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一)建立以病为纲、病证结合、辨证论治的杂病诊疗体系

所谓病是指有特定病因、发病形式、病机、发展规律和转归的过程。所谓证是指疾病某一阶段病因、病位、病性和邪正关系的病理概括。若单是辨病则对疾病各个阶段治疗的针对性不强;反之,仅仅是辨证则对疾病整个发展规律认识不深。原著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脏腑经络为理论依据,运用四诊八纲,建立了以病为纲、病证结合、辨证论治的杂病诊疗体系。首先,原著以病分篇的编写体例,确立了病名诊断在杂病中的纲领地位。其次,原著各篇篇名均冠以“病脉证治”,进一步示人病与证相结合、脉与证合参、辨证和施治紧密结合的重要意义。然后,从各篇条文论述方式来看,大多先论述疾病的病因、病机或基本症状,再分列证候、症状、治法、方药。譬如湿病,原著首先指明风湿病基本症状是“一身尽疼”,正确的汗法是“微微似欲出汗者,风湿俱去也”。接着分别论述湿病表实证用麻黄加术汤,风湿表虚证用防己黄芪汤,风湿化热证用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阳虚风湿在表证用桂枝附子汤,风湿并重表里阳虚证用甘草附子汤,使辨病与辨证论治有机地结合起来。又如《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篇:“按之心下满痛者,此为实也,当下之,宜大柴胡汤。”文中“按之心下满痛者”言主症,“此为实也”言辨证,“当下之”言治则,“宜大柴胡汤”言处方。“胁下偏痛,发热,其脉紧弦,此寒也,以温药下之,宜大黄附子汤。”文中“胁下偏痛……其脉紧弦”言脉症,“此寒也”言证候,“以温药下之”言治则,“宜大黄附子汤”言处方。这些在辨明腹满病的基础之上,又反映了将脉因证治与理法方药融为一体的杂病诊疗思路。原著建立以病为纲、病证结合、辨证论治的杂病诊疗体系,还体现出以下基本论点。

1.重视整体,以脏腑经络为辨证的核心 原著是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脏腑经络为理论依据来论述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以及诊断、预防和治疗的。因此,重视整体,注重脏腑经络变化,把脏腑经络作为辨证的核心。它的主要精神充分地体现在《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治》篇。例如,在病因上,以脏腑经络分内外,提出“千般难,不越三条”的病因分类方法;在发病与病理传变上,从整体观念出发,根据正与邪、人体内部各脏腑间的相互关系,提出“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以及“见肝之病,知肝传脾”等有关发病和病理传变的理论;在诊断上,通过四诊举例,结合八纲,把疾病的各种临床表现具体地落实到脏腑经络的病变上。同时,这种辨证方法还贯穿于全书各篇,体现在具体病证上。例如,《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篇,以在络、在经、入腑、入脏对中风病进行辨证;《水气病脉证并治》篇根据水肿形成的内脏根源及其证候,而有心水、肝水、脾水、肺水、肾水之分;在疾病的命名上,肺痈、肠痈与疮痈,虽然均名为痈,但由于在脏、在腑、在肌肤脉络等部位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病理变化和临床特征。这些都启示我们对于杂病应该注重脏腑经络的病机变化,并据此指导临床辨证。

2.据脉论理 脉象可以反映脏腑经络的病理变化以及疾病的吉凶顺逆。原著篇名大多冠以“××病脉证并治”,这就提示临床诊治疾病要脉症合参、证不离脉。原著论述脉象条文145条,占全书条文的1/3以上,诊脉部位除采用寸口诊法外,还有趺阳诊法和少阴诊法,故后世有“杂病重脉,时病重苔”之说。

原著的脉象,广泛用来诊断疾病、推测病因、确定病位、阐述病机、指导治疗、判断预后等。如《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篇“夫男子平人,脉大为劳,极虚亦为劳”,以脉诊断虚劳病。《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并治》篇“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用“微”与“弦”说明胸痹之胸阳不足、阴邪乘袭的病因病机。《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篇“病人脉浮在前,其病在表;脉浮在后,其病在里”,以脉象确定病位之浅深。《黄疸病脉证并治》篇“酒黄疸者……其脉浮者先吐之,沉弦者先下之”,以脉象来指导治疗。《水气病脉证并治》篇“脉得诸沉,当责有水,身体肿重,水病脉出者死”,以脉症合参,判断预后。这些都可以看出据脉论理是原著的一大特色。

