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国考申论范文
2011年国考申论(省级)
请参考给定材料,以“弘扬黄河精神”为主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
(1)中心论点明确,有思想高度。
(2)内容充实,有说服力,语言流畅。
(3)1000字左右。
【范文1】
弘扬黄河精神 树立“治黄”新理念
黄河是一条记录了中华民族荣耀和血泪的河流,与中华文化的形成发展相依相伴,也以其奔腾不绝的河水滋养和浇铸了生生不息的黄河精神。一部中华民族史几乎就是中国先民和黄河的关系史,其间有天人交战的抗争,黄河记录了华夏民族的坚强不屈和勤劳勇敢;也有天人和合的创举,黄河记录了华夏民族的开拓进取和智慧创新。(首段阐明黄河及黄河精神与中华民族的历史渊源,入题迅速。)
黄河上游地带水土流失严重,河水泥沙含量巨大,“一碗河水半碗沙”。由于泥沙在中下游较平坦的河道不断淤积,造成严重的“悬河”现象,历史上屡屡决堤、改道,泛滥的河水虽然留下了肥沃的冲积平原,却也给流域生态带来了深重的现实灾难和安全隐患。所以,历史上对黄河的开发利用总是和对灾难的治理交缠在一起的。新中国成立以来,对黄河的开发和治理成效显著,但近年来又出现了非常严重的污染,对黄河的持续利用与管理造成了严重的影响。(黄河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治理黄河,人们通常更强调的是堤防不决口,河道不断流,水质不超标,河床不抬高,却忽视了一个基本的事实,那就是黄河“善淤、善决、善徙”的基本特征。一切“治黄”工作,如果不尊重这一基本的规律性事实,必然影响其最终的效果,甚至适得其反,为之付出惨痛的代价。治理黄河必须弘扬悠久的黄河精神,以尊重其固有规律为出发点,注重统筹兼顾、源头治理和疏导,方能取得理想的效果。(引出中心论点,说明治理黄河要尊重黄河规律,这也是弘扬黄河精神的体现。)
治理黄河,要全面考量它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黄河上游是广袤的黄土高原,植被破坏严重,大量的耕地开垦和矿产开发加剧了沿河两岸的水土流失,是导致黄河泥沙含量巨大的根本所在。要根本治理黄河泥沙淤积的问题,必须建立在其上游地区以恢复生态功能为主的发展思路,从其源头的保护入手,大力实施退耕还林工程,限制甚至禁止地下资源开发,减少植被破坏,固土固沙,防治水土流失。(治理思路一)
治理黄河,要尊重其固有规律,有效疏导。从短期来看,黄河泥沙量巨大的问题不可能得到根本改善,要想减少中游地区由于泥沙淤积而带来的河床升高,甚至“悬河”现象,必须在其流经地区形成有效的“卸载”渠道。东汉王景“治黄”和埃及治理尼罗河的经验可资借鉴。在黄河流经地区,可利用河道开口形成的人工湿地达到有效沉积淤泥的效果。此外,人工湿地的形成还可以为治理水质污染、净化水质起到巨大的作用。(治理思路二)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浓缩了中华民族的智慧与勇气。在与黄河不懈抗争的过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独具内涵的黄河精神,其中注重因地制宜,不固守成见,对自然规律在认识的基础上尊重并加以利用的开拓精神,不仅在过去启发人们取得了辉煌成就,也必将引领中华民族以更加开放的胸怀接纳和融入全球文明的新浪潮。(结尾,对黄河精神进行升华,并结合时代特点进行展望,提升政治高度。)
专家总评:
2011年国家省部级的申论对考生的提炼能力、概括能力、分析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次申论作文要求以“弘扬黄河精神”为主题,这意味着黄河精神是写作的主线,也是写作最终的归属点、提升点。这篇申论很好地利用了所给材料的内容,从黄河的历史、现状、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入手,阐述了治理黄河和弘扬黄河精神的关系,并就如何才能治理好黄河提出了详细的思路。通篇都以黄河精神贯穿始终,同时将黄河精神同当前的时代结合起来,赋予了黄河精神新的内涵,并以此为指导提出了治理黄河的新思路。可以说,一切来源于材料,但又高于材料,值得考生借鉴。
【范文2】
