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二 犯罪现场的特点和分类
【知识目标】
1.掌握犯罪现场的特点
2.理解和掌握犯罪现场的分类标准及内容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分析判断犯罪现场种类的能力
【案例导入】
张某与刘某通过手机交友软件相识后,数次一起吃饭、购物。某日上午,张某在某酒店504房间内与刘某发生性关系后,刘某向张某索要财物,双方为此发生争执。下午6时许,两人为此事再次发生激烈争吵,张某将刘某杀死并肢解,将其头部藏匿于酒店房间内,其他部分分批抛在酒店门外垃圾桶内。
结合本案,请回答以下问题:
(1) 犯罪现场有什么特点?
(2) 犯罪现场有哪些种类?
【知识要点】
一、犯罪现场的特点
犯罪现场的特点是指犯罪现场本身具有的、区别于其他现场的本质内容。犯罪现场的构成要素决定了犯罪现场的特点。仔细研究犯罪现场的特点对犯罪现场勘查工作有重要意义。
(一) 储存着有关犯罪和犯罪嫌疑人的信息
犯罪行为人实施犯罪行为必然会作用于犯罪对象和现场的其他客体物,这就不可避免地会使犯罪对象和现场的其他客体物发生各种各样的变化,这些都给人们提供了犯罪和犯罪嫌疑人的信息。任何一种犯罪行为都会在现场留下犯罪活动的痕迹和其他物证。现场遭受犯罪行为侵害的人或物都是犯罪和犯罪嫌疑人信息的载体,储存着犯罪和犯罪嫌疑人的信息。侦查人员通过对被侵害的人或物进行勘查和分析,获取作案人在现场的活动情况、作案等方面的信息,从而正确掌握犯罪行为人的作案动机、目的、手段等基本的案件内容。
(二) 保留着犯罪证据
犯罪行为人在一定的时间和场所对侵害对象实施犯罪行为所形成的犯罪现场,必然会呈现出物质形态变化或遗留痕迹、物品等,如抛尸现场的尸体、包裹物、绳索、脚印等。这些含有犯罪和犯罪信息的痕迹都是能证明案件事实存在的证据。
(三) 现场状态容易变化和被破坏
犯罪现场形成后,由犯罪行为所造成的犯罪痕迹、物品及整个现场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着变化。从犯罪现场形成到被发现可能要经过一定的时间,这个时间段里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可能会导致现场遭到破坏。如发现被害人后急于救助被害人,群众的围观以及气候等都可能导致现场痕迹、物证的变形、污染、消失。当然,引起变化的原因有很多:第一,随着时间的推移,由现场物品自身运动变化规律所导致。如随着时间的推移,血迹在一定温度和湿度条件下会变色、变态和变质,或尸体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发生腐烂而变得面目全非等;第二,由于人为因素导致。如被害人、事主等对现场进行物品的清理翻动,现场保护人员因保护措施的失当以及采取紧急措施、抢救人命及排除险情等原因引起的变动。现场状态容易变化和被破坏的特点要求侦查人员在发生刑事案件后尽快到达现场,在犯罪现场物质形态尚处在相对静止状态时进行现场勘查。
二、犯罪现场的分类
对犯罪现场进行分类就是根据犯罪现场的不同特点将其进行划分。根据不同的标准将犯罪现场划分为以下六类:
(一) 原始现场与变动现场
根据犯罪现场形成后有无变动,可将犯罪现场分为原始现场和变动现场。
原始现场,是指刑事案件发生后到实施勘查之前没有受到人为或自然因素的改变和破坏的现场。这类现场保持着案件发生时的原始状态,现场的痕迹、物证都比较完整地保留下来。因此,能够真实、客观且全面地反映犯罪行为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动机、目的以及作案手法、手段和过程。其对现场勘查和侦查工作有很高的价值。通过对这种现场的信息进行分析,侦查人员就能正确判断案件性质、作案方法、手段和过程,刻画犯罪行为人特点,从而准确确定侦查方向和范围。
