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基础(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阴阳学说是中医学的指导思想,又是中医理论的根基,渗透于中医理论体系的各个层面,用以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并指导着中医的临床诊断和治疗。

(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中医学根据阴阳对立统一的观点,把人体组织结构划分为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的若干部分,由于结构层次的不同,脏腑组织的阴阳属性也有区别。就大体部位而言,上部为阳,下部为阴;体表为阳,体内为阴。就腹背而言,背部为阳,胸腹部为阴。就肢体的内外侧而言,四肢的外侧面为阳,内侧面为阴。就内脏而言,六腑传化物而不藏,故为阳;五脏化生和贮藏精气而不泻,故为阴。就五脏而言,心、肺位于横膈之上,故为阳。而心属火,通于夏气,主温通,为阳中之阳;肺属金,通于秋气,主肃降,为阳中之阴。肝、脾、肾位于横膈之下,故属阴。而肝属木,通于春气,主升发,为阴中之阳;肾属水,通于冬气,主闭藏,为阴中之阴;脾属土,居中央,主长夏,为阴中之至阴。

(二)解释人体的生理活动

人体的生理活动,中医学也是用阴阳学说加以说明的,认为人的正常生命活动是机体内部以及机体与环境之间阴阳协调平衡的结果,所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素问·生气通天论》)。如就人体物质之间的关系而言,气和血分属阴阳,属阳的气具有生血、行血和摄血的功能,而属阴的血具有载气、寓(藏)气、养气的作用。可见,气血之间体现着阴阳关系的多个层面。此外,如营卫关系、气与精或津液关系、脏腑关系和经络关系,也是如此。因此说“生之本,本于阴阳”(《素问·生气通天论》)。再如人体的睡眠活动,是属阳的兴奋与属阴的抑制两种功能对立统一运动的结果。人在白昼,体内属阳的兴奋制约了属阴的抑制而占主导地位,所以处于醒寤的兴奋状态;进入黑夜,体内属阴的抑制制约了属阳的兴奋而占主导地位,所以人就进入睡眠状态。显然人的睡眠活动就是机体内部阴阳对立统一运动的结果。

(三)解释人体的病理变化

疾病是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而引起体内阴阳平衡失调、脏腑形体损伤,以及功能障碍的过程。阴阳学说不但可以对病理过程进行分析,还可以对引起病理过程的邪正双方加以说明。病邪可以分为阴邪和阳邪两大类。《素问·调经论》就有“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之论。人体的正气,又有阴精与阳气之别。在邪正斗争过程中,阳邪伤人,常易伤阴;阴邪侵袭,常先伤阳。在邪正斗争的过程中,人体阴阳失调会产生偏盛、偏衰、互损和转化等种种病理变化。这是中医学认识和分析疾病基本病理的理论依据。

1.阴阳偏盛 是指阴或阳的一方偏亢过盛,对另一方制约太过所导致的病理变化。《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概括为“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

“阳胜则热”是指在阳邪作用下,人体呈现出功能亢奋、产热过剩的病机,临床表现为一系列实热征象的病证。

“阳胜则阴病”是指阳胜状态下对阴的制约过度,使阴呈现功能减弱的病理状态,此即“阳长阴消”的过程。在疾病过程中,由于阳热太盛,耗伤阴液,则会引起阴液相对不足。“病”,此指受损而减弱的病理状态。

