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第一章 望诊
望诊,是指医生通过视觉对人体的全身、局部及排出物等方面进行有目的的观察,以了解健康状况,测知病情的方法。望全身情况包括望神、色、形、态四个方面,望局部情况包括望头面、五官、颈项、躯体、四肢、二阴及皮肤等,望舌包括望舌质、舌苔等,望排出物包括望分泌物、呕吐物及排泄物等。另外,儿科尚有望食指络脉的专门诊法。
由于人的视觉在认识客观事物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而望诊作为四诊之首,在诊法中必然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故《难经·六十一难》云:“望而知之谓之神。”中医学理论认为,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内在脏腑、经络、气血及津液等的生理状态和病理变化,必然会通过外在的表现反映出来。因此,观察人体全身、局部等方面的变化,不仅可以了解机体的健康状况,还可作为判断脏腑、气血等病理变化的依据。正如《灵枢·本脏》所说:“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所病矣。”
临床诊病过程中,医生一定要认真负责,仔细观察,并注意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和训练自己的观察能力,不断地积累经验,使望诊技巧日臻熟练,以提高诊察水平。同时,在望诊实际操作过程中,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光线充足,避免干扰。望诊最好在白天充足的自然光线下进行,若自然光线不足,则可采用日光灯,而不宜采用有色灯光。对夜诊的患者,必要时白天再进行复诊,尽量避免因光源及室温高低的干扰而造成误诊。②充分暴露,排除假象。诊察时应充分暴露受检部位,以便能完全、清楚地进行观察。注意细微之处,以免遗漏;注意排除因化妆、染发、整容或衣着等因素造成的假象;同时也要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③以常衡变,动态观察。要熟悉各部位组织的正常表现特点,以及某些生理性变异的现象,对所查部位的个别征象与整体病情不符的情况,应进一步深入了解、认真分析,以排除非病理性因素的影响;对某些变化迅速和危重的病证,还需注意动态地进行观察,为及时判断疾病变化提供准确的依据。④有机结合,综合判断。临证时不可机械、孤立地对待全身望诊与局部望诊,而应在整体观念指导下,将两者有机结合,综合观察。也不能以望诊代替其他诊法,因为单凭望诊所获取的信息往往不够全面,要注意结合其他三诊进行综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