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魏晋隋唐充实期
魏晋隋唐时期,由于方士盛行,佛道兴起,中医养生学在发展过程中充分吸收佛道及民间各流派的养生经验和理论,内容更为丰富和充实,呈现初步繁荣的局面。
晋唐600多年,服石之风盛行,成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所谓“帝王服丹、名士服散、庶民服石”,甚至成为一种社会风尚,其危害至唐代中后期才为人们渐渐认识,服石炼丹之风方逐渐止息。服石炼丹在客观上促进了药物养生及道家养生流派的兴起;导引吐纳学术迅速发展,出现了以葛洪、陶弘景为代表的许多倡导导引吐纳的养生家,促进了功法养生的发展,大大充实了中医养生学的内容。
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后,迅速发展壮大,隋唐时期为其极盛时期,隋代王通提出道、儒、佛“三教归一”的纲领后,三家之说成为官方正统思想推行于世,并相互渗透融合。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的社会背景和文化思想的多元化,为养生学术的发展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中医养生学得到了进一步的充实。
佛家养生派异军突起:佛家养生派在养生理论上以“见性”为主,在方法上以“静养”为长,注重“禅定”“顿悟”,修禅的形式和基础是调身、调气、息心静坐,养生家将此融入吐纳导引术之中,形成了以静坐为特点的养生功法。
房中术的兴盛:房中术在先秦时期已基本形成,到唐代则达到鼎盛。唐代房中术发展的特点:一是对性生理、性心理的研究比较深入;二是强调性和谐;三是节欲理法更加具体,孙思邈明确指出了不同年龄阶段性生活的正常频率,与现代性医学的认识相当接近;四是对“还精补脑”之说,有了新的认识。
道儒佛医思想汇通:隋代“三教归一”纲领提出后,三家之学影响着整个社会,并相互渗透融合。这一时期的不少著名医家精研道、儒、佛学,并据自己的理解和认识,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吸收其长处,融入养生理论之中,进一步充实了养生学的内容。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就是唐代寿逾百岁、被医药界尊为“药王”的孙思邈,他融道、儒、佛、医诸家学说于一体,广泛搜集、整理、推广养生方法,几乎涵盖养生学的各个领域,如在精神养生、起居养生、服食养生、老年养生、房中养生等方面均有独到的见解,并留下了丰富的养生学资料。尤其在食治食养方面,孙氏在《备急千金要方》一书中创设“食治”专章,按谷、肉、蔬、果收录食物数百种,开创了食疗食养的新天地。这不但丰富了养生术内容,也使得诸家传统养生法得以流传于世,在养生学发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