“阴胜则寒”是指感受阴邪,人体功能受到阻滞而发生障碍,呈现出阴偏盛的病机,临床表现为一系列实寒征象的病证。

“阴胜则阳病”是指阴胜状态下对阳的抑制过度,使阳呈现功能减退的病理状态,此即“阴长阳消”的过程。在疾病过程中,由于阴寒太盛,损伤阳气,则会引起阳气相对不足。

2.阴阳偏衰 是指阴或阳低于正常水平的病理状态。无论是阴还是阳不足,无力制约对立的另一方,必然导致另一方相对偏亢。

阳偏衰是指人体的阳气虚损,推动和温煦等功能下降,以及阳对阴的制约能力减退,导致阴相对亢盛的病理状态。临床上常表现出虚性的寒证,故曰“阳虚则寒”。

阴偏衰是指人体的阴液亏虚,滋润及抑制作用减退,以及阴对阳的制约作用下降,导致阳相对亢盛,产热相对过剩的病理状态。临床上常表现出虚性的热证,即所谓“阴虚则热”。

阴阳偏盛及阴阳偏衰是临床上寒热病证形成的基本病机,也是阴阳失调病机最根本的病理状态。阴阳偏盛和阴阳偏衰的病机,是阴阳的对立制约,以及阴阳彼此消长的关系失调所致。阴阳偏盛,其矛盾的主要方面是阴或阳的绝对值增加,因而制约对方的力量太过,故所产生的寒证或热证均属于实性证候。阴阳偏衰,其矛盾的主要方面是阴或阳的绝对值减少,因而制约对方的力量减弱,使对方相对亢盛,故所产生的寒证或热证均属于虚性证候。

3.阴阳互损 是指由于阴阳之间互根互用,阴或阳任何一方虚损到一定程度而引起另一方逐渐不足的病理变化,包括阳损及阴和阴损及阳两方面的病机。

阳损及阴,是指阳虚到一定程度时,无力促进阴的化生,继而出现阴虚的现象。

阴损及阳,是指阴虚到一定程度时,不能滋养于阳,继而出现阳虚的现象。

阳损及阴或阴损及阳,最终都导致“阴阳两虚”,阴损及阳导致以阴虚为主的阴阳两虚,阳损及阴导致以阳虚为主的阴阳两虚。

4.阴阳转化 是阴阳失调所表现的病理变化。在一定条件下,阳证可以转化为阴证,阴证也可以转化为阳证。例如患者咳喘日久,每于冬季加重,夜间发作尤甚,可见形寒肢冷、咳吐大量清稀痰等症,近日由于天气剧变,咳喘症状加剧,症见痰稠色黄,发热,面赤,口渴喜饮冷,舌红苔黄,脉滑数。此患者原来的病证为肺寒,属阴证,现在的病证为肺热,属阳证。此即由阴证转化为阳证的过程。

(四)指导疾病的诊断

阴阳失调是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由此所产生的各种错综复杂的临床表现都可以用阴阳加以说明。所以在诊察疾病时,用阴阳两分法归纳种种临床表现,有助于对病变的总体属性做出判断,从而把握疾病的关键。因此《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

对疾病的诊断,首先要用四诊的方法收集病史资料,然后用阴阳归类的方法,概括诸如色泽、声息、动静状态及脉象等的阴阳属性。

辨别色泽的阴阳:色泽鲜明者属阳,色泽晦暗者属阴。辨别声息的阴阳:声音高亢洪亮、多言而躁动者多属于阳证,声音低弱无力、少言而沉静者多属于阴证;呼吸微弱者属阴,呼吸有力、声高气粗者属阳。辨别脉象的阴阳:以脉位辨阴阳,寸脉为阳,尺脉为阴;据脉率辨阴阳,数者为阳,迟者属阴;据脉力辨阴阳,实脉为阳,虚脉属阴;以脉形辨阴阳,浮、大、洪、滑属阳,沉、小、细、涩为阴。所以《素问·脉要精微论》说:“微妙在脉,不可不察,察之有纪,从阴阳始。”在疾病的诊察过程中,对症状和体征的阴阳属性划分,大体可以概括其疾病的基本属性。如果从疾病的部位、性质等辨其阴阳属性,大凡表证、热证、实证者属于阳证,而里证、寒证、虚证者属于阴证。张景岳指出:“凡诊病施治,必须先审阴阳,乃为医道之纲领。阴阳无谬,治焉有差?医道虽繁,而可以一言蔽之者,曰阴阳而已。”(《景岳全书·传忠录》)

