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核心概念
1.都市报
从已有的定义看,学界和业界立足于不同的角度,对都市报的定义各不相同。在1999年8月于北京召开的城市报刊发行工作研讨会上,人们将都市报定义为:“立足城市,面向市场,贴近读者,具有强烈的市民化、城市化色彩的报纸。”[45]吴海民认为,都市报就是面向一个城市及周边地区发行的综合性日报。中国都市报研究会会长席文举认为,都市报是指定位市民、彻底走向市场的城市报纸,即市民新闻报。西北大学韩隽教授将都市报定义为“省级党委机关报主办的(或其他形式),以城市市民生活为主要题材的区域综合性报纸”。
都市报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都市报泛指大众化报纸,日报、晚报、商报、都市报等报纸都可以归为其中,此外还包含了以消费信息为主的周报、画报。狭义的都市报是指以城市为发行中心,以市民为主要读者对象的综合性日报。本研究取狭义的都市报定义,认为都市报是一个“中国特色”的报纸类型概念,它大致类似于西方的大众化报纸,指的是以市民为主要的读者对象,以刊载城市市民生活新闻为主,市场化运作的通俗综合性日报。
2.时评
学者和时评作者根据自己对时评的不同理解,为时评下过多个定义。如鄢烈山认为,“时评” 是 “时事评论” 与 “时政评论” 的略称。“时评” 可以取材于新闻,“被动” 地对新闻事件和人物发表议论,也可以不依傍 “眼前” 的新闻,而就 “身边”事、“心头” 事发表意见,只要是关于当下的 (现在进行时) 意见,就是 “时评”。[46]马少华认为,时评其实就是最狭义的新闻评论,即对新闻的评论,它与 “新闻评论” 的概念本没有什么不同。刘洪波指出,时评是指由事引发的评论,“快” 是它的最大优势,它最大程度地运用了新闻的评论空间,应该是思想信息的传达,而不只是对事实的褒贬。[47]储瑞耕认为,时评首先是新闻,再是评论,又评又论。许椿副教授认为,时评就是一种 “小社论”,即短评。翻阅 《新闻学大辞典》,我们看到的定义是:时评是指以议论时事为主的评论,最初专指时事短评。
在时评定义上,学界虽然没有统一、公认的定义,而且不同的人在理解上也存在区别,但是大致比较认可时评的以下特点:一是在形式特征上,时评短小精悍,篇幅一般不长;二是在内容特征上,时评针对新闻、时事、时政进行评论,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社会政治意义;三是时评表现灵活,作者来源广泛、体裁形式多样、写作约束不多。本研究所取的时评定义是时事评论与时政评论的简称,评论讲求时效性,它是新闻评论的略称,包括报刊言论、广播电视新闻评论及网络评论等。
3.媒体公共性
本研究认为,媒体公共性是媒体在面向公众、服务于公共利益、促进公共生活的实践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一种属性。媒体公共性既是一个描述性概念,也是一个规范性概念,它具有实然和应然双重内涵。媒体公共性是现实的、客观的,在具体表现形态上,不同时期不同媒体在公共性的内容、性质、结构、功能上是不尽相同的。媒体公共性同时也是理想的、观念的,它反映了媒体外部对媒体行为的期望与规定,是社会赋予媒体的使命和媒体有待实现的目标。正是从媒体公共性的双重内涵出发,媒体公共性不仅是一种实然存在,同时也是一种理想范畴,它既在实践中呈现,又通过实践不断建构自身。
[1] 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李培林,李强,孙立平等.中国社会分层[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2] 秋风.在激情的时代理性地言说[A].见:何雪峰.热言中国——中国新闻时评精选(第一辑)[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7.
[3] 何雪峰.公民写作时代与中国时评[A].见:何雪峰.热言中国——中国新闻时评精选(第一辑)(序)[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7.
[4] C.赖特·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21~22.
[5] 陶东风.公共议题的谈论权谁也不能垄断[J].见陶东风的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a348be0100bjd1.html?tj=1.
[6] 甘惜分.新闻学大词典[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
[7] 李良荣.中国报纸文体发展概要[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36.
[8] 鄢烈山.21世纪的“新乐府”——我的“时评”观[J].青年记者,2004(9).
[9] 陈栋,王丽明.“我”只是一个与别人思考问题的个体——访青年杂文家、时评家刘洪波[J].青年时代,2005(5).
[10] 马少华.早期的“时评”——论我国近代新闻评论发展的形式规律[J].国际新闻界,2003(5).
[11] 陈栋,王丽明.让名字活在自己的作品上——访韬奋新闻奖获得者储瑞耕[J].今传媒,2006(1).
[12] 潘忠党.传媒的公共性与中国传媒改革的再起步[J].传播与社会学刊,2008(6):序言.
[13] 方延明.媒介公共性问题研究三题[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11).
[14] 汪晖,许燕.“去政治化的政治”与大众传媒的公共性——汪晖教授访谈[J].甘肃社会科学,2006(4).
[15] 乔振祺.媒体公共性测评指标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16] 黄月琴.公共领域的观念嬗变与大众传媒的公共性——评阿伦特、哈贝马斯与泰勒的公共领域思想[J].新闻与传播评论,2008(00).
[17] 陶东风.大众传播与新公共性的建构[J].粤海风,1999(2).
