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市场与经济增长
前工业时代,英国GDP平均每年增长0.5%~1.0%,以蒸汽机技术为标志的工业革命将GDP增长率提高到1780~1830年间的年平均1.7%。工业革命完成之后,英国的GDP增长率非但没有放缓,反而在1830~1860年间进一步上升到年平均2.5%。[2]实现可持续甚至是加速的经济增长,铁路功不可没。
在大西洋的另一边,铁路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19世纪下半叶,美国开始投资建设铁路,南北战争结束后加快了铺设的速度。1869年横贯美国的铁路干线竣工,拓荒者乘火车涌入中部大平原,在那里开拓了大片的农地和牧场,更多的人越过落基山脉,来到太平洋沿岸的加利福尼亚和俄勒冈,推动了美国的西部开发,从此各州连接成为一个巨大的全国性市场(参见图1-3)。1875~1890年,美国进入铁路的投资密集期,这一时期的GDP增长率达到4.1%(Macroeconomics,Gordon),铁路部门一度是除农业之外的最大就业部门。
顺便提一下,工业化时期的经济增长与宏观政策无关。在英国经济起飞一百多年后,才诞生了旨在刺激需求的凯恩斯经济学。在从工业革命到今天的绝大部分时间里,供给侧涌现出的新技术是经济增长的根本和社会发展的动力。新技术不仅创造了新的投资机会和就业机会,而且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从而提高了人均收入,而就业和收入的增加又带来了旺盛的消费需求。有收入支持的消费需求反过来又刺激生产,经济进入供给和需求相互推动的良性循环,在宏观层面上表现为经济增长。
火车这一新事物对于经济增长的意义,不只是比马车速度更快、装载量更大的运输工具,它引起了深刻的经济社会结构的改变,带来了资源使用和配置效率的飞跃。大机器工业生产的效率远超传统农业,工业取代农业成为经济的主导部门,这一过程本身就释放出巨大的经济增长能量。由于早期工业化必需的大宗商品是煤炭和铁矿石,受运输成本的限制,采用蒸汽动力机器进行生产的工厂一般都设置在煤矿和铁矿附近,例如德国的鲁尔工业区。铁路大幅降低了运输成本,随着火车进入了大小城镇乃至乡村,工业生产方式就此摆脱了矿产资源的地理位置局限。如果将蒸汽机视为工业革命的心脏,毫不夸张地讲,铁路就是遍布全身的血管系统。
需要指出的是,仅有技术创新还不足以改变生产方式,市场规模才是变革的决定性推手。虽然机器的效率比手工高很多,但由于资本投入太大,生产批量过小会使分摊到单位产品上的机器成本过高(详见第3章中的规模经济效应),传统的人力加简单工具相比机器生产仍具有成本优势。自给自足的家庭经济只能使用手工纺车(见图1-6),当市场规模随着铁路网的延伸不断扩大,生产批量不断增加时,机器的使用才变得有利可图,越来越多的现代工厂才建立起来(见图1-7),逐步取代手工工场和家庭承包作业,将人类带入工业时代。
正是铁路将它所到之处的人口纳入统一的市场,才造就了前所未有的市场规模。太平洋铁路连接了相隔数千公里的美国东西海岸;英国内陆城市的家庭吃上了沿海捕捞的鱼虾,企业将英国先进的机器运到海港,再在那里将它们装上蒸汽动力轮船,出口到其他国家。国际贸易日趋繁荣,市场超越了国界,开启了我们今天所说的全球化时代。
图1-6 一位爱尔兰老人在用手工纺车
资料来源:https://en.wikipedia.org。美国国会图书馆馆藏。
图1-7 英国使用珍妮纺纱机的工厂
资料来源:https://en.wikipedia.org.
铁路网的出现促进了人口向城市集中,特别是作为交通枢纽和商品集散地的大城市。铁路运输具有快速、准时和成本低的特点,一方面吸引企业在城市开设工厂;另一方面也便于人口从农村、郊区向城镇迁移,满足了企业不断增加的劳动力需求。随着1847年世界上第一班廉价通勤列车从伦敦驶出,中心城市扩展到了郊区和邻近县城。
人口聚集到城镇,使社会分工进一步深化。在农村里,一个村子的需求无法养活一个专职裁缝,农妇因此必须自己纺纱织布,自己缝制衣服。但在城市里人口多、需求大,为专业的纺织和服装生产厂家提供了足够的市场空间,于是制衣从家庭劳动中分离了出来。为满足市场需求,服装制造商有可能用机器替代人工进行大规模的工业生产。更为重要的是,长期从事一项专业性工作,工人熟能生巧,操作技能不断得到改善。同样,专业化的工程师和管理人员则通过经验和知识的积累,加快了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步伐。生活在工业革命时期的亚当·斯密(Adam Smith)视分工为经济增长的终极源泉,应当说是极具洞见的。
专业化分工越发达,对协作整合的要求越高。服装制造始于棉花的种植,到消费者把衣服穿上身,在长长的加工、运输和销售链条上,不知有多少企业参与其中,经过十几乃至几十道转手,才最终实现产品的价值。如果协作的环节成本过高,例如织布厂距离制衣厂太远而导致运输成本过高,或者两家厂商无法就布匹的销售价格和数量达成一致,我们称之为交易成本过高,此时,供应链条就有可能发生断裂,导致社会分工与协作的失败。幸运的是,铁路降低了运输成本,企业聚集在城镇,使沟通更便利、信息传播速度更快,降低了交易成本。
就扩大市场规模、降低交易成本而言,今天的互联网和昔日的铁路网并无本质区别,人们一般认为的互联网创造的新业态,在历史上其实也有迹可循。
1893年,理查德·西尔斯(Richard Sears)在芝加哥开办了一家邮购公司西尔斯,销售手表、珠宝等商品,取得初步成功后便扩展到玩具、缝纫机、自行车、生鲜产品、体育用品甚至汽车,其商品目录也从最初的100多页增加到300甚至500多页。消费者足不出户,坐在家里即可通过寄发邮件下单,西尔斯收到订单和定金后再发货,货到后如消费者不满意,则钱款如数退回。这一切成为可能,皆因铁路的出现。西尔斯利用铁路交通向广大的乡村地区投放邮购目录,同时给消费者送去他们订购的商品。聪明的读者一定会联想到今天的亚马逊和淘宝,在现代的语境中该如何称呼西尔斯呢?与电商相对应,西尔斯是“邮商”或“铁商”吗?考虑到西尔斯本人从铁路货运代理开始他的商业生涯,“铁商”是相当准确的名称,如果人们不会把它错认为五金行的话。
凭借铁路邮购,西尔斯成长为当时美国乃至世界第一大零售商,直到20世纪70年代才让位于迅速崛起的沃尔玛,后者的商业模式优势同样来自网络技术——高速公路网,以及连接其遍布全球的商店和仓库的卫星通信网。今天,沃尔玛又面临亚马逊的挑战,互联网使电商直接触达数以亿计的个人消费者,正再次重塑零售业。
新技术不仅催生新的商业模式,而且时常引发下一波创新浪潮,技术进步呈现出自我繁衍和收益递增的趋势。为了调度列车和通报火车的运行情况,英国人1838年在西部铁路线上架设了世界上第一条商业电报线路。从此之后,火车开到哪里,电报线路就架到哪里。早期的电报使用的是电线和电缆,之后很快又出现了无线通信技术。不知不觉中,伴随着四通八达的铁路网,历史上第一张通信网形成了。在此之前,人类只能依靠声、光信号,在可听与可视的范围内进行短距离通信,电报使人类的沟通超越了感官所及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