(五)指导疾病的防治

调理阴阳,使之保持或恢复相对平衡,达到“阴平阳秘”状态,是防病治病的根本原则,也是阴阳理论用于疾病防治的基本思想。

1.指导养生防病 养生,古称“道生”“摄生”,即保养生命之意。养生的目的在于延年益寿和防病除疾;养生的根本原则是“法于阴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即遵循自然界的阴阳变化规律调理人体的阴阳,使人体阴阳与自然界的阴阳变化协调一致。故《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

2.确定治则治法 由于阴阳失调是疾病的基本病机,因而调理阴阳,补其不足,泻其有余,恢复阴阳的平衡协调状态,是治疗疾病的基本法则。所以《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

(1)阴阳偏盛的治疗原则 对阴或阳偏盛所致的病证,要运用“损其有余”(即“实则泻之”)的原则进行治疗。阳偏盛所致的实热证,宜用寒凉药物抑制亢盛之阳,清除其热,此即“热者寒之”的方法;阴偏盛所致的实寒证,可用温热药物消除偏盛之阴,驱逐其寒,此即“寒者热之”。

(2)阴阳偏衰的治疗原则 对阴或阳偏衰所致的病证,要运用“补其不足”(即“虚则补之”)的原则进行治疗。阳虚不能制阴而造成阴相对亢盛者,属虚寒证,治疗当扶阳抑阴。不宜用辛温发散药以散阴寒,应当用补阳的药物,扶助不足之阳,而达到制约相对偏盛之阴的目的。这种补阳的方法,又称“阴病治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即“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王冰《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注语)的治疗方法。

阴虚不能制阳而致阳亢者,属虚热证,治疗当滋阴制阳。不能用苦寒清热的药物,应当用滋阴之品,资助不足之阴,以达到抑制相对偏盛之阳的目的。这种滋阴的方法,又称“阳病治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即“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王冰《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注语)的治疗方法。

对阴阳偏衰之证,也可以阴阳互根及阴阳消长中的此长彼亦长的理论为依据确立治疗方法。诚如《景岳全书·新方八略引》所说:“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

(3)阴阳互损的治疗原则 阴阳互损导致阴阳两虚,治宜阴阳双补,但是应分清主次先后。由阳损及阴所导致的阴阳两虚证,是以阳虚为主,治宜在补阳的基础上兼补其阴;由阴损及阳所导致的阴阳两虚证,则是以阴虚为主,治宜在补阴的基础上兼以补阳。

(六)归纳药物的性能

中医学对药物的性能,主要从气、味和升降浮沉等方面加以分辨,而气、味、升降浮沉都可以用阴阳学说加以归纳和认识。

药性是指药物的寒、热、温、凉四种性质,又称为“四气”。其中寒、凉属阴,温、热属阳。凡能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其性质属于凉性或寒性;凡能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其性质属于温性或热性。所以临床上治疗热证时,就要选用寒性或凉性药物;治疗寒证时,就要选用热性或温性药物。

药味是指药物的酸、苦、甘、辛、咸五味。有些药物还具有涩味、淡味,但习惯上称为“五味”。其中辛、甘、淡味属阳,酸、苦、咸、涩味属阴。

药物的升、降、浮、沉,是指药物进入人体后的作用趋向。所谓升,是指药物具有上升及作用于人体上部的功效趋向;降,指药物具有下行并作用于人体下部的功效趋向;浮,是指药物具有向表浅部位发散的功效趋向;沉,是指药物具有向内镇敛的功效趋向。因此,凡具有升、浮作用的药物属阳,凡具有降、沉作用的药物属阴。

阴阳用于疾病的治疗,不仅用以确立治疗原则,而且也用来概括药物的性味功能,作为指导临床用药的依据。治疗疾病,不但要有正确的诊断和确切的治疗方法,同时还必须熟练掌握药物的性能。根据治疗方法,选用适宜药物,才能收到良好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