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女儿当成闺蜜,这样做真的好吗?
3岁之后,女儿能上幼儿园了。可幼儿园老师们却不待见她,觉得她比男孩还调皮捣蛋,经常暗示我们转园。她只好在几个幼儿园之间“流浪”。
有一次从幼儿园回来,她突然跟我说:“妈妈,怡然要死了,我好伤心。”
怡然是她在幼儿园里最好的也是唯一的朋友,得了白血病。我说:“你要好好爱她,对她好,不让她生气,让她开心!”
女儿点头,跟小鸡啄米一样。
“妈妈,怡然对我太好了。今天老师又跟小朋友们说,不让大家理我。老师让我一个人坐在角落里面壁,只有怡然搬了她的小凳子跟我坐在了一起。”
我听着心里很难受,不守规矩、不服从幼儿园老师管理的女儿常常被这样“治理”。我蹲下来,看着女儿的眼睛跟她说:“下次老师们不让干的事情就不要去干,否则又要面壁了!”
女儿点点头,但我知道她下次还是做不到。
怡然去世之后,女儿就不愿意再去那个幼儿园了。而我因为怡然的离开,也更加疼爱自己的女儿。人生不易,我得好好珍惜跟女儿在一起的每一天。
之后,我给她转回了奶奶家附近的幼儿园。因为那个幼儿园的老师都是邻居,碍着面子,总会对孩子更宽容一些。更何况,孩子不想上幼儿园时,还有爷爷奶奶照看着。
但这也加剧了女儿不守规矩、不懂礼貌的顽劣品行的养成。
2000年的时候,我们在朝阳区买了一套老旧的二居室。那时候,女儿5岁了。她特别喜欢走马路边。因为交通安全的原因,我不允许她在马路边走,就经常带她到公园的花池边走。有一天,我跟她说:“咱们看看你的平衡力有多好,看你能走几块砖。”花池的周边镶嵌着一圈混凝土块,她每走一步会落在一块砖上,我们就数她能走几块。她伸开手臂,平衡身体,走一步,数一个数。数到9的时候,她不知道怎么数了。我告诉她该数10了,她迷惑地看着我,说:“为什么9过了要数10?”
这个时候我才发现:自己孩子都5岁了,居然还不会数数。从她3岁开始,我带她学过画画、舞蹈、古筝,却没有学过文化课。她不识字,也不会数数。
一种唯恐耽误了孩子的紧迫感让我心里发慌。我决定把她从奶奶家接回来,送进我们楼下的一家街道幼儿园。
这个幼儿园没有学前班,以看管孩子为主,偶尔让孩子唱个歌,学几个简单的英语单词。但晚上回到家,我可以教她数个数,认个字。
回到我们身边,女儿身上的问题全面爆发了。在街道幼儿园的将近10个月里,幼儿园老师跟我反映的多数问题是:你女儿怎么不知道遵守纪律?她会从老师给大家排好的队伍里走出来,跟自己喜欢的小朋友手牵着手并排站在一起;玩4人转椅游戏,她会把小朋友拽下来,自己坐上去;她跟小朋友抢玩具,能将人一把推开。老师批评:“她想怎样就怎样,不达到她的目的不罢休,没有规则意识、团队意识、谦让意识!批评她,她也不在意。”
为了解决女儿的问题,我去买了很多讲礼貌、讲规矩的故事书,回到家就给她念孔融让梨的故事。听了故事,她忽闪着眼睛问:“孔融不爱吃梨吗?”
我说:“他很爱吃,但是他觉得自己最小,应该吃最小的梨,把大个的梨让给爸爸妈妈和哥哥们。”
女儿似懂非懂地跟我说:“我不喜欢吃梨,我会都让给哥哥们。”
我接着问:“如果是你喜欢吃的樱桃呢?你让给别人吃行吗?”
