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言
尝观近世科学家之学说,莫不先有理想,而后成实验。医学一道,何莫不然?如听病有筒,诊脉有表,探淋有管,度寒暑有针,食管、尿管、直肠各有探,耳、目、喉、阴俱有镜,此外医家用器,不胜枚举,皆可补耳力、目力、药力所不及,较之我国之四诊法,可谓精而细,约而明,然亦只能辨其有形之实迹,不能察其无形之气化。若我中医望舌一端,用以察病,纤毫攸分,较之用器尤为明著。陶保廉[1]云:舌无隔膜,且为心苗,目视明澈,胜于手揣。林慎庵曰:观舌为外症要务,以其能别虚实死生也。《利济外乘》[2]云:欲知消化器之情形,可辨舌色如何,便知大略。周雪樵[3]云:舌膜与消化部各器具连,故能显消化部之病。又与津液器、循环器亦有密切之关系。《新灵枢》[4]云:舌与消化器有密切之关系,凡肠胃有病,必现于舌苔。《舌鉴辨正》云:舌居肺上,腠理与肠胃相连,腹中元气熏蒸蕴酿,亲切显露,有病与否,昭然若揭。徐灵胎曰:舌为心之外候,苔乃胃之明征,察舌可占正之盛衰,验苔以识邪之出入,有病与否,昭昭若揭。柯为良[5]云:凡舌上面有刺,刺中有脑蕊[6],能主尝味,有苔可以察病。刘吉人[7]云:舌为胃之外候,以助输送食物入食管、胃脘之用。其舌体之组织,系由第五对脑筋达舌,其功用全赖此筋运动。舌下有青紫筋二条,乃下焦肾脉上达,有穴二,名曰金津、玉液,所以生津液以濡舌质,拌化食物者也。舌之表面,乃多数极小乳头铺合而成。此乳头极小微点,以显微镜窥之,则时见形如芒刺,摸之棘手,或隐或见,或大或小,或平滑,或高起,随时随症,变易不定。中医以舌苔辨症者,苔即胃中食物腐化之浊气,堆于乳头之上,此明舌苔之所由生也。常人一日三餐,故苔日亦三变,谓之“活苔”,无病之象也。其所以能变者,因饮食入胃时,将腐浊遏郁下降,故苔色一退;至饮食腐化,浊气上蒸,苔色又生。胃中无腐浊,则苔薄而少,有腐浊,则苔厚而多,此其常理也。嘉约翰[8]云:凡各种重病,舌皆有苔。伤风发热病第一层时,喉核生炎,舌上有一层白蜜色之苔;发热病第二层,舌有厚黄色或黑色之苔。若胃肠中有燥粪,胆汁则逆流而上,其色即黄。苔色黑者,表明血中有炭气[9],为有毒也。血不清洁,生津不爽,并大便恶臭之时,舌有一层厚黑干苔[10]。牙有黑垢,舌有紫色干苔。惹厌之病将退,舌即渐变湿润。黄疸病,舌有胆汁色之苔。身虚泄血病,舌有湿苔。好饮酒,其舌上常有裂纹,则舌体多紫。其他病理,西医重实迹,中医重气化,科学哲学,事实不同,惟辨舌苔参西衷中,义理皆同,然西医不若中医之精且细也。盖上古之言舌苔者,始自《内经》,继则仲景、华佗。《素问》云:舌转可治[11]。《金匮》云:舌黄下之[12]。《伤寒论》云有舌白苔滑,及舌干即下诸说。华佗《察色诀》云:舌卷黑者死[13]。观舌察病,自古有之,惟古人略而不详耳。至元杜清碧之《金镜录》,始增至三十六舌,逮后《观舌心法》[14]增广至一百三十七舌。张氏诞先取《观舌心法》,正其错误,削其繁芜,共得一百二十舌,名曰《伤寒舌鉴》。而后西蜀王文选[15]所编《活人心法》,内有《舌鉴》一卷,据云合张氏一百廿舌、《金镜录》三十六舌、段正谊瘟疫十三舌[16],择录一百四十九舌,张氏之说亦居其九。厥后梁特岩将王氏原文逐条辨正,更为精密。其他如《伤寒舌辨》一百三十五舌、徐洄溪《舌鉴》一百二十九舌,皆有可考。《脉理正义》[17]、汪氏《遵经》[18]、《伤寒折衷》[19]、胡玉海《伤寒一书》[20]、郭元峰《脉如》[21]、周澂之《伤寒补例》[22]《形色简摩》[23]《诊家直诀》[24]、叶氏《温热论》[25]、《医门棒喝》[26]、马氏《医悟》[27]等书,虽非辨舌专书,然皆各有经验发明,犹当参考。又如近出刘吉人《察舌辨证心法》绍兴医会刊印流行,能独具识见,多特别发明,为诊断上所需之常识,亦医家必要之书也。