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辨舌苔察时温与伏热
吴坤安云:凡外邪之入,先到卫分;卫分不解,而后入气分而营分;再不解则深入血分。如风热无湿者,舌质白润无苔,或有苔亦薄,热兼湿者,必有浊苔而多痰,此邪在卫分,可汗解之,如麻、杏、薄荷之类;如舌苔白厚而干,邪在气分,宜解肌清热,如荆、葛、翘、荷之类。白内兼黄,仍属气分之热,不可用营分药;白苔边红,此温邪入肺,灼干肺津,不可辛温过表,清轻凉散为当。若气分化热不解,则入营分,此由卫而气,由气而营,由营而血,逐层递进,顺传之径也;或温邪由口鼻吸入,上焦心肺先受,而后竟入营分,舌苔亦由白而绛,为逆传也。邪热入营,舌质必绛而燥,惟犀、羚、栀、翘、鲜大青为妙品,以能透热于营中也。邪在营分不解,渐入血分,入血分则舌质深绛,烦躁不寐,时有谵语,宜急清血分之热,如鲜生地、丹皮、金汁、犀角之类。若舌质红,苔白,根带黄,此热虽入营,温湿之邪尚在气分流连,可冀战汗而解;若舌红绛中仍带黄白等色,是邪在营卫之间,当用犀、羚以透营分之热,荆、薄以解卫分之邪,两解以和之。此由外而内,自上而下,顺逆传经法也,外感温病,风寒诸感,无不皆然。若伏气温病,自里出表,乃先从血分,而后达于气分。故温暑初起,舌即绛者,因内挟伏气,而邪不入气分而直窜营分也,宜先清营分之热,如鲜地、大青、丹、栀、豆豉、白薇之类。大抵寒温自表传里,发病即现白苔,而舌质之色如常无变;温暑之邪自里达表,初起舌质光红,虽有浮垢,反而无根。马良伯云:凡风寒湿诸热病,始起则舌滑而薄;温热暑风,始起则舌即绛色。盖温暑病,里先有郁热,故宜清泄,甚或用凉,切忌辛温芳燥。邵仙根云:伤寒邪从肌表而入,以舌之白黄分表里而汗下之;温暑从口鼻吸入,以舌之绛白分营卫而清解之。更以舌质之燥润,辨津液之存亡。炳章按:凡伏气暑温起病之初,往往舌红润而无苔垢,诊其脉软,或弦或数,口未渴而心烦恶热,即宜投以清解营阴之药,迨邪自营从气分出而化苔,然后再清其气分热可也。若伏邪重者,初起即舌绛咽干,甚则有肢冷脉伏之假象,亟宜大清营分伏邪。而发现厚腻黄浊之苔,此即内伏之邪外达也,既达于气分,则从气分治之。更有邪伏于深沉,不能一齐化达者,如前化出之苔已退尽,色亦淡红,惟口苦或甜黏,其内伏未尽之邪仍留也。逾一二日,舌复干绛,苔复黄燥,当再清之化之,正如抽蕉剥茧,层出不穷。秋月伏暑深沉者,屡多此类之症。余前治姚姓妇伏暑,因初病时尚食肉品麦面,兼服补品,迨热重胃闭始停,而后身灼热,胸痞便闭,小溲短涩。因热逼血室,经水适来,俄顷未净即止,以至热入血室,耳聋目闭,神昏谵语,手足瘛疭,便闭溲涩。前医皆遵热入血室例治,多罔效,至病势危殆,始邀余诊治。余诊其脉弦数搏指,舌底苔灰黑黄焦,浮铺苔上,且黏厚板实,舌尖深绛,边紫兼青。询其前由,阅其服方,参考现证,为其疏方,遂重用蚕砂、鼠粪化浊道而通胞门之淤塞,硝、黄、牙皂以涤垢攻坚积,地鳖、桃仁逐瘀通血络,鲜生地、大青叶、羚羊、钩藤清血热而熄肝风,鲜菖蒲、天竹黄豁痰而开心窍。服一剂而大便下黑垢瘀块,成团、成粒者甚多,瘛疭即定,神志略清。次晨复诊,脉势已平,而舌苔松腐,黑垢满堆,刮去瓢余,未减其半,且逾时又厚,继进桃仁承气汤加减,服至五剂,舌垢始净,身凉胃动,调理而痊。按此证因先病伏暑挟湿,继则挟食,再则阻经停瘀,湿蒸热灼,便闭溲涩,邪无去路。又值经来,邪热竞入血室,经水被热煎熬,以致凝瘀淤塞胞门。前医虽当热入血室治,然药性不能直入淤塞之胞门,故皆罔效。证因挟湿、挟食、挟瘀、挟痰,堆积至重重叠叠,余治以先通胞门淤塞,其血室内之热亦可同时引导下出。舌苔因化反厚者,此因积藏过多,如抽蕉剥茧,层出不穷者是也。又有湿遏热伏之证,亦同前状,初起脉沉濡而数,舌尖绛,边绛略淡,中根灰白或灰黄厚腻,日晡热甚,便不畅,溲短涩,此为热伏于内,湿遏于外,伏暑、秋瘟、秋燥均多此证。治法以蚕砂、滑石、蒌皮、郁金化浊宣气开郁;鲜生地、豆豉、青蒿、白薇、焦栀以清透营热从外达,湿化热透,大便自下,小溲亦长。若误用荆、防、枳、朴,反增胸闷干呕;若用硝、黄妄下,则下利稀水,口舌化燥,胸闷干呕,热亦反增,脾胃浊垢反不下。此余屡验之矣。
