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穴位
一、概述
薄氏腹针的穴位分布在腹部,具体范围是上至中脘、下至关元,左右以大横为界。常用的薄氏腹针穴位包括中脘、下脘、气海、关元、阴都、商曲、气旁、气穴、滑肉门、外陵、天枢、大横、上风湿点、上风湿外点、下风湿点、下风湿下点等,不超过 20 个。
薄氏腹针理论指出,薄氏腹针穴位具备一定的空间层次。一个穴位,针刺的深浅不同,所发挥的作用也大不相同。
二、取穴方法
1.取穴定线、定寸
腹部取穴时,以任脉为纵轴坐标,首先对任脉的经穴定位,从解剖结构来看,任脉应当在腹白线的下边,是否能够准确地对任脉的位置进行判断是影响正确取穴的主要因素。任脉的定位有两种方法:①观察毛孔的走向; ②分辨皮肤的色素沉着。然后再确定两侧足阳明胃经的平行线,并以此为基础对其他的腹穴进行度量,这样才能使腹部的取穴较为精确。
取穴时以胸骨柄、肚脐、耻骨联合上缘为标记点,腹部分寸的标定按照比例寸取穴法来进行。
(1) 上腹部分寸的标定:中庭穴至神阙穴确定为 8 寸,或从神阙穴到胸骨柄末端 (鸠尾) 定为 7 寸。
(2) 下腹部分寸的标定:神阙穴至曲骨穴确定为 5 寸。
(3) 侧腹部分寸的标定:从神阙穴经天枢穴至侧腹部确定为 6 寸。
由于腹部肥瘦差异较大,而且腹部又不是一个平面,为腹针的取穴带来一定的困难,为规范腹针的取穴可采取以下方法进行度量:患者平卧,在腹部上述标记点做垂线向上延伸,然后在两条垂线上找水平线,在水平线上等分,排除因凹凸造成的视线错觉,以达到准确取穴的目的。例如,从神阙穴做一横坐标经天枢、大横到腹侧缘,可用两把直尺来测量。第一把直尺与前正中线垂直,经过神阙穴沿腹壁水平面伸向腹壁外侧,第二把直尺紧贴于腹壁外侧缘,与床水平面成90°,竖立面向上与第一把直尺垂直相交,交点到神阙穴之间的距离即为 6 寸,其 2寸处即为天枢穴的定位点。腹上部和腹下部的方法与上述相同。
2.穴位的立体层次
薄氏腹针疗法的特色之一,是强调穴位的不同层次。薄氏腹针理论认为,同一个穴位,根据针刺的深浅,分为天、地、人三部,浅刺 (“神龟图”取穴)调筋骨,中刺 (经脉分布取穴) 调经脉,深刺 (“八廓”辨证取穴) 调脏腑。
(1)“ 神龟图”取穴。
图1-1 腹部 “神龟图”
根据薄氏腹针理论,调节外周的经络系统是形象酷似 “神龟”的全息影像。中心部位是神阙穴,神龟的头在中脘,颈在商曲,肩在滑肉门,上肢沿着上风湿点、上风湿外点由肘而掌地展开,髋在外陵,下肢沿着下风湿点、下风湿下点展开,“神龟”的尾部从气海延伸至关元。临床取穴时,根据 “神龟”的对应部位来组合取穴。“神龟”的头部对应人体的头部,“神龟”的颈部对应人体的颈部,“神龟”的上、下肢则对应人体的上、下肢,“神龟”的尾部对应人体的腰骶部。因此,如果患者罹患头痛,就重点取 “神龟”头所在的中脘穴; 患者罹患肩周炎,就重点取 “神龟”肩所在的滑肉门穴,依此类推(见图 1-1) 。
图1-2 腹部经脉图
(2) 循经取穴。
循经取穴就是按照传统的十四经脉分布取穴。薄氏腹针的取穴区域包括任脉、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 (见图 1-2) 。任脉是阴脉之海,总任手足三阴; 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脾与胃互为表里。通过调理这些经脉,能够起到平衡阴阳、调理脏腑的作用。根据薄氏腹针理论,若想通过刺激穴位发挥调节经脉的作用,针刺深度应该是中等深度。