他如何廉臣君刊行之《感症宝筏》,原名《伤寒指掌》,为吴坤安[28]注,邵仙根[29]评,其辨舌亦甚精确,何氏增入梁氏《辨正》、马氏《医悟》,更为完备。如“辨舌十法[30]”,原书仅六法,自第七“瓣晕”起至第十,从《舌鉴辨正》补入。“察舌八法[31]”录《舌鉴辨正》者十之八、马氏《医悟》者十之二,惟吴氏原书无此篇,为何君所增订,亦嘉惠后人之盛心也,余愿为表扬之。其余辨舌之法,虽散见各书,然其间有博而不精,或略而不详,且东鳞西爪,不易卒读,犹不能尽备其书。如《伤寒舌鉴》一书,近世虽已风行海内,然其断病用药有非治温暑时疫所宜。以致初学者无入门之直径,有“有书不如无如”之叹。据炳章二十余年临证之实验,无论内伤外感,以察舌为最有确凭。早有斯见,爰将古今名家医书百五六十家、东西洋近译医书三十余家,及各埠医报杂志三十余种等书广搜博采,凡关于验舌治病诸法,摘录无遗,先后十年,积稿盈箧。戊午春,悉心董理[32],以删繁就简,去粕存精,计存四册。凡生理、解剖之实质,则参用西法;气化理想之经验,则仍衷中医。越时三载,稿凡五易。首总论,以明舌之生理、解剖及功用,与生苔种种之原理;二编总纲,以察形容、质本、神色、津液、苔垢、颜色之要领;三编证治,以识诸家察舌辨证之法及舌病治法;四编各论,以别各舌病证之用药,并附精绘十一色彩图一百三十余枚;五编杂论方案,以征明辨舌察病之实据。厘定六卷,列为三十二章,名曰《辨舌指南》。兹将各章总目重述于下,俾明大要。
第一章,辨舌之生理、解剖及功用,分舌之构造、舌之乳头、舌之脉管、舌之脑气筋[33]、舌之骨与舌根、舌之细胞与神经、舌之唾液腺、舌之能别味与发声功用,为八节。第二章,辨舌之味觉神经之机能。第三章,辨舌审内脏经脉之气化,分手少阴心、足少阴肾、足太阴脾、足阳明胃、足太阳膀胱、手少阳三焦、足厥阴肝,为七节。第四章,辨舌察脏腑之病理。第五章,辨舌明体质禀赋之鉴别。第六章,辨舌生苔之原理。第七章,辨舌苔有根、无根之鉴别。第八章,辨舌察时温与伏热。第九章,观舌之心法。第十章,辨舌之形容,分软硬、胀瘪、战痿、歪斜、舒缩、吐弄,为六节。第十一章,辨舌之质本,分刺点、瓣晕、星斑、裂纹、凸凹、直横,为六节。第十二章,辨舌之神气,分浓淡、深浅、荣枯、老嫩,为四节。第十三章,辨舌之津液,分润燥、滑涩、腐腻、糙黏,为四节。第十四章,辨舌之苔垢,分常变、触染、偏全、薄厚、化退、滞郁,为六节。第十五章,辨舌之颜色,分白苔、黄苔、红色、绛色、灰色、黑色、紫色、青滑、蓝色,为十节。第十六章,仲景察舌辨证法。第十七章,胡玉海察舌辨证法。第十八章,吴坤安察舌辨证歌。第十九章,察舌辨证之鉴别,分虚实、寒热、真假、阴阳、顺逆、生死,为六节。第二十章,辨舌病证治之鉴别,(甲)舌之体质病,分肿舌、木舌、重舌、舌菌、舌黄、舌疔、舌痈、舌疮、舌衄、舌断,为十节;(乙)舌之功用病,分舌强、舌瘖、舌痹、舌麻、舌纵、舌啮、舌吐、舌短,为八节。第二十一章,辨舌病之治疗法,分舌病简效方、舌病针灸法、舌病导引法,为三节。第二十二章,白苔类诊断鉴别法计三十四舌。第二十三章,黄苔类诊断鉴别法计二十五舌。第二十四章,黑苔[34]类诊断鉴别法计三十二舌。第二十五章,灰舌类诊断鉴别法计十四舌。第二十六章,红舌类诊断鉴别法计二十舌。第二十七章,紫舌类诊断鉴别法计十三舌。第二十八章,霉[35]酱色舌类诊断鉴别法计三舌。第二十九章,蓝舌类诊断鉴别法计三舌。统计一百四十四舌,附彩图一百二十二枚[36]、墨图六枚。第三十章,辨舌杂论补遗。第三十一章,察舌辨证医案。第三十二章,辨舌证治要方。每编列章分节,或由节再分子目,条分缕晰,各有发明。须将各条互相参合,方能知其真理,能知纲要,则其变化自可类推隅反[37]也。且可认色分经,据证立方,先浅见而后精深。非敢贡高明之研究,第以为初学之导线。至于精益求精,密益加密,仍当参之诊断诸书,以穷其变而达其微,庶几审病用药,靡有孑遗矣。是乎否乎,敢质博雅诸君,务乞指余之不逮,则余实厚幸矣!