[18] 张金海,李小曼.传媒公共性与公共性传媒——兼论传媒结构的合理建构[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11).
[19] 汪晖和许燕的《“去政治化的政治”与大众传媒的公共性——汪晖教授访谈》,贾广惠的《论传媒消费主义对公共性的瓦解》,王又锋的《媒体自身的异化:双重封建化与伪公共性》等。
[20] 朱清河.论传媒公共性及其实现途径[J].现代传播,2008(4).
[21] 吴朝香.在话语多样性中建构媒体的公共性[J].华章,2010(5).
[22] 孙玮.论都市报的公共性——以上海的都市报为例[J].新闻大学,2001(4);孙玮.现代中国的大众书写——都市报的生成、发展与转折[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23] 于囡囡.当前时评的公共性特征[J].青年记者,2009(9).
[24] 苏蕾.从强公共性到弱公共性——我国媒体评论公共性话语建构[D].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25] 潘忠党.传媒的公共性与中国传媒改革的再起步[J].传播与社会学刊,2008(6):序言.
[26] 卢迎安.当代中国电视媒介的公共性研究(1978—2008)——以央视和凤凰卫视为例[D].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27] 李升科,叶凤英.公共经济学视野下对农电视传播的公共性特征分析[J].现代传播,2007(5).
[28] 陈信凌.国内电视公共频道的模糊性探析[J].广播影视研究,2007(1).
[29] 郭镇之.公共广播电视:变与不变之间[J].新闻大学,2006(3).
[30] 邓忻忻.为什么需要公共服务广播[J].新闻大学,2007(1).
[31] 陆地,高菲.我国建立公共电视的总体思路、模式与路径[J].声屏世界,2005(8).
[32] 陶东风.网络交往与新公共性的建构[J].文艺研究,2009(1).
[33] Chin-Chuan Lee.Chinese Communication:Prisms,Trajectories,and Modes of Understanding,in Chin-Chuan Lee ed.Power,Money,and Media:Communication Patterns and Bureaucratic Control in Cultural China[M].Evanston: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Illinois,2000.p23.
[34] 麦康勉.中国媒体商业化与公共领域变迁[J].二十一世纪,2003(77).
[35] 参见倪看.传媒市场化是中国公共领域形成的先声——从芳林小学爆炸案看中国传媒现状[EB/OL].http://www.tsinghua.edu.cn/decsn/cbx/newmedia/academic/admin/zw/no4.html;唐大勇等.虚拟社群抑或公共领域——以强国论坛“撞机事件”的讨论为例[EB/OL].http://five.people.com.cn/bike/viewnewsl.html?id=256;龚浩群.公共领域的双重要求[A].见:陶东风.文化研究(第4辑)[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张志安.传媒与公共领域——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EB/OL].http://www.no4media.com/no4mediatxt/cTxtContent.asp?TxtID=4465;翟本瑞.网际网络能否成为公共领域?[EB/OL].http://academic.mediachina.net/academic_xsjd_view.jsp?id=1563;齐立强.新媒体条件下公共领域在中国的前景[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3);马昌豹.对话:电视消费与公共领域[EB/OL].http://www.sdatv.com.cn/news/news00000007856_21_2001-8-20.html;许英.信息时代公共领域的结构与功能[EB/OL].http://www.chuanmei.net/article/articleshow.asp?ID-1026;孟威.“合理化”的意义与实现——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述评[EB/OL].http://www.chuanmei.net/article/articleshow.asp?ID=270;何盈.互联网:作为公共领域勃兴的契机[EB/OL],http://academic.mediachina.net/xsjd.view.jsp?id=1002;颜纯钧.大众传媒与公民身份的建构[J].现代传播,2004(5).
[36] 展江.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与传媒[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3).
[37] 展江.传媒评论的范围与任务[J].当代传播,1998(4).
[38] 具体研究参见彭兰、王勇、纪海虹等人的文章。此外还有《新媒体条件下的公共领域在中国的前景》(齐立强,《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5月第5卷第3期)、《网上公共领域》(郭玉锦、王欢,《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05年7月第7卷第3期)、《国内BBS研究现状述评》(王海明、韩瑞霞,《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12月第4卷第4期)、《我国网络传媒“公共领域”的发展变化语启示》(刘润润,《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5年5月第2卷第5期)、《论新闻媒体与公共领域的构建》(吴麟,《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年第181期)等。
[39] 何盈.互联网:作为公共领域勃兴的契机[EB/OL].http://academic.mediachina.net/xsjd.view.jsp?id=1002.
[40] 陈洁.BBS:中国公共领域的曙光[J].中国青年研究,1999(5).
[41] 苏普京.网络革命与中国公共领域的发育[J].重庆社会科学,2002(3).
[42] 郑达威.信源扩张与网络公共领域现状[J].当代传播,2005(3).
[43] 敬海新.在理想和现实之间——当前我国公共领域理论基本问题研究[J].重庆社会科学,2007(2).
[44] 中国新闻年鉴[G].北京:中国新闻年鉴社,2008.601.
[45] 黄传芳.关注报业发展的新特点和新动向[N].新闻出版报,1999-11-08.
[46] 鄢烈山.21世纪的“新乐府”——我的“时评”观[J].青年记者,2004(9).
[47] 陈栋,王丽明.“我”只是一个与别人思考问题的个体——访青年杂文家、时评家刘洪波[J].青年时代,2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