3.辨证论治 运用四诊八纲辨清证候,针对证候而治是原著诊治疾病的基本原则。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是这一原则的具体体现。同一种疾病,由于人体体质或病机上的差异,以及病位的不同,治法亦不同。例如,同为水肿病,腰以上肿者,当发其汗;腰以下肿者,当利小便。发汗散水者,有越婢汤以治风水之例;利尿行水者,有防己茯苓汤以治皮水之例。反之,多种不同的疾病,由于病因病机或病位相同,症状虽异,而治法相同。例如,原著用肾气丸者有五:一是《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篇用治脚气上入,少腹不仁;二是《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篇用治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三是《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篇用治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者;四是《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篇用治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者;五是《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篇用治妇人烦热不得卧,但饮食如故之转胞不得溺者。以上五病,虽症状不同,但病机皆属于肾阳亏虚,气化功能减退,故均用肾气丸温肾化气治疗。又如葶苈大枣泻肺汤,既可用于肺痈,又可用于支饮。前者病因属于风热邪毒,后者病因属于饮邪留滞,两者病名虽异,但病机同为痰浊壅塞于肺,病位亦同,故均可用葶苈大枣泻肺汤。上述用法,形式上虽表现为一方可治多病,一病可用数方,而实质上仍然反映了病与证相结合的辨证论治精神。

4.扶正祛邪,重视正气 原著十分重视人体正气。对慢性衰弱疾病,尤为重视脾肾两脏。因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肾是先天之本,性命之根,内伤病至后期,往往出现脾肾虚损证候,进而累及其他脏腑,促使病情恶化。故调补脾肾,是治疗内伤疾患的根本方法。这种观点,从《血痹虚劳病脉证治》篇的小建中汤、肾气丸等方证中,可以看到大概。对于虚实错杂,正虚邪实的病证,则在注重扶正的同时,也不忽视祛邪。这种扶正兼以祛邪、邪去则正安的观点,可从薯蓣丸、大黄䗪虫丸等方证中得到体现。

对于邪实为患的病证,一方面注重“因势利导”的治法,即按病邪所在的部位,因其势而就近引导,使之排出体外。如《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篇:“脉数而滑者,实也,此有宿食,下之愈,宜大承气汤。”“宿食在上脘,当吐之,宜瓜蒂散。”均体现出因势利导以祛除病邪。另一方面,还注意“随其所得而攻之”的治法,即通过清除体内的痰饮、水湿、瘀血、宿食等病理产物,使邪无依附,达到治愈疾病。值得注意的是原著对于运用峻剂逐邪极为慎重,如用大乌头煎治疗寒疝时,方后注明“强人服七合,弱人服五合。不差,明日更服,不可一日再服”,旨在避免因逐邪而损失正气。因为杂病如果出现邪未去而正已伤的局面,则治疗就比较困难,这是治疗杂病的关键问题。

5.标本同病,分别缓急 急者治其标,缓者治其本,是中医治病的基本原则。原著对一些复杂疾病的治疗十分准确地体现了这一原则。《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篇痼疾加卒病,是先治卒病,后治痼疾,为新旧同病时的一般治则;在里有下利清谷不止,在表有身体疼痛,则主张先救其里,后治其表,为急者先治。《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篇用厚朴七物汤治腹满发热,系表里同病,表里双解。

6.治未病 人体脏腑经络相互关联,某一脏腑病变可传至另一脏腑。《素问·玉机真脏论》说:“五脏相通,移皆有次,五脏有病,各传其所胜。”首先,原著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的治未病方法,提示医生临床应根据疾病传变规律,预先采取措施,防止疾病的传变,阻止病位的扩大蔓延。这在临床上是很有指导意义的。其次,原著还倡导早治防变的治疗思想,即要求医生在疾病的初期阶段就及时治疗,防止疾病深入传变。例如,《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篇曰:“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与此同时,原著还十分重视养生防病,强调“若人能养慎”,“若五脏元真通畅”,则正气旺盛,可防止疾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