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普通话水平测试概述
第一节 普通话概述
普通话水平测试是一项与现代汉语语音直接相关的测试,是对应试人运用普通话口语能力的测查。在主要测查普通话语音的同时,普通话水平测试也测查应试人对普通话词汇(也称语汇)和语法的掌握情况。
实践证明,不少应试人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培训前及培训初,之所以不能摆脱方言的影响,是因为他们不能正确地对待普通话与方言在语音、词汇和语法诸方面的差别,不能正确地掌握普通话语音、词汇和语法(尤其是语音)的规范要求。在培训教师的指导下,了解一定的普通话基础知识,有助于应试人有针对性地消除不利因素,说好普通话。
一、什么是普通话
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普通话包括语音、词汇和语法三要素。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是由人体发音器官发出来的、具有一定意义的声音。
在普通话水平测试中,语音部分主要测查应试人单音节字词声母、韵母、声调及整个音节的发音状况,测查应试人在多音节词语、朗读短文、命题说话发音时的声韵调、语流音变的发音状况及方音存留程度等情况。
词汇一般指特定语言中词和固定词语的总和。
在普通话水平测试中,词汇的测查形式主要为:应试人根据“普通话水平测试用普通话与方言词语对照表”,在“意义相对应但说法不同”的普通话与方言词语中判明并读出10组普通话词语;根据“普通话水平测试用普通话常见量词、名词搭配表”,搭配并读出符合普通话规范的10组名量词语。同时,测查应试人在“命题说话”项中对普通话词语(尤其是口语词语)的掌握和运用情况。
语法是指特定语言中关于词的构成、变化及由词构成词组和句子的规则。
在普通话水平测试中,语法的测查形式主要为要求应试人根据“普通话水平测试用普通话与方言常见语法差异对照表”,判明并读出5组“意义相对应但语序或表达习惯不同”的普通话和方言语句组中的普通话语句。普通话水平测试中的“命题说话”一项集中测查应试人对普通话(主要是口语)语法的掌握和运用情况。
二、什么是现代汉语方言
现代汉语方言是指现代汉语在不同地域或言语社团的分支,分属现代汉语地域变体或社团变体。学术界对现代汉语地域方言分区有不同看法。20世纪80年代,中国社会科学院组织编写的《中国语言地图集》,根据前人的研究和新近的调查,提出10分区说:①官话区;②晋语区;③吴语区;④徽语区;⑤赣语区;⑥湘语区;⑦闽语区;⑧粤语区;⑨平话区;⑩客家话区。另一种比较通行的观点认为,现代汉语地域方言分为七大区(括号内为代表方言点),即北方方言区(北京)、吴方言区(苏州)、湘方言区(长沙)、赣方言区(南昌)、客家方言区(梅县)、闽方言区(福州)和粤方言区(广州)。七大方言区内各有若干方言小区,直至方言小片。(见下图)
中国现代汉语主要方言区分布图
(资料来源: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五版)上册彩页)
相对而言,文化程度较低的老年人的方言发音比文化程度较高的年轻人更地道,更有方言语音发掘、研究的价值。
现代汉语社会方言,是指现代汉语共同语受年龄、性别、文化、阶层等社会因素影响分化而成的变体。这种变体表现为特定人群在语音、词汇、语法诸方面或多或少地存在他们自身所独有的特征,如“尖团不分”语音现象多见于青少年女性人群。
三、现代汉语规范化和推广普通话
(一)现代汉语规范化
1.历史回顾
现代汉语规范化发端于清末民初的三大语文运动,即切音字运动、国语运动和白话文运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现代汉语规范化工作得以加强。1955年,在“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及中国科学院主持召开的“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上,三大语言文字工作任务即“促进汉字改革、推广普通话、实现汉语规范化”被明确提出。1986年,国家教育委员会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语委)联合召开了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提出了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贯彻执行国家关于语言文字工作的政策和法令,促进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继续推动文字改革工作,使语言文字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更好地发挥作用。”2012年,教育部、国家语委印发《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再次强调“要健全完善语言文字法律制度规范,加强宏观政策指导。要增加法治意识,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加大培训测试及评估力度,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全国范围内基本普及”。
2.主要内容
现代汉语规范化的主要内容包括语音规范化、词汇规范化和语法规范化。
现代汉语语音规范化,主要包括确立正音标准和推广标准音。如果说确立正音标准是国家有关部委及语言界学术权威的工作重点,那么推广标准音则是广大普通话水平测试培训教师及包括这本《普通话水平测试(PSC)应试指导》(以下简称《指导》)在内的众多编著者的职责。普通话水平测试要求应试人发普通话语音时不受或少受方音影响。
现代汉语词汇规范化主要是维护现代汉语词语的既有规范,以及规范从其他语言新进的词语成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方言词的规范。普通话水平测试要求应试人能正确判别普通话词语和相对应的方言词语;要求应试人不得将方言词带进测试里来,如不得将“玉米”说成“珍珠米”“包粟”等。
二是外来词的规范。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外来词的规范主要是指音译词的发音规范,如人名、地名的发音,要用标准的普通话语音发音,而不用国际音标发音;还包括应试人在“命题说话”项不能单独使用字母词,如确有必要说出字母词,也应给出中文注释,如“我很喜欢NBA,也就是美国篮球职业联赛”。