变动现场,是指刑事案件发生后到实施勘查之前由于自然情况或人为因素的影响,现场的原始状态产生部分或全部的改变。这类现场由于部分或全部发生了变化,能反映犯罪行为以及过程的痕迹、物证受到了某种程度的破坏或散失,给发现侦查线索、收集证据和分析判断案情带来一定困难,甚至会导致分析判断案情的错误。造成现场原始状态改变的原因主要有两种,一是由人为因素引起的,如事主进入现场后清点财物或排险人员排险时改变现场原始状态等;二是由自然情况引起的,如被风、霜、雪、雨等自然因素破坏现场原始状态等。但不论怎样,要完全避免现场发生变动是不可能的,这就要求侦查人员在实施勘查时要细致、客观。
(二) 主体现场与关联现场
根据犯罪现场在案件形成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犯罪现场可分为主体现场和关联现场。
主体现场,是指犯罪行为人实施主要犯罪行为的场所,这些场所也是犯罪行为人对犯罪目标实施直接侵害的场所。如杀人案件中杀人的处所、强奸案件中实施强奸行为的处所等。犯罪行为人为了实现犯罪目的往往在这种现场活动和停留的时间比较长,实施的犯罪活动行为也比较多,引起周围环境的变化也比较大,所以能比较清晰地反映出犯罪的动机、手段、方法以及实施犯罪行为的具体过程。因此,主体现场是收集犯罪痕迹、物证的主要场所,对于判明案件的形成,分析案件的性质,刻画犯罪嫌疑人的特点,发现线索收集证据等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应当作为重点进行勘验。
关联现场,是指主体现场以外的,与犯罪行为人实施犯罪行为有关的一切场所。犯罪行为人在实施侵害行为之前,一般都有一定的预谋活动,如准备作案工具,对犯罪地点的选择,对犯罪目标的窥视、跟踪等。而在实施主要犯罪行为后,一般都有处理赃物罪证、设法逃避的活动,如隐藏赃物、罪证、掩藏尸体等,所有这些行为都与犯罪行为人实施侵害行为有密切联系。实施这些行为的场所虽然不是实施犯罪活动的主要场所,但却都是与犯罪活动有关的场所。由此可见,实施这些行为的场所都与犯罪行为人实施侵害行为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也能从各个不同的方面反映出案件的发生及发展过程。所以,关联现场也是犯罪现场的组成部分。这要求侦查人员不能忽视对关联现场的发现和勘查,尤其是在主体现场遭到破坏时更应勘查得细致入微。实践中关联现场的很多痕迹物品是因犯罪行为人放松警惕或疏忽大意而留下的,会出现一些在主体现场不可能出现的真实、客观的痕迹、物证,所以侦查人员应更加仔细地对关联现场进行勘查。
(三) 真实现场与伪造现场
以现场现象的真假为依据,可将犯罪现场分为真实现场与伪造现场。
真实现场,是指犯罪行为人作案后对自己反映在现场的犯罪行为未加任何掩饰的现场。这类现场没有伪装和假象,所以这类现场所遗留的现场痕迹、物品是对犯罪行为人犯罪行为的客观、真实的反映。如杀人案件中犯罪行为人实施杀人后立即逃离现场,没有对现场进行清洗等。这类现场对于分析判断案情,发现收集犯罪痕迹和物证有重要意义。
伪造现场,又称假案现场,是指行为人出于某种个人目的和动机,按照虚构的犯罪事实情节所布置的虚假现场。这类现场客观上并没有发生犯罪事实,现场所谓的犯罪情节都是虚构的,当然也就不能反映案件的存在。如为了掩盖暴露的男女关系,伪造被人强奸的现场或为了掩盖贪污、侵占罪行伪造盗窃抢劫现场等。这种现场假象很多,当事人陈述漏洞百出,所以只要认真仔细地进行勘查调查,用科学的态度进行分析,就能识破骗局。
