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中医诊断学主要包括诊法、诊病、辨证和病历书写等内容。
(一)诊法
诊法,是中医诊察、收集病情资料的基本方法和手段,主要包括望、闻、问、切“四诊”。
“望诊”是医生运用视觉观察患者的神、色、形、态、舌象、头面、五官、四肢、二阴、皮肤及排出物等,以发现异常情况,了解病情的诊察方法。“闻诊”是医生运用听觉诊察患者的语言、呼吸、咳嗽、呕吐、嗳气、肠鸣等声音,以及运用嗅觉诊察患者发出的异常气味、排出物等的气味,以了解病情的诊察方法。“问诊”是医生询问患者有关疾病的情况、自觉症状、既往病史、生活习惯等,从而了解患者的各种异常感觉及疾病的发生发展、诊疗等情况的诊察方法。“切诊”是医生用手触按患者的脉搏和肌肤、手足、胸腹、腧穴等部位,探测脉象变化及异常征象,从而了解病变情况的诊察方法。
通过四诊所收集到的病情资料主要包括症状、体征和病史。“症状”是指患者对痛苦或不适的自我感受,如头痛、耳鸣、胸闷、腹胀等;“体征”是指医生运用望、闻、切等方法获得的具有诊断意义的客观征象,如面色白、喉中哮鸣、大便腥臭、舌苔黄、脉浮数等。在中医学中,症状和体征又可统称症状,或简称“症”,古代还有将其称为病状、病形、病候者。
症虽然只是疾病所反映的现象,但它是判断病种、辨别证型的主要依据,因而在中医诊断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诊病
诊病,亦称辨病,是以中医学理论为指导,综合分析四诊资料,对疾病的病种做出判断,得出病名的思维过程。
疾病,是在致病因素作用下,机体阴阳失调,脏腑功能失衡,与自然、社会的协调统一遭到破坏的异常状态。每一种疾病往往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与发展变化规律。
病名,是对该疾病全过程的特点与规律所做的概括总结与抽象,如感冒、疟疾、痢疾、肺痈、痫病、消渴、滑胎、痛经、麻疹、夏季热、红丝疔、乳癖、脓疱疮、牛皮癣、内痔、股骨骨折、白喉、圆翳内障等都是病名。中医学中,有些疾病采用症状命名,实际上是中医整体思维的体现。
对疾病做出病名诊断,是临床各科讨论的主要内容。因此,中医诊断学只是就疾病诊断的基本方法,以及疾病的命名、分类等做初步介绍。
(三)辨证
“证”是中医学特有的诊断概念。在中医学的历史上及现代文献中,对于“证”的概念和使用不太统一,有以症状为证,如“痛证”“厥证”;或称病为证,如“痹证”“淋证”;亦有证与证候混称。
当代中医学对于“证”的约定:证是对疾病过程中所处一定(当前)阶段的病位、病性等所做的病理性概括,是指机体对致病因素做出的反应状态,是对疾病当前本质所做的结论。
“证”实际包括证名、证型、证候、证素等概念。
证名:将疾病当前阶段的病位、病性等本质,概括成一个诊断名称,这就是“证名”,如痰热壅肺证、肝郁脾虚证、卫分证、脾肾阳虚证、膀胱湿热证、瘀阻脑络证等,均为证名。
证型:临床较为常见、典型、证名规范或约定俗成的证,可称为“证型”。
证候:证的外候。临床上有时又将证称为“证候”,即证为证候的简称。但严格地说,证候应是指每个证所表现的、具有内在联系的症状及体征。
证素:证的要素,包括病位和病性,即任何复杂的证都是由病位、病性要素组成的。
“辨证”是在中医学理论的指导下,对患者的各种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综合,从而对疾病当前的病位与病性等本质做出判断,并概括为完整证名的诊断思维过程。
中医诊断学主要是介绍历史上各种辨证的分类方法,以及由各种辨证方法综合而形成的辨证统一体系、辨证思维和技巧、常见证型的概念及其临床表现。
(四)病历
病历,又称病案,古称诊籍,是对患者的病情、病史、诊断和治疗等情况的翔实记录。
病历也曾被称为医案。医案,是中医记录、解析个案的诊疗全过程的叙议结合的传统临证文本。因此,医案与现代病历在记录的内容、格式要求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别。
病历是医疗、科研、教学、管理及司法的重要资料。病历书写是临床工作者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属于中医诊断学的内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