图1 味觉器官与脑海连络形状图
此图是味觉器官和感觉神经和动作神经连络之全图。图中(子)是舌;(丑)是神经分支,即带味觉神经纤维经过耳鼓神经的;(寅)是耳鼓;(卯)又一神经分支,即带味觉神经至神经中枢者;(辰)是在脑海外之味觉神经中枢,专司舌尖的味觉;(巳)是又一神经分支,带布在舌根之味觉神经纤维到(午);(未)是专司舌根味觉之神经中枢;(申)是延髓穴,即转接各种器官之报告,而达之最高脑府者;(酉)脑;(戌)从腹部来之胃神经,连合肠胃和脑海之东西;(亥)胃神经之支管,接收喉头所感得味觉,因而起涎,以便送食物进胃(注意:凡物味佳者始起涎)。
又图中之(一)(二)(三)(四)表示舌之分段,详见下面之舌面分段图,又可参阅下文之线状点、蕈状点、围状点三种解剖分图和味蕾之解剖图。
图2 舌面分段图
此图中(一)是蕈状乳头,(二)是线状乳[55]头,(三)是围状乳头(注意他之形状像个井栏),(四)卷叶乳头。图中仅示(一)(二)(四)三者所占之地段而已,详图另列之。
图3
上图即线状乳头内味觉神经纤维形状。形如毛刷者,即神经头也。
图4
上图是蕈状乳头内部构造解剖图。其蕈状表皮极薄,颇灵感。
图5
上图是围状乳头解剖后所见之解剖面。平常肉眼所见围状乳头形状颇似井栏,现在解剖后用显微镜照察,始知此形。
图6
上图即是“味蕾”之解剖放大之图。“味蕾”是各种乳头内皆有,为传达味觉到脑海之机关,颇是重要。图中上面一根,便是毛刷形之东西,他之大小,可以表示味窍之大小。此图是放大五百倍之形。
[1]法:疑为“液”字之误。
[2]耳下腺颚下腺:现称“腮腺”“颌下腺”。原书中称唾液腺包括耳下腺、颚下腺、舌下腺的说法,与今日的日文教材仍相同。
[3]无:此下疑脱一“论”字。
[4]谢氏生理学:当指谢洪爽编写的《生理学》,大概成书于20世纪初,为中国医学校使用的早期生理学教材之一。
[5]新智囊:即曹炳章编辑的《医界新智囊》一书,主要介绍当时流传的西方医学知识。
[6]唐容川:唐宗海(1846—1897),字容川,四川彭县人。清末医学家,中西医汇通派早期代表人物之一。著有《中西汇通医书五种》,于1884年刊行;对于血证的论治亦有独到之处,《血证论》为其代表著作。书中所引本于《中西医汇通医经精义》下卷《全体总论》。
[7](tāntiān):《玉篇》释为“言不正也”。
[8]霍令斯荷斯教授及和布芬勃葛博士:即Professor H.L.Hollingsworth和Dr.A.T.Poffenbarger。二人曾发表论文,介绍当时关于味觉研究的最新成果,该文被茅盾编译成《关于味觉的新发见》一文,发表在1920年3月《学生杂志》第7卷第3号上。
[9]楼英:一名公爽,字全善,号全斋(1332—1401),浙江萧山人,明初医家,代表作有《医学纲目》四十卷。书中引文出自《医学纲目》卷二十五《脾胃部·面》。
[10]志:原作“注”,据上文改。
[11]维:原作“微”,据文义改。
[12]括号中的图示序号为整理者根据原图出现在正文中的顺序所加。
[13]学:原作“觉”,据文义改。
[14]和布博士:原作“布博士”,据下文改。
[15]:此字原同“(zhāi)”,即“啮”,啃、咬之义。此处据文义看,当为作者自创的“香”的异体字。
[16]彻賸八篇:即《彻賸八编》,清代刘思敬编著。刘思敬,字觉岸,号碧幢山隐,上元(今江苏江宁)人,顺治四年(1647)进士,通经史。历数十年编成该书,内容包括日月星辰、山川疆域及古今故事等。其中《内镜》一部,录敬身格言、四大为身论、头面脏腑形色观、诊候微商等内容,为养护身心的医学著作。
[17]玄膺:道教术语,指咽头和喉头的中央部位。
[18]蠡海集:明代洪武永乐年间钱塘人王逵编撰的一部博物学著作。
[19]李时珍曰:此处引自《本草纲目·人部第五十二卷·人之一·口津唾》。
[20]诀:通“决”。决定,判断。
[21]经筋篇:此下引文出自《灵枢·经脉》,非《灵枢·经筋》。
