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学习财政学的目的和方法
1.4.1 学习财政学的目的
作为一个现代的社会公民,了解财政、税收方面的知识,对日常生活是大有裨益的。
(1)通过财政学的学习,可以联系现实,深入地了解政府的运作,把握政府政策的内涵,分析政策效应,从而更早、更好地去适应。
作为一个现代公民,要行使好自己的公民权利,选择出一个好的政府,监督政府更好地为国民提供公共服务,就必须能够知道现行政府做了什么,做的效果如何,及政府即将做什么,做这些对增进国民福利有多大帮助。那么,如何才能够知道政府做了什么呢?对此问题,美国萨缪尔森教授曾经说过:“你要想了解美国联邦政府做了什么事,只需要翻看一下联邦政府预算就行了。”因此,作为公民可以通过政府预算来了解政府以往做了什么,下一年度即将做什么。但是要看懂并能够深入分析政府预算,必须具备现代财政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例如2008年,中国中央政府宣布,为了抵抗全球性金融风暴的侵袭,拉动国内需求,将安排4万亿元的资金,拉动内需。对于一个学习财政学的学生来说,他首先就会关注:这4万亿元资金将通过什么渠道募集?主要投放到什么地方?资金的运用如何监督?
从财政学的角度看,中国2008年的年度总支出接近6万亿,但中央级的财政支出只有1.3亿多,4万亿元拉动内需资金相当于中央政府3年的总支出,可见,这些资金的募集必然不是普通的财政拨款。另外,就目前中国的情况而言,通过财政政策拉动内需的主要方向仍然以基础建设为主,因此随后大量出现的高铁项目、国产大飞机项目加速的新闻,也就显得很正常了。
对政策进行一定程度的解读,从宏观角度看,能更清晰地把握形势,把握未来国内外经济发展的动向;从微观角度看,也未尝不是个人的机会,因为包括就业、投资等行为的选择,也是与这些国家大政方针息息相关的。
(2)税收知识是十分实用、切身的学问。
正如上文所说,税收与死亡都是人生无法避免的两件大事。你的任何一个交易,事实上都牵涉税款问题。例如购买一个苹果,表面上看并没有缴纳税款,但税收实质上已经包含在苹果的价格内了,这就是税收学上的间接税。又如你毕业参加工作后获取工资就要缴纳个人所得税,这时如果你了解个人所得税方面的知识,就可以保证你不吃亏,维护你的正当利益。以中国内地的税制为例,有每月3 500元免税额的规定,除此之外你所缴纳的养老保险金、失业保险金、医疗保险金、工伤保险金、生育保险金及住房公积金也可以作为扣除额从你的工薪所得中扣除,余下的部分才作为应纳税所得额,按照规定的累进税率缴纳你的个人所得税。如果两家公司为你提供的税后薪酬都是4 000元,但是A公司愿意为你缴纳“五险一金”,B公司不愿为你缴纳“五险一金”,你愿意选择哪家公司呢?如果你没有税收知识,你可能会随便选择一家公司,因为薪酬是一样的。但是有了税收知识后,你就会毫不犹豫地选择A公司。另外,当你的月工薪所得是2 500元时,你只需要缴纳所得的1%作为所得税款,但如果你的月工薪所得为25 000元,就要缴纳所得的19.5%作为所得税款。也就是说,你的收入越高,课征的个人所得税率也就越高,这就是税收学上的累进税率。再以企业为例,聘请高水平的税务专家进行税务规划,受益会十分显著。因为企业纳税时政府有各种优惠政策规定,如税收减免、加速折旧、可扣除费用、出口退税、投资抵免等,有的企业还可以享受财政补贴,而这些政策规定只有税务专家才能合理运用。在美国,一个税务规划师年薪可达15万美元。现在中国大陆的大公司也设立了专门的税务部。学好税收知识对同学们的就业是相当有益的。税收贯穿于我们生活的每一个环节,因此,了解税收的各项规定、政策是十分重要的。
1.4.2 财政学的学习方法
1.重视经济学基础
财政学是发展自经济学的一门学科,因此它的基础也是源自当代经济学,特别是微观经济学对于经济主体行为的分析,奠定了现代财政学以及税收学分析的基础。
学好财政学,就必须对经济学,特别是当代微观经济学的理论,有充分的掌握。包括消费者行为、一般均衡理论、福利经济学等都应该有基本的理解,才能进一步学习财政学里面的公共品、外部性、无扭曲税收等理论。
财政学事实上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学科,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都与财政学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在学习财政学的过程中,需要有开阔的视野,多接触不同学科的知识,采用多个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社会。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贝克(Becker)在获奖演说中说:“经济学是关于人选择的学问,而社会学是关于人为什么没有选择的学问。”社会学强调整体社会形态对个体的影响,其考虑问题的角度与经济学是迥然不同的。但是,在财政学的公共视角下,社会的公共选择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议题。因此,尝试从社会学、政治学等相关学科的角度对财政的一些问题作解读,将十分有益于我们对财政学、公共经济学的掌握。
2.理论联系实际
理论联系实际是基本的学习方法。学好财政学既要掌握财政学的基本理论,又要紧密联系中国改革开放的实际,运用财政基本理论分析解答中国现实财政经济问题。经济学是经世致用的学科,讲究应用性,讲究解决现实问题。如果理论解释不了现实问题,那么这样的理论掌握得再多也毫无用处。“我们将一切从实际出发,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理论联系实际地学好财政学,就是要将财政学基本理论紧密联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最大实际,在目前就是要紧密联系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实际。比如2007年以来,中国财政支出中用于民生的比重不断加大,中央和地方政府出台了许多惠民政策,包括取消存在了几千年的农业税、实行九年制免费义务教育、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实行粮食直补等,如何运用财政理论解释中国财政支出结构这一重大转型?比如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的转移支付规模不断加大,如何运用财政理论来解释其必要性、合理性?再比如2011年以来中央各部门公开了部门预算和“三公”消费支出情况,各地财政部门普遍开展对政府部门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评价,从财政理论上如何解释为什么要推进这些改革,如何进一步推进这些改革?诸如此类的实际问题,在学习过程中都要紧密联系。
