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茶之书:一盏宋茶的技艺与美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序 点茶须是吃茶人

穿云摘尽社前春

一两平分半与君

遇客不须容易点

点茶须是吃茶人

这首《题茶诗与东坡》是由宋代著名的佛印了元禅师所作。佛印是一代高僧,而苏东坡则是当时第一才子。两人经常一起吃茶、参禅、打坐,留下了许多充满禅机而又脍炙人口的故事。

一说起茶,大家的脑海里多会涌现出一幅美妙的画面。

茶人在茶壶里放好茶叶,倒入开水。茶叶渐渐被热水漫过、飘起,在与水的融合中,散发出撩人的香气。随即,茶汤倒出,白水变成了有颜色的茶汤,或浅黄,或碧绿,或酒红,或深褐。茶汤被分别斟入各自杯中,大家举杯品饮。

这是当下主流的品茶方式——泡茶。

那诗里提到的点茶,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您可千万别误会,点茶可不是像我们现在去餐馆点菜似的,再另外点个茶。咱们说的点茶,其实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品茶方式。

“点”在这里,可以理解为一种动作:微微向下或一触即离。经常用到的词就是“点头”“蜻蜓点水”。

点茶的时候,通常先把粉末状的茶放在茶盏里,然后把壶拿到高处,壶嘴一歪,微微向下倾斜进行冲点。“七汤点茶法”是在点茶的过程中分七次注入热水。每次的注水量、注水位置、注水速度都不尽相同,要求非常严格。有时候汤瓶从茶汤表面迅速掠过,真的像是“蜻蜓点水”。

说到“吃茶”,大家可能经常在古文里看到这个字眼。茶友们大都听说过“吃茶去”的典故,这是唐代赵州从谂禅师的一段著名公案。

在当代中国的许多地方还在使用“吃烟”“吃酒”的说法。如果说这里的吃还有吸、喝的意思,那“吃茶”的吃,可绝对算是真正的吃了。

在当代的泡茶法中,每次泡完茶,都会看见剩余的茶叶,茶叶不会和水一起溶解消失,这些剩叶一般会被丢掉。茶叶的干物质里,蛋白质占了将近30%,它们大多是不溶于水的。另外还有单糖、脂溶性色素等也不会被水浸泡出来。即使是像茶多酚、脂类、维生素等物质,也不能完全溶解在水中。那么,这些营养物质通常会随着倒掉的茶叶一起被浪费了。而在点茶法中,茶叶被磨成非常细的粉末,和热水一起通过击打,形成浓厚的沫饽,随着茶汤一起吃下去。许多茶友品饮点茶经常会有饱腹感,有的人喝了一盏茶,就拍拍肚子说饱了。点茶不仅喝的是滋味,还吃了一肚子营养,是真正名副其实的“吃茶”。

点茶法是中国茶文化的巅峰技艺,这种“吃茶”的品饮方式,如果用现代的泡茶方法去推想它,那是完全想象不出来的。

点茶与泡茶有着诸多区别。

茶品不一,点茶用末茶,泡茶用叶茶;行茶不一,点茶用茶筅击拂,泡茶用水瀹泡;茶具也不同,点茶用汤瓶、黑釉盏、茶筅,泡茶多用紫砂壶、盖碗、小茶杯;

乃至其后隐藏的价值取向、审美体系都不尽相同。

近些年来宋代题材电视剧热播,点茶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大众的面前,人们对点茶的了解有所增多。不过点茶法在中国消失已近500年,目前留存的与之相关的资料有限且太过晦涩难懂,虽经国内多位专家、学者研究、解读,但还是远远不能满足大众读者热切的学习需求。

在多年研习点茶的过程中,本人非常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系统挖掘、梳理知识的同时,也总结出许多实操的经验与大家分享,希望能为爱好者学习宋代点茶技艺,带来有益的帮助。

本书内容分为以下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一之造。着重讲述宋代茶叶的制作及末茶的磨制方法,介绍了点茶法传入日本的历史过程,以及其与日本抹茶的渊源。

第二部分:二之汤。重点在择水和候汤技法。水为茶之母,汤的好坏决定了一盏茶汤的最终品质。

第三部分:三之席。介绍点茶法常用的器具,包括器型、制作工艺、使用方法及演变历史等,并为初学者提供了茶席布置的指导。

第四部分:四之点。介绍点茶品饮方法、斗茶标准,详细剖析了皇家七汤点茶法的技艺,最后收录了有趣的茶百戏[1]等内容。

点茶涉及的知识极为广泛,受本人学识所限,难免有认知不足之处,诚恳欢迎各界师友批评指正。

当今社会制茶工艺、茶具生产等物质方面已大大提升,但更好的物质条件并没有让我们在茶文化的传播上超越宋代,在内心的境界上更是相去甚远。物质的丰富,反而造成人们向外去追求,求好茶、求好器、求好境,没有真正沉下心来,向内去寻求、去感悟、去认真吃好一盏茶。

喜爱点茶,除了掌握一定的知识、技巧之外,更需要深入中华传统文化之中,让自己穿越到历史中去,尝试用古人的思维去认知、理解点茶。让每一盏茶汤,都成为我们与中华文明的共鸣。

通过此书,我衷心希望点茶之于大众,不再仅仅是一种远去的文化现象,更希望它能以一种技艺的形式,被我们触摸、掌握,让“吃茶”渐渐回归到日常生活中,成为一扇通往传统文化之美的晴窗。

点茶须是吃茶人。


[1]茶百戏,唐末五代伴随点茶兴起而流行的一种茶汤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