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医”之本源
一、《扁鹊论医》———一个古老而富有哲理的故事
魏文侯问扁鹊曰:“子昆弟三人其孰最善为医?”
扁鹊曰:“长兄最善,中兄次之,扁鹊最为下。”
魏文侯曰:“可得闻邪?”
扁鹊曰:“长兄于病视神,未有形而除之,故名不出于家。中兄治病,其在毫毛,故名不出于闾。若扁鹊者,镵血脉,投毒药,副肌肤间,而名出闻于诸侯。”
魏文侯曰:“善。”
——— 《鹖冠子·世贤第十六》
魏文侯问扁鹊:“你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
扁鹊答:“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
魏文侯再问:“那么为什么你名气最大呢?”
扁鹊说:“我长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在伤害尚未形成时便洞察病因,消除隐患。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除病,因此他的名声传不出家门。我中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时,在病患刚刚萌芽时就治愈了,别人以为他只能治些小病,所以他的名声传不出街巷。像我这样的,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病人十分痛苦,甚至有性命危险,我用针刺血脉,给病人吃烈性药,用药膏敷肌肤,别人都认为我医术最高明,所以我的名声传遍全国,甚至在诸侯间闻名。
魏文侯说:“我明白了。”
《扁鹊论医图》(2016年作,作者:李振方)
二、关于中西医
扁鹊(前407—前310)生活在春秋战国时期,因为医术高超,能 “疗沉疴,起死生”,攻克疑难杂症,治疗垂危病人,所以被世人称为 “神医”。他创造的望、闻、问、切诊病方法,奠定了中医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的基础,并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扁鹊被后世尊为中医学的开山鼻祖。
扁鹊所处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伟大思想家辈出的时代。无独有偶,那个时代也是西方文明的奠基时期。我们从西医史籍中得知:原来被西方奉为 “医学之父”的古希腊 “神医”希波克拉底(约前460—前370)仅比扁鹊年长53岁。可以想象吗,在那段遥远的时空里,东方和西方两大医学奠基人共生,这是多么不可思议的历史巧合!
巧合的事情不止这一件。
翻阅史料我们惊异地发现:两千多年前的西医和中医,并非今天我们所看到的南辕北辙状态,其核心思想及治疗手段有许多相似之处。希波克拉底阐述的医学根本概念:“人体自然倾向于维持一种稳定的状态。一个健康的人,组成机体的各种元素之间存在着某种和谐。当平衡被打破后,人就会生病。而医生的职责就是要恢复机体的平衡。”这不正是传统中医学说中关于阴阳平衡的理论吗? 在述及当时盛行于西方的 “相面术”时,希波克拉底也说:“如果一个医生事先不好好地审视病人的面相,便不能准确地给病人诊断。”这与扁鹊 “望、闻、问、切”四诊法中首要之 “望诊———察五色,观五脏”何其相似? 与希氏同时代的古希腊医生们普遍认为,大自然具有建设的力量,人的身体有自愈倾向,《疫疠论》提醒说,医生应当 “帮助”病人的身体,或者至少是不能损害人的身体,这种普遍观点之集大成者便是著名的 “希波克拉底劝诫”——— “首要之务是不可伤害,然后才是治疗”(拉丁语 Primum non nocere,deinde curare)。这项济世救人的准则成为西方医学新生入学的第一课,一直延续到现在。究其思想起源,与中医核心理论 “整体观”十分相近。
《百 物 辑 录》中描绘为女性的曼德拉草 (约阿拿·德·库巴普鲁斯,1499年)
图片来源:《西医的故事》
今天医学界将中药与西药划分得泾渭分明,但在公元元年前后的古希腊、7—13世纪的古阿拉伯乃至延续到欧洲16世纪前后,草药一直是西方社会的主要药剂,如14世纪由尼古拉所著的 《解毒述要》(Antidotaire)就辑录了174个方剂,涉及曼德拉草、橄榄油、罂粟、莴苣、樟脑、玫瑰油等植物或植物提取物,二者的区别仅在于思维模式指引下的应用方法迥异。西药最终朝着侧重于临床对症的方向迅猛发展,而中药更侧重于调理阴阳平衡即整体治疗。今天我们所看到的化学提炼或合成是西药的基本制作形态,但许多西药的原料亦取自天然植物。甚至西医在17世纪末迅速传入中国的一个重大契机,也是由于传教士洪若翰等人用植物提取的金鸡纳霜治好了康熙皇帝的疟疾,从此西医东渐,中医药开始了亘古未遇的坎坷命运。
从以上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到西方医学在萌芽时期并非所谓的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请看看下面的摘录:
萨莱诺医学 (注:11世纪)的重要参考书还是 《医学之花》 (FlosMedicinae),书中强调“健康生活”的重要性,被称为萨莱诺 养生法(Regimen sanitatis salemitanum)。……在书中,第一个建议是呼吸清净的空气,因为清净的空气可以 “凉爽心脏”。他们认为夏天和冬天的空气不好,认为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所以这个季节的空气有治疗作用。……
萨莱诺养生法竭力反对有钱人家每天吃四顿丰盛大餐的习惯,主张每天只吃两顿饭,把面包作为饮食的基础,多吃白肉,尤其是禽类的肉,少吃 “具有刺激性的”红肉,多吃鲜鱼,少吃咸鱼或者干鱼。……
身体锻炼是必要的,但要适度。希腊罗马的传统很注重身体锻炼。萨莱诺养生法甚至主张每天步行,或者在较好的环境里骑马,这样做有助于保持体型,而保持好的体型是健康的基础。……
——— 《西医的故事》
瞧,西医也讲养生,有史为证。可见无论中医西医,人们对身体健康的朴素认知都曾经是相通的,二者最后逐渐分道扬镳,与东西方哲学思辨之差异有很大关系。我们看到这样一个事实,在西方科技求证的细分化趋势之下,西医在利用科学理论实现技术手段上日益高、精、深,这固然是人类文明的进步,但它在很大程度上无可避免地与朴素养生之道越来越远, “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关于维护人体自身修复功能的伟大观点,在当今西方临床医学中早已荡然无存! 而中医呢,却在自身理论与实践的不断累积中完整地传承了那些朴素的、与自然息息相通的医道和医技,这也正是西医在有些领域颇感困惑的时候向中医寻求帮助的原因。
这里引出了一个特别值得探讨的话题,那就是中西医学不断延伸、发展,各自沿着殊异之路形成巨大差别后,它们能否在今天以及未来,在新科技和新思维的催生之下,再度融合,趋归本源? 在低频电磁生物传导技术与中医经络理论的对接实践当中,我们找到了一线希望。具体阐述请见第二章第二节 《生物传导技术与中医经络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