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源卷一
古逸
击壤歌[1]
佚名
【题解】
《击壤歌》是一首先秦古诗,以简洁少修饰的口语化语言,吟唱出一派惬意、自豪的耕作生活气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渴有井中水,食有田中粮,闲暇之余游戏娱乐。或许有人认为这样的生活单调、乏味且没有出息,但在古时生产力低下的年代(先秦主要以木器和石器为主要务农工具),过多的欲望,无论是贵族们的穷奢极欲,还是帝王们的穷兵黩武,将会给社会带来灾难。这首诗正是反映了普通百姓的向往,有个好年头,有个好收成,一家人能安安稳稳地过日子。
诗歌短小朴拙,纯净淳美,没有任何点缀修饰,行文自然如流水,意境高雅古朴,宛如娓娓诉说日常平淡无奇的生活,仅在最后一句表明对这种平凡的满意,这也是本诗想要表达的主旨。
【原文】
日出而作[2],
日入而息[3]。
凿井而饮,
耕田而食。
帝力于我何有哉[4]!
【注释】
【译文】
康衢谣[1]
佚名
【题解】
《康衢谣》,是一首古代童谣,相传起源于尧舜时期。
尧帝治理天下五十年后,他想了解天下是否已经政通人和,百姓是否对自己的施政感到满意。于是,尧帝微服私访。尧帝来到康衢,听到儿童们唱着这首歌谣。尧帝很高兴,回去就将帝位禅让给了舜。
这首诗和前一首《击壤歌》,都是尧帝在康衢这个地方听到的,但是两首诗反映的主题却截然相反,且都能够流传自由歌唱,这大约也只有在先秦时期,君主集权制度形成之前才会有的盛况。
【原文】
立我臣民[2],
莫匪尔极[3]。
不识不知[4],
顺帝之则[5]。
【注释】
【译文】
伊耆氏蜡辞[1]
佚名
【题解】
《伊耆氏蜡辞》出自《礼记·郊特牲》,是一首先秦时期的歌谣。
这首歌谣是古人旧年即将结束,新年即将开启之机,合祭百神之时所唱。歌谣中列举了四种不利于农业生产的自然灾害,希望它们都能平息。歌谣中通篇都是祈求语气,这既是当时自然灾害的真实反映,也是人们在大自然面前无力感的真实表现。
这首小诗,行文干净利落,内涵丰富,田土流失、水灾、虫灾、草木侵蚀田地以及希望的解决方案,都包含在这短短17个字中了。
【原文】
土反其宅[2],
水归其壑[3]。
昆虫毋作[4],
草木归其泽[5]!
【注释】
【译文】
尧戒[1]
尧
【题解】
《尧戒》即尧帝给自己的警诫之语。《淮南子·人间训》中提到了《尧戒》,尧帝说:“战战栗栗,一日比一日谨慎。”尧深知,身为君主为己抓权易,为民辛苦难,唯有时刻保持谨慎,否则就可能饿殍遍野,走向《康衢谣》所说的反面。正因如此,《尧戒》被认为是天下第一座右铭。
这首四句小诗,前两句提出了尧帝自己应有的工作态度,后面两句进一步提出了他保持这样态度的方法。这个方法是通过大山与小土堆的举例来说明的,人不会被大山绊倒,是因为大的东西往往能够引起人的重视;但人可能会被小土堆绊倒,这是因为人们往往会忽略小的东西。尧帝是通过这个道理来警诫自己,谨慎要从日常小事开始,以防积重难返。
这首诗没有一味地说道理,而是通过山、土堆的对比,形象地说明了谨慎修身的重要性及谨慎修身的方法。前后两句间陡然转腾,令人眼前一亮。
【原文】
战战栗栗[2],
日谨一日。
人莫踬于山[3],
而踬于垤[4]。
【注释】
【译文】
南风歌
佚名
【题解】
《南风歌》相传是舜帝时期的上古歌谣,记载于《孔子家语》。
中国大陆处在季风影响下,西北风刮起时进入深秋,开始一片肃杀;东南风吹拂时春季来临,万物复苏。因而,东南风又被古人称为“薰风”,意为“和暖之风”。舜帝迎着和煦的东南风,默默祈祷,说出了本诗的内容:南风啊,希望你能解除人们的愁苦,给人们带来丰足。舜帝不为自己祈祷,而为天下百姓祈祷,这是他身为君主的道义责任。
