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交际与人际沟通(第二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章 绪论

众所周知,人是社会的人,不是孤立存在于世界上的。任何一个人要想生存于世界上,都必须融入社会,与他人打交道。事实上,任何人都是社会的一分子,从生到死,都离不开社会。因此,为了融入社会,就必须与人沟通交流。唯有沟通交流,个人才能获得相关资讯,获得他人的帮助,与他人展开协同行动,由此推动事业发展、社会进步,获得人生幸福。

那么,如何实现与他人的沟通交流呢?当然,方法与途径有多种,但最直接、最有效的恐怕还是语言(包括记录语言的符号体系———文字)。“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早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既然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那么我们如何运用这一工具与人沟通交流,就成了一个重要的人生课题。可惜,长期以来面对这一人生重要课题而展开的学术研究并不充分,甚至可以说是被忽视了,至少可以说是重视不够。正是基于对这一现状的认识,早在十多年前我们就想在大学建立起一门独立的通识课程,这门课程就是“言语交际与人际沟通”。

由于这是一门全新的大学通识课程,无复傍依,除了要解决相关的理论体系建构问题外,还要首先廓清关涉到的相关学术术语的概念内涵。廓清相关学术术语的概念内涵,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要对一些容易混淆的术语概念予以“正名”。

“正名”也许有些费词,却有必要。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著名的“正名”论,至今仍在深刻地影响着我们。《论语·子路》有云:“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对中国历史,特别是先秦史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孔子之所以最喜欢讲名分,并明确地提出其“正名”学说,“是感于当时周公法度与礼制崩坏的情势,而力图兴礼乐、明法度、慎刑罚,修明政治以回复到‘天下大同’的理想社会。其所谓‘名’,并不是‘坚白论’之类的概念之名,也不专指书面文字,而是‘刑名’‘爵名’‘文名’等之‘名’。他认为,‘名’若不能反映客观实际,言论苟且,‘名’‘实’混乱,必然会导致政治上的混乱。所以,他在卫国不得志而返回鲁国修《春秋》时,在其‘正名’思想指导下,‘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以达王事;别嫌疑,明是非,定犹豫,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其辞‘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杜预《左传序》),每每褒贬系于一字。由此可见,孔子‘正名’思想的提出,其原始动机是从政治上讲名分”1。也就是说,孔子讲“正名”,不为别的,乃是为了纠正被春秋时代乱臣贼子弄颠倒、弄混乱的“刑名”“爵名”“文名”等,最终目的是“克己复礼”,恢复已然崩坏的周公礼法,重新回到其所向往的但实际并不存在的所谓的“天下大同”的社会。尽管孔子的这一理想只是镜中之花、水中之月,他“正名”的目标在那个旧秩序已然瓦解、新秩序尚未建立起来的乱世是不可能实现的,但是他的“正名”思想却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自古以来,中国人打仗都讲究“师出有名”;中国人嫁娶,则讲究“明媒正娶”;中国人做事,无论是为民造福的善事,还是假公济私的坏事,都要找个冠冕堂皇的理由,这叫“名正言顺”;我们现在的博士生、硕士生写学位论文,都要用一章的篇幅大讲论文选题的意义、缘由等(其实,根本不必要。既然是作学位论文,这选题肯定有意义,何须再论证),凡此种种,无疑都是孔子“正名”思想潜移默化的结果,是汉民族一种“集体无意识”的“正名”情结的体现。

既然“正名”是如此重要,那么在这部发凡起例的《言语交际与人际沟通》教材中,我们就有必要在本章开宗明义地将相关的概念及其理论问题、本教材所要涉及的主要内容等,作一个清楚的交代。这样,才能名正言顺、顺理成章地将本书所要论述的内容讲清楚、说明白,让读者可以信服并有所收获。否则,便如孔夫子所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而“言不顺”,则必难以自圆其说,不能让读者诸位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