(3)“八廓”辨证取穴。
“八廓”也是薄氏腹针取穴、用穴的一个特色,其理论源于腹部八卦的分布。长期的临床实践发现,腹部的脏腑分布与调节是有规律可循的,且这一规律与后天八卦相吻合,其天阳下降于地,地阴上升于天,天地交泰而生万物。基于此,薄氏腹针的 “八廓”,是这样分布的:以神阙为中心,离火在上,对应中脘穴,主心与小肠; 坎水在下,对应关元穴,主肾与膀胱; 坤地在左上,对应左上风湿点,主脾与胃; 兑泽在左,对应左大横穴,主下焦; 乾天在左下,对应左下风湿点,主肺与大肠; 巽风在右上,对应右上风湿点,主肝与中焦; 震雷在右,对应右大横穴,主肝与胆; 艮山在右下,对应右下风湿点,主上焦 (见图 1-3) 。“八廓”中的每一廓穴位都对所主的脏腑有特别的指向性治疗作用。
图1-3 腹部 “八廓”图
此外,针刺每个穴位除了深浅不同,上、下、左、右区域也不同。为了便于读者记忆,现将腹针取穴歌诀介绍如下:
腹针取穴要认真,反复度量莫走神;
上八下五旁开六,起止摸准尺端平。
中庭曲骨需详辨,更查任脉何处行;
色素沉着毛孔定,毫厘不差要记清。
三、常用穴位
1.中脘
【定位】脐上 4 寸。
【主治】浅刺:对应人体口部,治疗口、鼻、牙、头面部的疾病; 中刺:治疗胃痛、呕吐、吞酸、腹胀、消化不良、泄泻、黄疸、便秘、痢疾、吐血、咳喘痰多等疾病; 深刺:主治心、小肠的疾病。
2.阴都
【定位】中脘旁 5 分,左右各一。
【主治】浅刺:治疗头面部疾病; 中刺:治疗心悸、便秘、腹胀、腹痛、不孕等。
3.下脘
【定位】脐上 2 寸。
【主治】浅刺:对应人体的颈部,治疗颈椎的疾病,如颈椎病、落枕、颈肩痛等; 中刺:治疗消化不良、胃痛、胃下垂、呕吐、泄泻、腹膜炎、虚肿、消瘦等。
4.商曲
【定位】下脘旁开 5 分,左右各一。
【主治】浅刺:对应人体的颈肩结合部,治疗颈肩部的疾病; 中刺:治疗厌食、腹痛、腹胀、泄泻、便秘等。
5.滑肉门
【定位】水分旁开 2 寸,左右各一。
【主治】浅刺:对应人体的肩部,治疗肩关节周围疾病; 中刺:治疗癫痫、吐舌、呕吐、吐血、胃痛等。
6.上风湿点
【定位】滑肉门上 5 分旁开 5 分,左右各一。
【主治】浅刺:对应人体的肘部,治疗肘关节周围疾病; 中刺:治疗肘关节疼痛、肘臂麻木、屈伸不利、网球肘等症; 深刺:左上风湿点主治脾与胃,右上风湿点主治肝与中焦。
7.上风湿外点
【定位】滑肉门旁开 1 寸,左右各一。
【主治】浅刺:对应人体的腕部,治疗腕关节炎,腕关节活动不利、麻木等腕关节周围疾病。
8.水分
【定位】脐上 1 寸。
【主治】浅刺:对应人体的后背部,治疗后背部的疾病; 中刺:治疗腹痛、泄泻、呕吐、水肿、腹胀、小便不利等。
9.天枢
【定位】脐正中旁开 2 寸,左右各一。
【主治】浅刺:对应人体的侧腰部,治疗腰肌的各种疾病; 中刺:治疗腹胀肠鸣、绕脐腹痛、便秘、泄泻、痢疾、消化不良、水肿腹胀、赤白带下、月经不调、痛经、不孕等。
10.大横
【定位】脐正中旁开 4 寸,左右各一。
【主治】中刺:治疗痢疾、腹泻、便秘、腹痛、四肢无力、惊悸、心悸乏力、焦虑不安等; 深刺:左大横主治下焦,右大横主治肝与胆。
11.气海
