的,仍待考证。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五里四会元》里写道:“南海治西三十里,有村曰石头、黎涌、石。相去五里许,有四会元,世称五里四会元,是其地也。黎涌则伦公文叙、子以训,石则梁公储,石头则霍公韬……”这说明至迟在明末清初的时候,南海地名独用的汉字“”,已经出现。
明英宗正统年间,南海爆发了黄萧养起义。起义平息后,朝廷为了加强对起义策源地的控制,于明景泰三年(1452年)把南海的东涌、马宁、西淋、鼎安四都37堡及新会的白藤堡划出,析置广州府顺德县,史载为“南海县割地为主,新会县割地益之”,石从此划归顺德。直到1952年进行区划调整,石回归南海,先后为岗、平洲和桂城所管辖。
“五里四会元”,南海的东南部(古时南海县城附郭广州,因此称“治西”)实乃文教重地。宋、元、明、清时期,弹丸之地的石,涌现出了11位进士和4位举人。梁储(1453—1527年),字叔厚,又字藏用,号厚斋,晚号郁洲,是石最有名的历史人物。他是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的进士,选庶吉士,由翰林编修累官至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加太子太师衔,入参机务,一度出任台阁首辅(丞相)。梁储为官正派,敢于直谏。为了纪念他,明朝嘉靖帝恩准在其故里石仿照故宫太和殿模式重建梁储太师府邸(原址在今广州长圹街),并封赠命名它为“五岭名家”。五岭名家历时四十四载方建成,规模宏伟,是广东屈指可数的大祠。1968年,在“文化大革命”政治风暴中,五岭祠被拆,毁于一旦。
石作为岭南典型的水乡,保留有鲜明岭南风格的特色建筑双镬耳蚝壳大屋,石曾是南海著名的“五金之乡”和“绣花之乡”。
地名因字形冷僻而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是存是废,一直以来争论不休。2006年二代身份证办理时遇到了不少问题,更是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冷僻字大讨论的热潮。电子信息时代,冷僻字地名游离在标准字库之外,给生产、生活带来的不便更加凸显。于是,不少佛山、南海的网友,建议废除“”、“”等土字,用简易、通用的汉字替代。事实上,曾经有三十多处地名,因为文字生僻难认,已经国务院批准而更改。如,黑龙江“瑷珲”改为“爱辉”,新疆“和阗”改为“和田”,广西“鬰林”改为“玉林”,四川“越嶲”改为“越西”,陕西“商雒”改为“商洛”,等等。有例可循,改名似乎顺理成章。然而,一个汉字就是一部文化史,将石、岗写成“石肯”、“雷岗”,地名造词的理据、内部的语法意义、原生态的文化色彩都将荡然无存。人们对故乡地名的独有感情,也将受到伤害。地名改字,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公安部户政字库已经收入“”和“”,意味着它们得到了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的认可,已经属于规范的汉字了。“”和“”进入标准字库和通用字库,或者是地名专用字库,只是技术和时间问题。在这种背景下,我们不应该废除“”和“”,而需将石、岗作为弥足珍贵的特色地名,切实加以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