这首诗错落有致,结构对称,“兮”的加入丰满了节奏,已经初具赋辞的格调。
【原文】
南风之薰兮[1],
可以解吾民之愠兮[2]。
南风之时兮[3],
可以阜吾民之财兮[4]。
【注释】
【译文】
商铭[1]
佚名
【题解】
《商铭》是商代时刻在钟鼎上的文字,见于《国语·晋语》。
春秋时期,晋献公受到新娶娇妻丽姬的蛊惑,杀死太子申生,另外两个儿子重耳、夷吾仓皇外逃。骊姬想让自己的儿子做太子,晋国大夫郭偃对骊姬的一厢情愿嗤之以鼻,说她到头来只是为他人作嫁衣罢了。郭偃举例说,夏、商的末代君主被灭亡是有道理的,商朝的钟鼎铭文上说,“小德不可以自夸,小财不可以自肥”,但夏、商的统治者们没有做到,夏桀将自己比作太阳却敲骨吸髓剥削百姓,商纣也是骄奢淫逸。这样行事,是不会成功的。
这首诗由小见大,诗节对称,节奏感强,最后一句五个字,将节奏放缓,起到警醒的作用。
【原文】
嗛嗛之德,不足就也[2],不可以矜,而祇取忧也[3]。
嗛嗛之食,不足狃也[4],不能为膏,而祇罹咎也[5]。
【注释】
【译文】
麦秀歌[1]
箕子
【题解】
《麦秀歌》是商纣王被灭国后,纣王的叔父箕子所作,记载于《史记》。
商纣王时,荒淫奢靡,比干、箕子等大臣多次劝说无效,商纣王一意孤行。比干耿直,屡屡犯颜直谏,商纣王将他的心挖出来,箕子也被抓入大牢,后来箕子逃往辽东,建立朝鲜王国。周武王覆灭商朝,建立周朝后,箕子回来朝见武王,途径商纣王曾经的陪都朝歌(今河南淇县),看到断壁残垣的衰败景象,想起昔日商王朝曾经辉煌,一时感慨万千,遂写下这首《麦秀歌》。
这首诗要表达的思想非常宏大,既有对商朝衰亡的总结,又有对商纣王自甘堕落的愤懑,乃至时过境迁、物是人非的感慨。但作者巧妙地用麦、黍、商纣王三者连成一条因果链条,从而短短20字便将万般感伤纳入其中。全诗文辞悲美,情感悲婉,质朴无华,立意深永。
【原文】
麦秀渐渐兮[2],
禾黍油油[3]。
彼狡童兮[4],
不与我好兮[5]。
【注释】
【译文】
盥盘铭
佚名
【题解】
《盥盘铭》是周武王时期刻在洗脸盆上的铭文,见于《大戴礼记》。
中国古人很早就有这样逻辑,即通过某一种器具本身器型与用途,进而衍生出更为进一层的道理。古人将衍生出来的道理,刻在器具上,用以自警自省,《盥盘铭》就是这样形成的。其他还有如商汤的《盘(浴盆)铭》,浴盆本来是用来清洗身上污垢的,古人进一步用来说明洗涤思想、日日自新的道理。同样,本诗从洗脸说起,洗脸时水覆没了鼻孔,但不会造成伤害,因为人会有意识地屏住呼吸;可是本心如被花言巧语蒙蔽,那人就躲不开灾难了,因为这时的人沉浸其中,已经不会主动避让祸害了。
这首诗运用排比和比喻的手法,紧扣实物而自然伸展,行文朗朗上口,逻辑递进也是水到渠成。
【原文】
与其溺于人也[1],宁溺于渊[2]。
溺于渊犹可游也,溺于人不可救也。
【注释】
【译文】
衣铭[1]
佚名
【题解】
《衣铭》出处不详,按照《古诗源》的体例看,这应出自先秦时期以前时期。
在中国古代,对于财富的积累,很早就形成了这样的观念:生产得多,消费得少;生产得快,消费得慢。在中国古代社会,这一直是齐家治国的根本方法。这首诗是从衣服的角度来说明这个道理,告诫人们要懂得物力维艰,珍惜一丝一缕的劳动成果,力行借鉴。
这首诗紧凑明快,言语直白,道理浅显却发人深省。
【原文】
桑蚕苦,女工难,得新捐故后必寒[2]。
【注释】
【译文】
白云谣
佚名
【题解】
《白云谣》是一首离别诗,是先秦时期的作品,见于《穆天子传》。
周穆王十七年,西征至昆仑,见到了西王母。后来在分别前的瑶池宴会上,西王母清唱出了这首《白云谣》。周穆王回答西王母,说:“我回去将天下治理好了,还回来与你相见。”
这首诗虽是别离时所唱,但并无感伤,而更多是清亮豁达。
【原文】
白云在天,丘陵自出。
道里悠远,山川间之[1]。
将子无死,尚复能来[2]。