3.掌握分析方法
任何学科都有各自的分析方法,学好财政学也要掌握财政学科的基本分析研究方法。财政学的实证分析法就是按照财政活动的原貌,描绘出从收入取得到支出安排、绩效评价的全过程及其产生或可能产生的经济影响,财政活动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相互作用,以及组织财政活动建立的机构、制度和政策安排。财政学的规范分析法就是要立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前提,根据公平和效率两大基本准则,基于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不断进步两大基本目标来判断目前的财政制度和政策是否恰当,以及如何进一步改革财政制度和政策,才能更好地提高经济效率和增进社会公平正义。本书应用的具体分析方法包括定性分析、定量分析、比较分析、历史与现实的纵横分析等,而且提供了较多案例,供学习和参考。
4.适当借鉴
要学好财政学还要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留下了丰富的治国理财思想,这些思想尽管是为不同朝代的帝王服务的,但是其中有部分思想仍然有现实意义,值得学习借鉴。譬如《大学》中提出的“理财有大道,生之者众,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已”的理财思想在今天仍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西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国家在几百年市场经济发展演变过程中留下了大量财政思想,这些思想尽管是基于市场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政府如何更好地为资本服务而提出来的,但是其中部分内容是反映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一般规律的财政思想,这些思想对今天中国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改革发展仍然有现实意义,也值得学习借鉴。无论是对待中国古代的治国理财思想,还是对待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财政思想,都要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要盲目拒绝,也不能盲目接受。
专栏1-2 中国学者对财政理论研究的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财政理论界在不同时期经过探讨和争鸣,分别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关于财政概念的不同界说,主要包括“国家分配论”、“社会再生产论”、“剩余产品论”、“价值分配论”、“社会共同需要论”、“公共财政论”。“国家分配论”主张财政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的需要,对社会产品进行的集中性分配。“剩余产品论”认为财政是由剩余产品份额形成的各种社会基金的经济过程,始终体现国家、集体、个人之间剩余产品的分配关系。“社会再生产论”强调将财政作为分配范畴,从社会再生产出发,在社会再生产循环过程中研究财政问题。“价值分配论”强调价值形式,认为财政是国家对价值的分配。“社会共同需要论”则突出财政的目的是满足社会共同需要,财政表现为满足社会共同需要而对财力、物力、人力的分配活动。其中“国家分配论”影响最大,其影响在今天仍然存在。“公共财政论”是20世纪90年代后中国学者提出的关于财政的基本看法,“公共财政论”在同“国家分配论”的争鸣中逐渐赢得了绝大多数学者的认同,并且获得了中国政府官方肯定,其基本观点为财政是满足社会公众公共需要的财政,是弥补市场缺陷为市场服务的财政,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政模式。无论这些理论正确与否,至少证明了中国财政学者对财政学理论研究作出了自己的贡献,繁荣了财政理论研究。
本章小结
在现代混合经济中,政府作为公共部门,扮演着异乎寻常的重要角色,关系到每个人的一生。
财政学是专门研究政府收入、支出等财政活动的一门应用经济学科。财政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从学科的基础来看,其采用的研究方法、思路等都与经济学一致。
古今中外,财政事务都是政府运作中的一个关键,而大量的学者亦对财政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逐步形成了今天主流的公共财政观点。
作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财政学的分析思路与经济学是一脉相承的,但是在经济学常用的分析思路以外,财政学还特别关注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以及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取舍。在分析方法上,财政学与经济学亦基本相同,都沿着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两大方向演进。
财政学的研究范围主要包括财政理论的研究、公共收入及支出的研究和对财政管理制度及财政体制的研究等。
财政学的学习要运用有效的学习方法,好的学习方法可以做到事半功倍。
思考题
1.与其他经济学分支相比,财政学给你的第一印象是怎么样的?阅读完本章后,你的看法有改变吗?
2.你能举出日常生活中政府无处不在的几个例子吗?
3.你是否认为一个人可以完全脱离政府而生存呢?如果是的话,其生存质量能否得到保障?
4.你认为学好财政学要运用哪些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