[22]经络篇:此下引文出自《灵枢·脉度》,非《素问·经络》。
[23]乔岳:明代医家,曾注《内经》,为《证治准绳》等书所录;并撰有《五脏绝歌》,为《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之儿科》所收载。
[24]疾病篇:《内经》无此篇名。此处引文本于《灵枢·经脉》。李东垣云:此下引文见于元代医家王好古《此事难知》卷上。该书为王氏编集其老师李杲的医学论述,故称“李东垣云”。
[25]经别篇:此下引文后半句出《灵枢·寒热病》。
[26]《玄珠》:又名《玄珠密语》,十卷,唐代王冰阐发《素问》之书,其在序中云:“辞理秘密,难粗论述者,别撰《玄珠》以陈其道。”宋代高保衡等校正《素问》时,曾详考王氏《玄珠》。
[27]灵枢又云:此下引文出自《灵枢·胀论》。
[28]孙文垣:即孙一奎,字文垣,号东宿,又号生生子,安徽休宁人。明代医家,生活在嘉靖、万历年间(1522—1620)。
[29]灵枢曰:此下引文本于《灵枢·口问》。
[30]素问云:此下引文出自《素问·刺禁论》。
[31]景日昣:字冬旸,号嵩崖(1661—1733),河南登封人。康熙年间进士,官至户部侍郎,为当时名臣及名儒,曾任乾隆幼时的老师。文史著述甚多,其中《嵩崖尊生书》十五卷为著名的医学论著。
[32]帝:通“蒂”。指蒂丁,又名喉花,为悬雍垂的古称。
[33]素问云:此下引文出自《素问·金匮真言论》。
[34]疾病篇:《内经》无此篇名。此处引文本于《灵枢·经脉》。李东垣云:此下引文见于元代医家王好古《此事难知》卷上。该书为王氏编集其老师李杲的医学论述,故称“李东垣云”。
[35]王肯堂云:此下引文出自明代医家王肯堂《证治准绳·杂病》第八册《七窍门下·舌》。王肯堂(1549—1613),字宇泰,一字损仲,号损庵,又称念西居士,江苏金坛人。编著《证治准绳》四十四卷,为当时医学的集大成之作。
[36]于:原作“为”,据《证治准绳》改。
[37]脉:原作“末”,据《证治准绳》改。
[38]灵枢又曰:此下引文出自《灵枢·经脉》。
[39]又云:此下引文出自《素问·刺禁论》。
[40]孙景思:明代医家,新安(徽州)人,著有《孙景思医论》(已佚),其言被《续医说》《证治准绳》《医门法律》《经络全书》等书所录。
[41]张鸡峰:即张锐,字子刚,宋代医家,原为蜀地人,后迁居河南郑州。著有《鸡峰普济方》三十卷,对宋以前的医疗经验进行了总结,故称“张鸡峰”。
[42]屠渐斋:清代医家,宜兴人,事迹无考。曾传八珍加味汤之述,为顾尔元《医中一得》所录。
[43]千金方:此下所引文字本于《备急千金要方》卷十四《小肠腑方·舌论第三》。
[44]三经:指太阴、少阴、厥阴三阴经。
[45]薛己:字新甫,号立斋(1487—1559),吴郡(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医学家,曾任医,兼通各科,著述颇多,传有《内科摘要》《外科枢要》《女科撮要》《正体类要》等书。此下所引文字出自其著《口齿类要·舌症四》。
[46]尖:疑应作“间”。
[47]张石顽:张璐(1617—约1699),字路玉,晚号石顽老人,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末清初著名医学家,与喻昌、吴谦并称为我国清初三大医家之一。著有《张氏医通》《伤寒缵论》《本经逢原》等书。其言论及部分医案由其子张登收录编入《伤寒舌鉴》一书。
[48]申氏:即明代医家申斗垣。
[49]少阴气绝则血不行:出自《灵枢·经脉》。原文为“手少阴气绝则脉不通……脉不通则血不流”。
[50]至宝:原作“紫宝”,据文义改。
[51]《医学抉微》:当指林慎庵《四诊抉微》一书。
[52]海硝:即海螵蛸。
[53]饮:《形色外诊简摩》作“因”。
[54]日:原作“月”,据《形色外诊简摩》改。
[55]乳:原脱,据上下文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