【注释】
【译文】
琴歌
佚名
【题解】
《琴歌》是春秋时期抚琴而唱的歌词,见于《风俗通》。
春秋时期,百里奚家穷,妻子为了丈夫的前途,让他离开楚国到他国求职。临行前妻子杀掉了还在下蛋的母鸡,没有柴火就把门闩当柴。后来,百里奚在虞国做大夫。后来晋国覆灭虢国,百里奚成了晋国的俘虏,成为奴隶,作为晋国公主的陪嫁奴前往秦国。百里奚后来逃离秦国,回到了楚国。秦穆公听说百里奚的才能,就用五张羊皮(当时一个奴隶的市场价)将他从楚国买了回来,封他为大夫。在一次家宴上,有个洗衣的奴婢献歌助兴,唱出了这段《琴歌》,百里奚这才知道,是分别多年的妻子,夫妻两人拥抱哭泣。
这首诗,哀婉幽怨,情真意切,娓娓道来如涓涓细流,字字真切耐人寻味。
【原文】
百里奚[1],五羊皮。
忆别时,烹伏雌[2],炊扊扅[3]。
今日富贵忘我为!
【注释】
【译文】
越人歌
佚名
【题解】
《越人歌》是春秋时期越国人的歌谣,见于《说苑·善说》。
春秋时期,楚国共王的儿子子皙的封地在鄂地,被称为鄂君。一天,子皙前往封地,给他摇船的船夫是个越人,用越语唱了这首《越人歌》。子皙听不懂越语,翻译就将越人所唱翻译成现在记载的这首小诗。这名摇船的越人,在诗中将自己比作一名钟情王子的女子,从而表达当地对于子皙这位新封君的热爱。子皙被船夫的真诚打动,他不在意船夫的身份,与他抵足而眠,并将一幅华丽的绸被盖在渔夫的身上。
这首小诗,声义双关,委婉动听,是楚辞体中早期的优美诗篇。
【原文】
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1],
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2]。
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3],
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4]。
山有木兮木有枝,
心说君兮君不知[5]。
【注释】
【译文】
越谣歌
佚名
【题解】
古越谣歌是先秦时期江浙一带的歌谣,见于《风土记》。
越地人性情直率质朴,初次与朋友结交时,都遵循很郑重的仪式,设立拜坛,并且唱起这首《越谣歌》。据说,民国时期的大特务头子戴笠,他的名字就出自这首诗歌。在秦末农民起义中,陈胜与众人相约,“苟富贵,勿相忘!”(如果将来我富贵了,一定不会忘了诸位)。这首《越谣歌》产生了一个词语“车笠交”,用来形容不分贵贱贫富的友谊。
这首诗运用对比、排比,对仗工整,押韵上口,表达了古人对友情朴素、真挚、纯粹的认知,友情不因为双方的地位、财富的改变而改变。
【原文】
君乘车,我戴笠[1],他日相逢下车揖[2]。
君担簦[3],我跨马,他日相逢为君下。
【注释】
【译文】
渡易水歌
佚名
【题解】
《渡易水歌》是战国末期的一首离别歌谣,见于《史记》。
战国末期,秦国兼并六国的战争已接近尾声,六国已经无法在正面战场抗拒秦国,当魏国、赵国先后被击败,秦国兵锋直指燕国时,燕国已经无计可施。燕国太子丹派刺客荆轲入秦,明面上投降献图,实则行刺,希望以此延缓秦国的攻势。在易水送别荆轲时,大家都知道此去凶险,无论成败,断无生还的可能。荆轲好友高渐离击缶(类似古筝的乐器),荆轲高声吟唱出这首歌。
这首诗短短两句,开头一句通过“萧萧”“寒”渲染出苍凉悲壮的气氛,结尾一句则通过“一去不还”表明荆轲毅然决然的壮烈。两句而成千古绝唱,千年之后读来,依旧壮怀激烈。
【原文】
风萧萧兮易水寒[1],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注释】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