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集句词评注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甘露歌17

其 一

折得一枝香在手18,人间应未有19

疑是经春雪未消20,今日是何朝21?

注释

[1]唐圭璋按:《甘露歌》原不分段,兹从《花草粹编》卷一作三首。又按,曹元忠据王安石本集云“此集句诗,曾慥、黄大舆辈误为词”。考曾、黄二人去王安石时代未远,必有所据。调见《乐府雅词》,一名《古祝英台》。龙舒本亦以为词,今从之。① 参阅马兴荣等主编:《中国词学大辞典》,杭州: 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6 年版,第 502 页。

[2]一枝香: 原指梨花,此借指梅花。南宋辛弃疾《西江月》:“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稻花香气预丰收,花常散发香气,故也常用“香”来指代花。

[3]唐杜甫《赠花卿》:“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

[4]唐张谓(一作戎昱)《早梅》:“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广群芳谱》“冬”作“春”。“疑是”句是词人产生的错觉,凭借梅花传递的信息,早早感觉到春天已到,但是远观梅花凝结在树枝,给作者视觉上的错觉,以为是春后还未消散的雪。

[5]唐韩愈《次同冠峡》:“今日是何朝,天晴物色饶。”

赏析

王安石的《甘露歌》是非常有名的集句词,一共包含三首,也有认为这三首事实上应合并为一首,但不管是哪种情况,可以确定的是此《甘露歌》的描写对象是雪中之梅。

《甘露歌》的首句“折得一枝香在手,人间应未有”,其中“香”原指梨花,现借指梅花,词人不直接写梅花,而是以香代指,说明梅花香飘万里,整句话的意思是: 词人折断一枝梅花,拿在手上,这一枝洁白清香的梅花,简直不是凡界人间应有的东西,而梅花的香不是一般的花香,是一种独特、沁人心脾的香味。很显然,这句话运用了夸张的手法。这样的花香当然不是人世间从未有过的,只是词人极力渲染梅花的香,将其描绘成世间罕见的奇葩。昔闻少陵以天上之曲讽刺花卿,有“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人间难得一闻竟得闻,愈发显得其美妙了。词人折了一枝梅在手,幽香淡淡,萦绕指间、心间,使其心旷神怡,才有了“人间应未有”的唏嘘,“折得一枝香在手”的妙处自然同少陵的“仙乐”有可比之处了。再说梅之清高孤傲姿态,词中并没有十分具体的描绘,只从折下来的一枝梅吟起,但从词人为之陶醉的清香,可以隐隐觉察它盛开在雪地的样子,想象的世界因为这一描写的缺失反而打开了更广阔的天地。仙乐之余韵,让人感觉绕梁三日,冬梅之缕香,同样能攫住心魂。这两句,不绘其形,而传其神。

词人在炼字方面也是非常讲究的,“折得一枝香在手”,用一个“折”字,于无声中赋予词人“折花”的动作,这是一个富有动态感的画面,使读者仿佛听到了梅花被折断的声音,同时用一个“折”字写出了梅花的刚毅与坚强,铿锵有力。这绝对不是单纯咏花赏花,而是通过对梅花的赞誉,寄托词人刚正不阿的人格以及不与百花争艳,想要独自绽放,在白雪皑皑中大放光彩的情志,暗指词人满怀壮志推行新法,如一枝特立独行的梅花,在天地间绽放,表明对新法充满信心。

接下来词人笔锋一转,“疑是经春雪未消”,引用张谓(一作戎昱)的《早梅》诗“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意思是说: 梅花白得像雪,于是词人怀疑是不是春天的雪还没有消散。以一个“疑”字使词的基调顿时变得紧张起来,不再像前面一样舒缓和谐,相反使我们迫切地想知道词人到底在疑什么,“疑”字道出了梅花不仅有沁人心脾的香气,还有宛如白雪般洁净的外表,暗指词人高尚、朴素的品质以及为人为官两袖清风,如同白雪一样洁净。词人不是真的“疑”,而是通过“疑”间接赞美梅花傲岸不羁的人格魅力,再借梅花来表明自己的刚毅和经风沐雨的坚强。

最后,词人沉醉在梅花丛中,由怀疑雪未消散,于恍惚中问起“今日是何朝”,引用韩愈《次同冠峡》诗:“今日是何朝,天晴物色饶”,短短五字却有力地写出了梅花的美丽,使词人忘记了现在是什么季节、什么时候。梅花,在词人的笔下已经不再是一种简单的花,更多的是一种内在世界的外化。

值得一提的是,荆公颇爱梅,常写常新,心境清凉,意境空灵。张岱在《陶庵梦忆》里提到:“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这么看来,荆公的退隐生活,倒是别有情趣,真心、深情都齐了。生命中最动人的旁逸,大概在于此。

清人贺裳曾批判集句“佳则仅一斑斓衣,不佳且百补破衲也”(邹祇谟《远志斋词衷》),读王安石此首《甘露歌》时,毫无牵强之感,反觉得浑然天成,词简而情极致,意迂而味不薄,幽远清新。虽是集句,却有取于蓝而胜于蓝之势,不失为一种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