在侦查实践中经常会出现一种犯罪行为人为了逃避侦查而对真实现场进行某些改变的现场,这种现场称为伪装现场,即犯罪行为人作案后,为了掩盖犯罪真相、转移侦查视线,故意对犯罪现场进行改变的现场。如伪装案件性质,将他杀伪装成自杀,把内盗伪装成外盗。这类现场真相与假象并存,真相往往被假象掩盖。随着科技的发展,犯罪行为人作案手段的多样,伪装现场的情况会越来越多。犯罪行为人既可以对主体现场进行伪装,也可以对关联现场进行伪装。但是不论犯罪行为人怎样伪装,只要认真、仔细进行勘查,就可以发现真相和假象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往往是以现场的反常现象表现出来的。所以勘查时要善于从现场发现种种反常情况,只要认真观察推究这些反常情况及矛盾现象,就不难判断犯罪行为人是否对现场进行了伪装。
伪造现场与伪装现场的区别在于:伪造现场是当事人为了达到某种个人目的而故意布置的,当事人的陈述完全是虚假的,事实上并没有其所陈述的犯罪事实的发生;伪装现场则是犯罪行为人为了逃避侦查,部分或全部地将现场形态加以改变,继而迷惑侦查人员,但现场所反映的犯罪事件本身是真实的。有无犯罪行为的存在,是这两种现场的根本区别。
(四) 室内现场与室外现场
根据犯罪现场所处的空间是否具有封闭性,可将犯罪现场分为室内现场与室外现场。
室内现场,是指犯罪现场所处的空间具有一定的封闭性的现场。如果是发生在居民住宅、办公室、仓库、汽车等空间内的犯罪现场,因为这类场所多有围墙、顶棚等遮盖,范围相对小,痕迹、物品较集中,所以一般情况下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少,易变性差,便于侦查人员对现场的保护和勘查。
室外现场,也叫露天现场,是指犯罪现场所处的空间缺乏 “封蔽物” 的现场。如公园、道路、草丛等,这类现场没有围墙、护栏、顶棚等,范围比较大,痕迹物证比较分散,所以受自然环境以及周围人为因素影响较大,这不利于侦查人员对其保护和勘查。
很多犯罪现场既有室内现场部分,也有室外现场部分,侦查人员应将这两种现场紧密联系起来。常见的情况是主体犯罪行为发生在室内,而其他关联犯罪行为发生在室外并留下相应的痕迹、物品,从而成为犯罪现场的一个组成部分,即现场的室外部分。
(五) 第一、第二、第三……现场
根据多个犯罪现场形成的先后顺序可将犯罪现场分为第一、第二、第三……现场。
多数案件只存在一个现场,少数案件如杀人移尸等案件,往往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现场,当一起案件出现多个现场时,可根据现场形成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类。如杀人分尸案件中,犯罪行为人在家里将被害人勒死后,将尸体载到海边分尸、包裹,再将尸块抛于大海、野外等处所。根据实施犯罪行为的先后顺序,可把犯罪行为人的家、海边、海里、野外等处所依次称为第一现场、第二现场、第三现场和第四现场。这些现场既相对独立又紧密联系。
(六) 杀人案件现场、抢劫案件现场、强奸案件现场等
根据犯罪案件不同的性质将现场分为不同的类型。如杀人案件现场、抢劫案件现场、强奸案件现场、放火案件现场等。
【能力训练】 犯罪现场的特点与分类
1.训练目的
理解和掌握犯罪现场的分类,并能在实际工作中加以运用。
2.训练说明
请认真阅读训练案例,并结合案例分析、总结犯罪现场的特点以及分类。
3.训练案例
某日下午3点左右,常某驾驶一辆银灰色面包车将一名骑摩托车的男子撞倒并碾压,随后常某下车用斧子向受害人头部连续击打多下,造成受害人当场死亡。作案后常某驾驶面包车沿路逃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