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论
一、研究缘起
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着光明和希望。客家人在筚路蓝缕开创家园的艰辛历程中,深刻体会到人丁兴旺的重要性,由此形成了宗族聚族而居的传统,衍生了很多与“添丁发财”之朴素愿望相匹配的民俗事项。客家花灯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自秦汉以来,灯笼不仅用于照明,还具有一种象征意义。由于“灯”与“丁”谐音,意味着人丁兴旺,所以灯笼与国人的生活息息相关。花灯的产生,是从人类用火、掌灯的历程中发展而来的。从原始社会的火把到汉代的铜灯,直至唐宋时期的花灯,乃至明清时期花灯活动在民间的盛行,花灯与民间“社火”祭祀风俗密切相关。1
笔者出生于江西南部赣江源头的一个客家小山村,记得小时候总会在每年元宵节前后,约上几个伙伴在晚饭后步行几公里到附近更大的村庄里观看一拨接一拨的客家灯彩表演。那些花哨的舞蹈动作和五彩斑斓的花灯闪烁出的点点亮光至今想起仍历历在目。花灯带给纯朴村民的快乐,足以让他们一直守候到第二年春节。热闹的花灯表演过后,真正意义上的春节才算过完。
近年来随着客家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开始关注地方历史与特色文化。作为最早发起海外客家人回原乡认祖归宗活动的梅州,因应华侨的情感认同,顺势召开了世界客属恳亲大会,于是地方文化的展示与市场需求有了第一次亲密的接触。在过去的三个元宵节前后,笔者曾经走访过梅州市区及其下辖的梅县区和兴宁市范围内的 56 座围龙屋,参与过 12 次不同姓氏祠堂内组织的赏灯2活动。这些充满欢声笑语的民俗活动,不仅为各个宗族的成员提供了聚集会面的机会,也为村民展示个人社交能力提供了施展的空间和表演的舞台。通过多次实地访谈和参与观察,笔者对客家花灯及“上灯”的习俗有了更为深入的思考。
通过多次往返兴宁各个镇区宗祠及花灯艺人的店铺,笔者搜集到大量图片和访谈的文字材料。如果采取历时性与共时性并重的方式,可以观察和收集兴宁各地不同花灯艺人制作花灯的方式; 同样,如果采取同质性与异质性分类的方法,对不同宗祠的“灯俗”进行比较,可以提炼出具有普遍性的保存机制。通过这种比较研究,我们可以试着寻找兴宁花灯工艺传承及灯俗文化的保护机制。
为此,笔者采用以参与观察和深入访谈为主的人类学田野调查法,对收集的材料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综合使用表格、图片和地图等各类资料,并借鉴历史学、经济学和民俗学等学科的研究手段,对兴宁客家花灯制作及“响丁”民俗活动进行全方位探讨,重点分析“响丁”仪式的文化意义,以及客家花灯制作技艺的活态传承机制及其创意开发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