中华民国九年九月重九日四明[38]曹炳章赤电氏序于越城和济药局
[1]陶保廉:字拙存,别号淡庵居士(1862—1938),清末浙江秀水(今嘉兴)人。曾任《清史稿》纂修。曾随父任职西北,在新疆时因病请梁玉瑜诊治,得其传舌诊之学,录成《舌鉴辨正》二卷(1894);又撰梁氏论医之言,成《医学问答》四卷(1895)。
[2]利济外乘: 《利济学堂报》中的“十二门”之一,为该刊物介绍医学知识的一个版块。《利济学堂报》是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由维新思想家陈虬(1851—1904)在浙江温州创办的综合性刊物,是我国最早的高校科技学报。利济医学堂是中国最早的中医学府。该报社、学堂与利济医院、心兰书社等组织构成了互为支撑的独特经营模式与传播机制,在中国期刊演化史上具有里程碑式意义。
[3]周雪樵:字维翰,清末医家,江苏常州人。约于1903年迁居上海,次年创办《医学报》及医学研究会,提倡引进西洋医学。1905年与蔡小香、丁福保、何廉臣等人一起组建“中国医学会”,提倡中西医汇通。著有《西史纲目》。
[4]新灵枢:近代著名藏书家、文献学家与医学家丁福保所编著的主要介绍西医解剖、生理学的书籍。丁福保(1874—1952),字仲祜,号畴隐居士,江苏无锡人。曾创办丁氏医院、医学书局,并编译出版近80种国内外医学书籍,在古籍整理、书目编纂和佛学研究上都有较大建树。
[5]柯为良:原名Dauphin William Osgood,清末来华的美国传教士医生,在福州行医十年,于1880年中暑而殁,年仅35岁。他强调解剖学的重要性,根据当时西方权威解剖学教材编译成《全体阐微》一书,于1881年刊行,并多次再版,是中国近代影响很大的一部解剖学教科书。
[6]脑蕊:当指味蕾。其生于舌乳头之上,形如花蕾,故曰“刺中有脑蕊”。
[7]刘吉人:原名刘恒瑞,号丙生,清末医家。著有《察舌验症新法》(又作《察舌辨证新法》)《伏邪新书》《外科学讲义》等书。
[8]嘉约 翰:原 名John Glasgow Kerr(1824—1901),美国长老会教徒,最早来华的著名传教士医生之一。曾在广州创办中国最早的教会医院博济医院,建立中国第一所精神病医院,设立西医学校,编辑出版中国最早的西医杂志《西医新报》,编译医学书籍34种,为西医西药在中国的传播起到了奠基作用。汪氏遵经:即清代汪宏所撰的《望诊遵经》,二卷,为诊断学专著,成书于1875年。汪宏,字广庵,清代医家,安徽歙县人,精研望诊,倡望诊乃四诊之首一说。
[9]炭气:即二氧化碳。
[10]苔:原作“舌”,据文义改。
[11]舌转可治:出自《素问·大奇论》。原文为“不瘖舌转,可治”。
[12]舌黄下之:出自《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原文为:“舌黄未下者,下之黄自去。”
[13]舌卷黑者死:见于《脉经》卷五《扁鹊华佗察声色要诀》。其言:“病患汗出不流,舌卷黑者,死。”亦见于《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八《脉法》所录“扁鹊华佗察声色要诀”。
[14]观舌心法:即明代申斗垣所撰的《伤寒观舌心法》。原书已佚,其内容被张登所录,并删繁正误,参入其父张璐与个人的治案,编撰成《伤寒舌鉴》一书。申拱辰,字子极,又字斗垣。明代医家,长洲(今江苏吴县)人。具体事迹不详。
[15]王文选:王锡鑫(1808—1889),字文选,号席珍子、亚拙山人,万邑(今四川万县)人。清代医家,著述甚多,代表作有《医学切要》《寿世医鉴》等,并编辑《活人心法》一书。本书卷五后录其为《伤寒舌鉴》作的跋。