弘扬黄河精神 维持黄河健康生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源自念青唐古拉山的黄河,从远古以来孕育了中原文明,是中华民族与中华文化的摇篮。一代天骄毛泽东终其一生对黄河怀有敬畏,他曾说:“藐视什么也不能藐视黄河——这是我们民族的根哪!”千百年来代代先辈在治理黄河洪灾与泥沙的奋斗中,层层累积形成了黄河精神,这是我们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在世世代代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历史长程中,必将不断放射出耀眼的光辉。(概括黄河现状,提出论点,突出黄河文化精神的历史渊源与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黄河曾经以她丰饶的乳汁哺育了华夏文明,给两岸以灌溉,也给诗人以灵感,唐诗汉赋、歌曲绘画,无数动人的辞章都与黄河有关。黄河的平均水量为580亿立方米,占中国总水量的2%,是长江的1/17,却养育了全国12%的人口,灌溉了全国15%的耕地。黄河对中华民族的贡献不可磨灭。但由于黄河两岸生态变化和经济建设的影响等因素,黄河污染日益严重,黄河活力日益枯竭。近些年来,黄河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的忧患之河。(分析黄河当前的问题和表现。)
为全面治理黄河,使母亲河再现生机与活力,2004年1月12日,黄河水利委员会李国英主任提出了以“维持黄河健康生命”为终极目标的“1493”治黄理论框架体系,即一个终极目标、四个主要标志、九条治理途径、“三条黄河”建设。在推进“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黄河治理新工程中,我们尤其要注重弘扬黄河精神,确保黄河治理工程的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过渡段,提出治黄理论。)
黄河精神永远都是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随着岁月的流逝,不仅丝毫未磨损它的深刻内涵和神奇魅力,而且愈加凸显出它鲜明的时代价值。在建设“三条黄河”,实现“堤防不决口、河道不断流、污染不超标、河床不抬高”治河目标的今天,要践行“维持黄河健康生命”新理念,就要大力发扬“团结、务实、开拓、拼搏、奉献”的黄河精神,不断开创各项治黄工作新局面。
新中国治黄60年的辉煌业绩证明:伟大的理想信念必然产生强大的动力,坚定的信念必然激发不懈的追求和坚强的毅力。确立了治黄新理念就有了坚定的奋斗目标、强大的精神支柱和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践行治水新思路,实现黄河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流域及相关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同样需要“团结、务实、开拓、拼搏、奉献”的黄河精神作支柱。(将治黄与黄河精神联系起来,治理好黄河将更好地弘扬黄河精神,同时黄河精神也给治理黄河以精神支柱。)
“维持黄河健康生命”,要把强大的精神动力同先进的理念结合起来,探索出一条符合科学发展观与新世纪黄河实际的治黄道路。按照“1493”治黄体系,维持黄河健康生命,是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的终极目标;“堤防不决口、河道不断流、污染不超标、河床不抬高”是“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四个主要标志;减少入黄泥沙的措施建设,流域及相关地区水资源利用的有效管理,增加黄河水资源量的外流域调水方案研究,黄河水沙调控体系建设,制定黄河下游河道科学合理的治理方略,使下游河道主槽不萎缩的水量及其过程塑造,满足降低污径比使污染不超标的水量补充要求,治理黄河河口以尽量减少其对下游河道的反馈影响,黄河三角洲地区生态系统的良性维持,是九条治理途径;原型黄河、模型黄河、数字黄河“三条黄河”治河体系是三个有效手段。(提出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具体对策。)
维持黄河健康生命任重而道远。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们弘扬黄河精神,不断开拓创新,探索治黄新路,积极建立有利于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体制机制,持之以恒、不懈奋斗,一定能够实现“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宏伟目标,一定能够为中华民族与华夏文明的永续发展筑就最牢固的根基!(结尾,首尾呼应并进行升华,具有一定政治高度。)
专家总评:
本篇文章从黄河精神出发,落脚点在维持黄河健康上,值得考生借鉴的是文章并没有就黄河精神谈黄河精神,而是从发展的视角来谈黄河精神。黄河问题是自古就有的,并且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新形势下维持黄河的健康,要按照科学发展观所倡导的,以黄河精神为支柱,以有效的手段来维持黄河的健康。
2011年国考申论(地市级)
给定资料7的画线部分写道:“有位知识分子说:‘我已经无家可归,我在城市是寓公,在家乡成了异客。’这样,无论在乡村少年身上,还是在农民工那里,以及这些出身农村的知识分子的群落里,我们都发现了‘失根’的危机。”请结合你对这段话的思考,参考“给定资料”,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
(1)自选角度,立意明确。
(2)联系实际,不拘泥于给定资料。
(3)语言流畅。
(4)总字数800~1000字。
重视乡村文化教育 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大标题即是论点。)
改革开放以来,乡村文化缺失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城市社区生活、农村生活带来很大的冲击,破坏了农村的文化生活,导致农村原来的伦理价值秩序解体,新的价值秩序未建立起来,赌博、犯罪等现象屡见不鲜。因此,重视乡村文化教育,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我国新农村精神文明的必然要求。(首段进一步阐明全文的中心论点。)
乡村文化教育是农村生命生存的根基。(分论点一)当下中国农村出现了一些触目惊心的教育现象:一方面(关联词),是大量学生“辍学”;另一方面(关联词),大批的辍学学生与失业的受过高等教育的毕业生游荡于农村和乡镇,成为新的“流民”阶层的主要来源。家庭亲情和教育的缺失,学校教育的无力和无奈,社会风气的影响,使得许多“留守儿童”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非常消极,中国的农民工为了生计奔波,在为城市建设作贡献时,他们的子女却面临沦为游民的危险,这实在是残酷而不公的。因此,必须重视乡村文化教育,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来保障农村生命生存的根基。(强调,呼应中心论点。)
乡村文化教育是农村伦理价值体系的保障。(分论点二)面对社会上新的人事变化,农村有变的一面,但也有不变的一面,“乡村文化、教育的重建”背后的话题就是如何理解“变”与“不变”的话题,“变”可能带来灾难,作为数千年来农民稳定生活的一些基本伦理,有一些应当是不变的。因此,必须通过重视乡村文化教育,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来保障农村伦理价值体系。(强调,呼应中心论点。)
乡村文化教育是农村文化精神的内涵。(分论点三)本土文化资源的发掘、培育和外部文化资源的引入、培育,应该构成乡村文化与教育“重建”的基本内容和任务,两者都是不可或缺的。在通往现代化的路途之中,乡村社会完全处于劣势和被动的地位。为了作为现代化代表的城市的繁荣,乡村社会贡献了自己最优秀的智力支援、最强壮的劳动力,甚至把青春也献给了城市的享乐。但农民获得的只是生存与温饱之间的挣扎。在整个社会现代化的过程中,乡村不可避免地被边缘化。乡村社会的发展不仅仅是经济的发展,而且是整体文化与文明的发展。因此,必须重视乡村文化教育,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使乡村文化教育成为农村文化精神的内涵。(强调,呼应中心论点。)
总而言之,一个民族的意识形态关系到这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是综合实力提高的动力。同样,农村的文化和教育是其生存的根基,关系到它的生存和发展,所以我们必须重视乡村文化教育,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结尾再次点明论点,提升政治高度。)完成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目标!(联系国家时政方针,提升政治高度。)
专家总评:
1.这是一篇优秀的策论文,全文中心明确,观点鲜明。
2.“乡村文化教育是农村生命生存的根基”,这个分论点后的论述,“当下中国农村出现了一些触目惊心的教育现象”,能够结合一些现实的例子来论述。
3.三个分论点层层展开论述,构思值得学习和借鉴。
4.这次考试题目要求的一个亮点是“联系实际,不拘泥于给定资料”,本文三个分论点在展开论述方面都能够很好地达到题目这点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