她说:“等我吃够了,再让。樱桃是我的,让不让也应该听我的。”
“冥顽不化”的女儿从来都是心对着口,怎么想怎么说。这一点很像我。我想,自己多少年来在职场毫无进步,也多少与这个有点关系。
我拿着自己那点可怜的生活经验,在各个生活场景中提示女儿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招人喜欢,什么不招人喜欢;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久而久之,我居然把她当成了自己的闺蜜,跟她讲作为家长不该给孩子讲的各种事情,甚至自己工作中的烦恼,以及跟亲人、朋友相处时的不快都跟她倾诉。她认真倾听的时候,看起来就像个成年人。她会机灵地安慰我,认准时机跟我一起批评那些为难我的人,甚至有时会在和我聊完的第二天,放学回家时问我:“妈妈,你工作上的事情解决了吗?领导会不会开除你?”我心里很难受,猜想这孩子估计在学校里琢磨了一天我的事情,我让她承担了不是这个年龄的孩子该承担的东西。
有一天,我从幼儿园把她接出来,带她去了附近的华堂商场。这个商场刚刚开业不久,购物环境非常好。4楼有一个儿童专区,有各种玩具可以试玩。我把孩子放在那里,让她跟一帮小朋友搭积木,自己就去楼下的超市买生活用品了。
现在想来,初为人母的我真的是粗心,竟然把孩子当成了大人。如果当时有人把她抱走了,我恐怕会变成祥林嫂,一辈子活在自责中。
而把女儿丢了的事情后来也真的发生过。那是女儿5岁的时候,我带她到团结湖公园玩。我们坐在公园长椅上看书,她跟我说:“妈妈,我想去厕所。”
因为厕所就在附近,我就跟她说:“去吧,妈妈就在这张椅子上坐着看书等你!咱们不见不散!”
过了很久,女儿都没有回来,我开始担心,于是跑到厕所找,厕所里根本没有女儿的踪影。那时候,我惊出了一身汗。我跑着在公园里找,到处问人有没有见过我女儿,所有的人都摇摇头。我跟疯了一样跑去公园办公室,求助工作人员帮我找女儿。大家帮我一起找遍了公园的每一个角落,还是没有找到女儿。
那时候,我觉得天塌下来了,一点主意都没有。
一位大姐说:“您家住得远吗?孩子会不会回家了?”
公园门卫说:“您先回家看看,我们给您盯紧公园,一旦发现孩子,就把她留在门房。”
我狂奔回家,在单元门口看到了泪流满面的女儿,她正在哭着找妈妈。一楼的邻居大妈牵着她的手,安慰着她。
我扑向女儿,抱住她,高兴得泪流满面。娘儿俩一起抱着哭得稀里哗啦。
从那以后,我再没有让孩子单独离开半步。
而那之前,我经常像存放物件一样,把她放在各种认识或不认识的人那里,让人帮着照看一会儿。现在想来,这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情。
那天在超市买完生活用品后,我去4楼接了女儿回家。路上,她坐在自行车后座的儿童椅里,跟我说:“妈妈,那个乐高积木真好玩,你给我买一个吧!”
我知道那个乐高积木,相对于我微薄的工资来说,有点贵,我不太想给她买。而且我也认为不能她喜欢什么就给她买什么,万一她将来跟我“要星星”“要月亮”,我就给不起了。
于是我跟她说:“咱家都穷得叮当响了,没有钱买玩具。”
女儿不知道“叮当响”是个什么概念,就问我:“妈妈,什么是叮当响?”
我不知道怎么回答她的问题,就摁了摁自行车上的铃铛说:“叮当响就像这样!”
我知道,女儿一定不会明白,穷得叮当响是个什么概念。
晚上,我搂着她睡觉。她在床上来回蠕动,小眼睛在黑暗里一直不肯闭上。我问她:“为什么不睡觉?”
她跟我说:“咱家都穷得叮当响了,以后可怎么过啊?我担心得睡不着。”
当时,我的眼泪一下就出来了:自己不负责任的一句话,竟然给女儿造成这么大的精神负担。作为家长,我太不称职了。
我这种不负责任的教育方式,很快就让女儿陷入了更为糟糕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