[16]段正谊瘟疫十三舌:该说法见于《舌鉴辨正·凡例》。
[17]脉理正义:明代邹志夔所撰的脉学著作,六卷,刊于1635年。邹志夔,字鸣韶,号丹源子,明代医家,丹阳(今江苏丹阳)人。
[18]嘉约 翰:原 名John Glasgow Kerr(1824—1901),美国长老会教徒,最早来华的著名传教士医生之一。曾在广州创办中国最早的教会医院博济医院,建立中国第一所精神病医院,设立西医学校,编辑出版中国最早的西医杂志《西医新报》,编译医学书籍34种,为西医西药在中国的传播起到了奠基作用。汪氏遵经:即清代汪宏所撰的《望诊遵经》,二卷,为诊断学专著,成书于1875年。汪宏,字广庵,清代医家,安徽歙县人,精研望诊,倡望诊乃四诊之首一说。
[19]伤寒折衷:明末清初医家林澜所撰的《伤寒论》研究专著,二十卷,其中有“杂说舌法”等八卷。林澜,字观子,一作观之,浙江杭州人。邵仙根:字芝生。清代医家,乌程(今浙江吴兴)人。于热病颇有研究,曾评吴坤安《伤寒指掌》,其证治见解为后世医家所重。
[20]胡玉海伤寒一书:指《(秘本)伤寒第一书》,四卷,附余二卷,成书于清代雍正乾隆年间,为沈月光首传,再传龚藩臣、车质中,最后由胡玉海编订完成。诸人皆对此书进行了增补,如胡玉海增补“八卦图说一篇,伤寒凡例则例七十六条”,并在乾隆四十五年(1780)为该书做叙言,述其内容和流传过程。
[21]郭元峰脉如:清代医家郭治所著的诊断学专书,二卷,成书于1753年。郭治,字元峰,广东南海人,清代岭南名医。
[22]周澂之伤寒补例:清代周学海所撰的《伤寒论》专著,共二卷,成书于1905年。周学海(1856—1906),字澄(澂)之,号健之,建德(今浙江建德)人,清末官吏与医学家,光绪十八年(1892)进士。潜心医学,脉学尤精。
[23]形色简摩:即周学海所的《形色外诊简摩》,二卷,诊断学专著,成书于1894年。书中对望诊的论述尤为系统全面。
[24]诊家直诀:周学海所撰的脉学著作,二卷。该书与《脉义简摩》八卷、《脉简补义》二卷、《辨脉平脉章句》二卷一起被收入《周氏医学丛书脉学四种》,刊于1896年。
[25]叶氏温热论:由清代名医叶天士所述、门人顾景文整理而成,为温病学的经典著作。
[26]医门棒喝:清代医家章楠所编撰的医论著作,四卷,成书于1825年。章楠,字虚谷,清代著名医家,会稽(今浙江绍兴)人。
[27]马氏医悟:马冠群编著的综合性医书,十二卷,成书于1893年。马良伯,字冠群,孟河(今江苏武进)人,晚清医家。
[28]吴坤安:吴贞,字坤安。清代医家,归安(今浙江湖州)人。著《伤寒指掌》四卷,成书于嘉庆元年(1796)。后经何廉臣重订增补,改名为《感症宝筏》。
[29]伤寒折衷:明末清初医家林澜所撰的《伤寒论》研究专著,二十卷,其中有“杂说舌法”等八卷。林澜,字观子,一作观之,浙江杭州人。邵仙根:字芝生。清代医家,乌程(今浙江吴兴)人。于热病颇有研究,曾评吴坤安《伤寒指掌》,其证治见解为后世医家所重。
[30]辨舌十法:《感症宝筏》此章节作“辨胎十法”。
[31]察舌八法:《感症宝筏》此章节作“察色八法”。
[32]董理:整理。
[33]脑气筋:即脑神经。
[34]苔:原作“舌”,据正文改。
[35]霉:原脱,据正文补。
[36]一百二十二枚:卷四、卷五“辨舌各论”中实附舌象彩图119幅。此处的统计数量当包括之前的舌象总图3幅。
[37]隅反:指类推,举一端即知其余。出自《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38]四明:宁波的别称。因其境内有四明山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