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府味道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一)“头啖汤”溯源

早在四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期,珠江三角洲已基本成形,海岸线约在今天的番禺、顺德、江门一带,古越族人开始在这块形成不久的沙洲上繁衍生息,佛山河宕贝丘遗址、西樵山采石场遗址、增城金兰寺遗址等,都留下了先民渔猎、垦殖的辛劳足迹。他们以螺、蚌、蚬、牡蛎等水产品为主要食物,将食后剩下的贝壳堆聚一处,日复一日累积下来,就形成了“贝丘”。堆积如山的蛤、螺、蚌、蚝壳让我们可以想象南越族人大啖海鲜的景象;丰富的石簇、网坠、鱼钩、蚌器、织网骨针等器物则见证了广府先民在捕捞渔业上的先进成就;散落的灰烬、炭屑、烧煮过的陶釜、陶盘和各种动物的遗骨,则让我们揣想先民在“头啖汤”中品出的喜乐满足。

先秦时的广府一带,虽已有稻作,但农耕技术还相当落后,据《周礼》载,“交趾有不粒食者”,他们“煮蟹当粮那识米,缉蕉为布不须纱”,于战国时成书的《山海经》则记载了南越人吃蛇的习俗。靠山吃山,傍水吃水,广府先民自然而然的选择,奠定了今天广府饮食“多鱼鲜贝类、尚山野杂食”的风格基调。以前人们靠海而居,鱼虾蚌贝多取自近海,所以,今天的广府人仍然习惯把所有的水产品不分咸淡水,一律叫做“海鲜”。而且,据《周礼》记载,先民有将海鲜“生食之”的习惯,今天,在顺德、东莞等地,仍保留着食“鱼生”、“虾生”的风俗。至于吃蛇之俗,历代典籍中多有介绍,如西汉刘安编著的《淮南子》中,便有“越人得蚺蛇以为上肴”的记述。可见最具广府菜风味的“蛇馔”至少已延续了两千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