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妆打扮
出门衣冠
俗谓“锅里无米放,出门衣冠样”、“在家唔怕旧,出屋唔怕新”,乡人穿戴注意场合,重面子。明末清初“齐民无事不衣冠”。
传统服饰的特点是“粗衣薄妆”、“槌髻短裳”。城乡妇女的穿戴风俗是“头不缠锦,足不裹帛” 1。至清代乾隆年间,“中上人家,妇女纺织缝纫,粗衣薄妆,以贞淑相尚。至村乡妇妪,槌髻短裳,任田园诸务,采山负檐,未免鄙野”2。逢年过节或走亲访友,则穿上整齐清洁的衣衫,以免被人看衰(瞧不起)。衣服虽破,只要补得好,洗得干净,穿得整齐,就不会被人见笑。妇女对衣服十分爱惜,平日穿打补丁的衣服,新衣服除过年或走亲戚偶尔穿一两回外,总舍不得穿,有句俗话说:“烂衫烂裤不要丢,留待得苦好遮羞。”
家机布
衣服分上下两部分: 上衫下裤,统名为“衫裤”。做衫裤的布俗称“家机布”,用苎麻纺纱织布,自织自穿。笔者于童年时代,就曾协助母亲纺苎麻线,但不是织布而是绞索绳用。自纺的线纱粗,织成的布粗糙。大襟衫为传统服饰,衣着款式偏宽偏长,男女无多大区别,上衣是“大襟衫”,右边斜下开襟,安布纽扣,女装则在襟边加一两条花边,以示男女之别。大襟衫的开裆处安一布扣,其中男装安在左侧,女装安在右侧。男穿长袖衫,正面开缝企领,如唐装衫、交头裤。女穿右侧开襟的“大襟衫”,大裆裤,衣长齐膝,又宽又大,围着“围身裙”。衣裤宽敞简便,质地多为粗布,喜染蓝、黑、青等颜色。歌曰:“新做蓝衫莫咁蓝……唔蓝唔乌就耐洗。”这种布本色白底,用土染料染漂而成黑、蓝、青蓝等颜色,染料是土制“靛粉”,也有用“薯莨”、“土珠”或“乌臼树”等草本植物熬水染色的。成人衣服色泽多偏黑、深蓝和深灰色,只有夏季才用苎麻纺织的白布。
“大襟衫”胸前不开口、不设纽扣,表面不设口袋。其开口从颈部开始向右斜开直至右肋下,并沿边而设纽扣。
和“大襟衫”相配套的是“斗头裤”或“交头裤”。“斗头”是接连之意,即用一块布和两个裤筒相接而成。穿“交头裤”时将裤头交叉绞紧反扎于内,把宽敞的裤头打扎,用裤带捆实。衣袖、裤筒特宽,便于在劳动时挽袖扎裤筒。“裤头”特大,便于冷热天穿着。
“褂哩”、“留眠衫”为内衣。寒暑服式无多大区别,只是暑天穿薄苎麻布,冬天用厚布。背搭即无袖的上衣,外地人多叫背心。黄钊《石窟一征》卷四《礼俗》中曰:“俗妇人称半臂为秋娘褡。按:《身章撮要》妇人背子,本婢妾之服,以其行直主母之背,故名。今亦习俗相承,俗称秋娘,亦贱者之称。”
“开裆裤”为小孩穿用,排屎尿处留空,方便排泄。
百褶裙
裙哩。女人少有机会穿裙,主要在结婚穿新娘衫时加穿裙,但里面还得穿长裤。其次是百年归寿,所穿的“寿衣”有“裙”。而平时则在年节或入斋堂祈神时穿,胡曦《枌榆碎事》四卷中有民歌曰:“红裙队队结同心,斋饭鸠筵紫竹林。”“百褶裙”依颜色分为黑裙和红裙,红裙多为官家或富家女子穿着,或大行嫁时作为嫁妆。其来历可能与汉代的“犊鼻裤”有关。“俗妇人所着裙,围桶而多褶,如古时裳制,谓之马面裙。汉时犊鼻裤旧制,改犊鼻为马面,犹改虎子为马子也。”而普遍穿裙是民国以后。
棉袄、棉背褡、马裤为御寒服。其中,马裤只做两条“腿”,左右各一,互不相连,无裤腰,上边有一布条,将布带打结扎在裤头上即可。
腰带即“水布”,流行于五华、丰顺、饶平、揭西、陆河等地,沐浴时当浴巾用,劳作时供擦汗用,走路时可用手撑开遮炎日,还可兼作围颈、垫肩、包物等。练武的人束绉纱带,便于出手跳跃。胡曦《枌榆碎事》中记载道:“惠来潮阳,妇女出路,必罥首,一帕长数尺,两手左右持之,云昌黎剌潮遗制,曰韩公帕。”
“贝带”、“披带”是背负小孩的背带,有“凤尾背带”和“后背背带”之分。前者俗谓揇带,是用红布或花布结个圆圈,将孩子揇在里面,斜挂于胸前,凤尾结则结于身后; 后者是用一丈多长的红布或花布将孩子背在背后,结打在前面。
客家服饰
服饰的变化在女子的嫁妆中得以反映。以道光年间镇平县女子出嫁时服饰习俗的变化为例:“俗女子出嫁,制衣裙皆用苎布,无纱罗绸缎之奢。惟嫁之日,所着有红绫衫一领及 裙一腰,谓之面衫面裙。贫家嫁,赁面衫面裙,皆由亲戚借贷,亦可见瘠土俭俗之一端也。近趋于华靡,绅士及小康之家,皆有纱罗绸绉呢羽之衣裙矣。”如程乡县松口,“自中外通商,轮船往来数千万里,刻期可至”。至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侨乡经济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适南洋谋生者不下数万人,其拥厚资有名号者有十余家,其中人有资业者不可胜数。每岁金银流入松口十余万,习俗所趋,日以奢侈……昔时衣服不过布帛,近且必绸缎矣”。随着机耕布花色品种的增加,妇女倾向穿“士林蓝”布衣服; 男的倾向穿葛布衣服,服装式样出现了中山装、夏威夷装、学生装、西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