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小葵花课堂开课了!
说实话,虽然朱元璋身为上位者,但他的做事风格还是非常非常接地气,老农思维。
最直观的一个例子,就是其他朝代的皇上所看到的奏折都是之乎者也,辞藻华丽。
到了朱元璋这里,亲自颁布了制度,所有奏折不能用之乎者也的迂腐模版,直接一点,说人话,有事说事,没事就说没事。
当然也是因为他这个制度,才可以做到全年无休的每天批阅两百份奏折和处理四百件国事。
其实在他要求所有奏折全部简洁明了之后,对于他批阅来说,也是减轻了不少的工作负担。
说白了,他每天处理的两百份奏折,就跟现代人上论坛,看两百条留言评论差不多。
只不过朱元璋相较于现代人看论坛,还需要甄别这两百份奏折里面,有哪些是故意夸大其词,有哪些是忽悠。
朱元璋的出身和性格,决定了他的行事作风。
哪怕成为了皇帝,他也是不喜欢那些繁文缛节,更不喜欢文绉绉的拿腔拿调。
为什么朱景献给他的《明史》,他不喜欢看。
除了上面写的大明王朝只存在于世两百多年,让他很不爽之外。
更多的就是,他不喜欢看这些文绉绉的文言文。
他就喜欢直白一点的大白话。
朱景通过这段时间的相处,已经大概了解朱元璋的这个脾性,所以才会特别斟酌,认真思考,该如何用最直白的话,来跟朱元璋解释清楚削藩为什么是历史的必然进程。
.......
朱景思虑片刻之后,重新整理思路之后,才开口道:
“老爷子,我现在就跟你直白的科普一下,相信你在制定各项国策的时候,肯定会跟刘伯温等当代大儒一起商讨吧?”
“嗯,没错,不光是刘伯温,李善长,胡惟庸等都参与了,这难道也出现问题了吗?”
朱元璋非常好奇的问道。
朱景摇头,否认道:
“不,不,这个商讨当然没问题,反倒是为了慎重起见,你们越多人参与,国策才能制定的越好,漏洞也会越少。”
“我想说的是,你们在商讨的时候,肯定不会一时三刻,拍拍脑袋就能想出来的吧?”
“国策你们一定是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才能制定出来吧?”
“除了时间之外,你们还需要私底下去花费大量的精力,人力,物力去小范围的验证,随后才会决定是否真的全国推广吧?”
朱景解释道这里的时候,朱元璋瞬间有些了然。
“哦,咱大概清楚了,这就是太医院里面,那些御医经常使用的双盲试验嘛。”
“当然这些新推出来的国策,咱和刘伯温等人,也会在应天府划分一小片区域,适当性的去进行小范围推广和测试。”
“期间遇到任何问题,咱都会及时做出调整和修改!”
不得不说,朱元璋的理解能力真的非常强,不但能够短时间就能吸收和消化朱景的新名词,而且还能举一反三。
“嗯,老爷子,你理解的没错,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
“那顺着这个思路走,你应该知道我说的结果大概指的是什么了吧?”
朱景也是由衷的夸赞道。
朱元璋非常肯定的笑道:
“嗯,咱当然知道,这个结果应该就是指国策推行之后,最后取得成效吧。”
“比如咱推行的户籍制度、引信这些国策,就明显取得了非常有效的成果。”
“大明国初建的时候,刚经历了战乱,流民失所,田园荒芜,加上户籍和徒弟册籍散失严重,导致朝廷赋税和徭役都无法征收。”
“咱推行的户籍制度,让各个州府衙门重新进行核查,整顿户籍,短短二十年时间,就让咱的子民都有了户籍,更为关键的是,大家伙终于不再饿肚子了,每个人都是有饭吃,有衣穿。”
朱元璋说道这里的时候,脸上不由自主的浮现出了骄傲之色。
很多时候人越老,反而就越会有童心。
为什么很多人说,老人就是小孩,就是因为他们的心态越来越跟小朋友相似。
表达情感跟孩子一样,不会藏着掖着,越来越直接。
现在明显朱元璋想要通过这件事情,让朱景再好好夸夸他。
结果朱景却神色非常严肃的摇头说道:
“老爷子,你只说对了一半,你推行的户籍制度,在明朝初期的时候,对于农业恢复和发展,的确功不可没!”
“但是!”
朱景话锋一转,幽幽的说道。
“但是却不利于工商业的发展!”
“想想你规定的民户世代必须务农,哪怕是后世子孙有可以成为读书人的,限于你的户籍制度,也只能务农!”
“同理,军户就必须从军,就算后世子孙没有男孩子,哪怕从大街上随便认一个干儿子,也要派出男丁去从军。”
“匠户依然如此,当然大环境使然,元末明初时期,各个地方别说是整理户籍,就算是统计户数,都是一项耗费巨大的工程!”
“你制定的户籍制度,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就是军户的按照军户去统计,民户和匠户类推。”
“但是正所谓成也户籍制度,败也户籍制度!”
“在大明王朝发展到一定时期,各行各业需要百花齐放的时候,老爷子你制定的户籍制度,就显露出弊端。”
“很多本该成为治世之能臣的人,却因为户籍制度,泯然众人。”
“更离谱的是,因为军户要完成从军任务,导致很多家庭家破人亡,还有些上了年纪的老头,也被迫去参军,死在军营之中。”
“因为老爷子你过于重视农业,打压工商业,所以一旦遇到天灾之年,那些农户一年的辛苦就会全部白费。”
“朝廷没有多余的余粮救济,也没有额外的钱财去其他国度购买粮食,就再次造成了饥荒之灾。”
“后续大明朝经常会出现灾荒之年!”
本来一脸骄傲的朱元璋听到朱景的话之后,瞬间脸色变得阴沉起来。
朱景的话虽然听起来不中听,但却非常实用。
现在虽然大明朝国力昌盛,但是在面对天灾的时候,还是无能为力。
他更没想到因为自己是贫苦出身,所以特别在乎老百姓是否能够吃饱,但后世子孙竟然连续让大明老百姓出现饥荒。
痛心疾首!
这一刻,他真的很想跟着朱景一起,去好好训导一番这帮不肖子孙。
老子辛辛苦苦开创的大明江山,交到你们手里面,你们不珍惜,好好治理国家,还让老百姓饿肚子,简直可恨之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