现代汉语语法方面的规范化,主要是指明确“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还要克服方言语法的影响,排除外语翻译中“欧化句式”的干扰等。普通话水平测试要求应试人按现代汉语语法规范而不是方言语法特点安排普通话语序和表达形式等,如不要将“给他买了书”说成“给他买得有书”,不要将“我唱过歌”说成“我有唱歌”。
(二)推广普通话
1.推广普通话的方针
1992年,国家语委将我国新时期推广普通话(以下简称“推普”)的方针确定为:“大力推行,积极普及,逐步提高。”
2.推广普通话的意义
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国情复杂。“推普”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有利于加强正确的舆论导向;有利于对全体公民进行良好的素质教育;有利于发展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有利于汉语海外推广等。正如王力先生所言,推广普通话,“可以加强我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可以“加强我们的(技术)传授效果”,可以将“政治性的会议”开得更好,可以提高“教学效果”,有利于“我国和外国的文化交流”。
总而言之,“推普”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建设,有利于“共筑中国梦”。
3.推广普通话的法规
近年来,国家有关部委颁发了一些有关“推普”工作的法规文件。摘要如下: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995年颁发)。
第十二条: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进行教学,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和规范字。
(2)《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普及普通话和用字规范化工作的通知》(2000年颁发)。
说好普通话、用好规范字、提高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2001年1月起生效)。
第三条: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
第十条: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基本的教育教学用语用字。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通过汉语文课程教授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使用的汉语文教材,应当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和标准。
第十九条:凡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岗位,其工作人员应当具备说普通话的能力。
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和影视话剧演员、教师、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普通话水平,应当分别达到国家规定的等级标准;对尚未达到国家规定的普通话等级标准的,分别情况进行培训。
(4)《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004年修正)。
第十九条: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5)《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2012年印发)。
一、总体目标:到2020年,普通话在全国范围内基本普及。
4.历届“推普周”主题
经国务院批准,从1998年起,每年9月的第三周为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简称“推普周”)。至2014年,“推普周”已历17届。
历届“推普周”的主题如下:
第一届(1998年):大力宣传,积极普及,逐步提高。
第二届(1999年):推广普通话,迎接新世纪。
第三届(2000年):推广普通话,迈向新世纪。
第四届(2001年):宣传贯彻《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大力推广普通话,促进语言文字规范化。
第五届(2002年):宣传贯彻《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大力推广普通话,促进语言文字规范化,迎接党的十六大召开。
第六届(2003年):大力推广普通话,齐心协力奔小康。
第七届(2004年):普通话——情感的纽带,沟通的桥梁。
第八届(2005年):实现顺畅交流,构建和谐社会。
第九届(2006年):普通话——五十年推广,新世纪普及。
第十届(2007年):构建和谐语言生活,弘扬中华优秀文化。
第十一届(2008年):构建和谐语言生活,营造共有精神家园。
第十二届(2009年):热爱祖国语言文字,构建和谐语言生活。
第十三届(2010年):规范使用国家通用文字,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
第十四届(2011年):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
第十五届(2012年):大力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第十六届(2013年):推广普通话,共筑中国梦。
第十七届(2014年):说好普通话,圆梦你我他。
思考和练习
一、什么是现代汉语普通话?
二、现代汉语七大地域方言及其代表方言点有哪些?
三、现代汉语规范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四、近年来,国家有关部委主要颁布了哪些有关“推普”工作的法规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