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绚烂归于平淡:岭南画派元老画家晚年花鸟画回归现象
20世纪前期的中国,海派、京派和岭南画派是比较有影响力的三大画派。其中,京派的技术最为成熟,而岭南画派的“岭南三杰”1都是革命者,在特定时期,他们肩负着救国救民的重任。他们没有把目光仅仅放在传统上,而是把视野投向海的对面,以日本绘画为跳板,把西方绘画与中国画的融合折中作为己任。他们在中国画的题材、语言上所作的探索具有开拓性、包容性和社会性,这就是岭南画派的第一代开拓者。
新中国成立初期,岭南画派的第一代开拓者陈树人和高奇峰都已作古,高剑父在新中国成立后不久也离开人世。但他们的影响力在新中国成立后是巨大的,一方面是他们本身的绘画思想和创作起着作用,另一方面主要是他们的早期弟子在新中国成立初期,都已成长为画坛的中坚力量,如何香凝、方人定、李抚虹、司徒奇、关山月、何磊等都是画坛的名家。新中国成立初期,岭南画派的一些元老级画家已经步入晚年,然而他们在艺术的探索道路上还精神百倍,他们试图在回顾与整合自己的艺术的过程中实现突破和变法。众所周知,岭南画派早期是以国画革新派的姿态,如初生牛犊不怕虎一般横空出世,这在一定程度上与当时的传统派,如与国画研究会的画家相比,对传统的研究和重视程度都存在不够深入的现象,在他们一路猛打猛冲,回过头来再看中国的传统甚至是所有的绘画历程时,眼光和心态已与以前大大不同,势必会引起他们的深思甚至反省。于是回归传统的现象和对传统的某一方面猛然产生的兴趣,促使他们重整一番后又以百倍的热情投入进去。笔者在研究20世纪中期广东国画家的过程中,在岭南画派第一代开拓者们身上得以发现此种现象,如高剑父晚年对中国传统文人画的研究,以及他的大弟子方人定、革命元老何香凝在新中国成立后表现出来的对传统的极大兴趣等。其实,这种现象在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领域并不鲜见,这或许也更加证明了中国文化的强大吸引力。
图1-1 《东战场的烈焰》 高剑父 纸轴 166cm×92cm 年代不详 广州艺术博物院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