【定位】脐下 1.5 寸,在脐与关元中点处。
【主治】浅刺:对应人体后腰部偏上部位,治疗相应部位的疾病; 中刺:治疗虚脱、形体羸瘦、气虚乏力、消化不良、呕吐、腹胀、腹痛、痢疾、便秘、失眠、心悸不安、四肢厥冷、遗尿、尿频、尿潴留、遗精、阳痿、疝气、赤白带下、月经不调、痛经、不孕、产后恶露不止等。
12.气旁
【定位】气海旁开 5 分,左右各一。
【主治】浅刺:对应人体的两侧后腰部偏上的部位,治疗相应部位的疾病; 中刺:治疗下肢疼痛、下肢无力等症。
13.关元
【定位】脐下 3 寸。
【主治】浅刺:对应人体后腰部偏下的部位,治疗相应部位的疾病; 中刺:治疗中风脱证、消瘦无力、腹痛、疝气、腹泻、痢疾、脱肛、便血、早泄、月经不调、痛经、盆腔炎、血崩、子宫脱垂、闭经、带下、不孕、产后恶露不止等; 深刺:主治肾与膀胱。
14.气穴
【定位】关元穴旁开 5 分,左右各一。
【主治】浅刺:对应人体两侧后腰部偏下的部位,治疗相应部位的疾病;中刺:治疗小便不利、泻痢、月经不调、带下、不孕、腹胀、腹泻等。
15.外陵
【定位】阴交旁开 2 寸,左右各一。
【主治】浅刺:对应人体的髋关节,治疗髋关节及股骨头周围的疾病; 中刺:治疗腹痛、腹胀、脐周痛、疝气、痛经等。
16.下风湿点
【定位】气海旁开 2.5 寸,左右各一。
【主治】浅刺:对应人体的膝关节,治疗膝关节及其周围的疾病,如膝关节疼痛、鹤膝风、膝关节活动困难等; 深刺:左下风湿点主治肺与大肠,右下风湿点主治上焦。
17.下风湿下点
【定位】石门 (前正中线,脐下 2 寸处) 旁开 3 寸,左右各一。
【主治】浅刺:对应人体的踝关节,治疗踝关节及其周围的各种疾病,还可治疗小腿外侧疼痛、活动不利、麻木等症。
四、常用的穴位组合
1.天地针
天地针是薄氏腹针的一组常用方,由中脘、关元组成。薄氏腹针以神阙为中,中脘为天,关元为地。中脘是胃之募穴,胃与脾相表里,有水谷之海之称; 关元是小肠的募穴,别名丹田,有培肾固本、补气回阳之功,故两穴合用具有补脾肾之功能。
2.引气归元
引气归元由中脘、下脘、气海、关元 4 穴组成。中脘、下脘均属胃脘,两穴有理中焦、调升降的作用; 且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故兼有主肺气肃降的功能。气海为气之海,关元培肾固本,且肾主先天之元气,因此,4 穴含有 “以后天养先天”之意,故名 “引气归元”。
3.腹四关
腹四关由滑肉门、外陵左右共 4 穴位组成。滑肉门位于神阙之上,治疗躯干上段及上肢的疾患; 外陵位于神阙之下,治疗下腹及下肢的疾患。此 4 穴具有通调气血、疏理经气使之上输下达肢体末端的作用,是引脏腑之气向全身布散的妙穴,故称 “腹四关”。临床用于治疗全身性疾病,与引气归元或天地针合用时,有通腑之妙。
4.调脾气
调脾气由左右两个大横穴组成。大横是足太阴脾经的经穴,大横具有调整脾脏功能、祛湿、健脾、滑利关节的作用,故常与腹四关合用治疗腰部疾患和坐骨神经痛,与风湿点合用治疗全身关节炎或肩周炎等。
5.风湿点
风湿点由上风湿点和下风湿点组成。风湿点有消肿、止痛的作用,与大横合用可祛风、滑利关节、消肿痛、散瘀血。治疗肩、肘疾病时可仅用上风湿点,治疗下肢疾病时可仅用下风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