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师从“中国量子化学之父”
江苏常州,江南福地,长三角中心地带。这是一座拥有32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古称延陵、毗陵、晋陵、南兰陵、武进等,隋文帝开皇九年(公元589年)改称常州,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设市。常州是长江文明和吴文化的发源地之一,也是南朝齐梁故里,被称为“中吴要辅”。
常州境内风景名胜、历史古迹较多,中国大运河常州段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常州人属江浙民系,使用吴语。常州有季札、展昭、唐荆川、陈济、吴稚晖、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赵元任、盛宣怀等历史名人。
1964年腊月隆冬时节,家住常州市武进区小新桥镇的高家人生下一个男孩。按照家族辈分排行“纪”字辈,父母为其取名“凡”字,这便是高纪凡。
取名为“凡”,代表着父母对孩子将来拥有简单平凡生活的朴素希望,不求大富大贵,只求平平安安。实际上,有些汉字用在姓名学中的字面意思和它在姓名学中的汉字能量是相反的。“凡”字更多地还寄托着父母对孩子能够一生不平凡、成就大事业的希冀。
在日后的岁月里,他们的孩子也确实成就了一份不凡的事业,只是在当时他们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的是,他们的孩子所取得的成就会那么大。
在高纪凡的童年时期,他身边大多数的孩子都喜欢拿着泥巴做的“枪”打打闹闹,乐此不疲。
高纪凡反而显示出比一般农村孩子更“不凡”的一面。小时候的高纪凡性格沉静,不爱与人打交道,但特别喜欢看报读书,了解学习各种新东西。有一次他在村委会看报纸时,村上一些大人看着觉得有些“可笑”,嘲笑他“大人看报,娃也看报?”意思是他小小年纪看得懂什么?小孩子装模作样瞎胡闹!
小学和初中时期,高纪凡一直是“学霸”,家里的“三好学生”奖状贴满了墙面,据高纪凡的弟弟高纪庆回忆,到了寒暑假放假前,经常有学校的老师敲锣打鼓把奖状送到家里,每逢此刻,父母的心里都乐开了花,感觉比过年还高兴。
在那个年代,国家还没有恢复高考,读书不像现在这样是孩子的必然选择,但是高纪凡的父母对于孩子读书却非常支持,经常把省吃俭用下来的钱给孩子们买课本和课外书籍,据说高纪凡的父亲高志兴还因此得了一个“孔老二”的绰号。高纪凡的母亲是知书达理的大户人家出身,总是把家里的杂活揽下来,让孩子们可以安心看书学习。
在高中期间,高纪凡勤学好问,各门成绩都是班内标杆,尤其是化学、物理两科成绩最好。在某次化学考试中,同学们惊呼题目难度过大,很多人都是三四十分,考到60分过及格线的就没几个,可高纪凡居然考了90多分。
爱读书、爱学习的特点,让高纪凡脱颖而出。1981年高考,高纪凡以比招生基准线整整高出25分的优异成绩,考上了南京大学化学系高分子物理专业。在当时,能够考上大学是极少的,高纪凡在小新桥镇引起了轰动,村上那些曾经嘲笑过他的人从此对他刮目相看。
这时候的高纪凡,给自己立下的梦想是,要成为大科学家。
怀着这样的梦想,高纪凡求知若渴,终日苦读却乐在其中。在大学四年间,高纪凡最喜欢的事情就是钻进图书馆醉心学问。从嘈杂喧闹到四周静寂,周遭世界已如不复存在,只剩下这个年轻人在书山学海中独自劈风斩浪,做科学的追梦者。
对知识的渴求,让高纪凡养成了勤学好问的习惯。不懂的就向同学提问,向老师提问,特别是在学习物理化学原理时,那些早已超出课本之外的问题,有时甚至连老师都无法给出满意的答案,这让高纪凡很不“解渴”,也让他的问题反而更多。在高纪凡的不断提问下,有位老师不经意间说出一句:你去问唐先生吧!
这本是老师的一句无心之言,却让高纪凡眼前一亮:对啊,我为什么不去问唐先生呢?他肯定能给我满意的回答。
高纪凡老师所说的唐先生,就是大名鼎鼎的唐敖庆教授。
唐敖庆是江苏宜兴人,我国知名的物理化学家,中国现代理论化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被誉为“中国量子化学之父”。1940年,唐敖庆先生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化学系,1949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唐敖庆先生专长物理化学和高分子物理化学,特别是量子化学。他有关分子内旋转、高分子化学反应统计理论、配位场理论、分子轨道图形理论及分子轨道对称守恒原理等的研究成果,受到了国家奖励。1978年至1986年,唐敖庆先生就任吉林大学校长,主持和领导学校的全面工作。
于是,在大学本科毕业时,高纪凡毫不犹豫地报考了吉林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并在1985年9月成功被吉林大学理论化学研究所录取。
如愿拜到唐敖庆先生门下,高纪凡兴奋至极,他终于可以继续向着科学高峰前行,科学家的梦想不再是作文纸上的应景之语,而是发自内心的激荡音符。
研究生的生活是美好的。在当时那个年代,大学校园是真正适合醉心学术的象牙塔。而当走出校园开眼看世界时,看到的又是另外一番图景。
1986年夏天暑假,高纪凡与老师们一起前往南方调研。在乡镇企业聚集的长江三角洲,高纪凡惊奇地发现,小作坊式的乡镇企业,竟然在从事各种与化学化工有关的“实验”。与学校里的化学实验不同的是,这些小企业的实验都是有直接转化途径的,它们不是为了证明某个化学原理,而是为了生产各种日用化工品。这些乡镇企业做的化工用品、合成涂料等,市场紧俏,非常赚钱,一些小企业一年就有几百万元的销售收入。
在这次行程中,高纪凡一行几人受到了热烈欢迎。这既源于企业主们和他这个南方人之间的同乡情谊,更是因为他们代表了企业主们急需的科技知识与人才资源。
在改革之风渐次吹来的南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启蒙已经萌芽,这些企业主们眼里充满了对技术的渴望。他们很想往高端产品转,但是大部分企业的员工学历都很低,高学历的人都去政府、国企,可不愿到这些“小作坊”来。
大开眼界、大受震撼之余,高纪凡动心了。他跟老师商量:能否帮这些企业搞些新技术、新产品,帮企业提升科技含量?这是一个把书本上的知识和这些企业主们的需求结合起来的好机会!
老师们很认可这个年轻人的想法,但却告诉他:干不了。
在当时,囿于体制局限,想要做一点科学转换并不容易。条条框框的藩篱,阻隔了供需双方的交流与交易,科研与产业的结合极为不易。转化无门,高纪凡只好回学校继续做他的科学家之梦。
但是,市场激荡下的商业大潮,已经在高纪凡心里冲开了一道细缝。潮水漏下的地方,是商业与科学的交织回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