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小儿刮痧概述
一、刮痧起源与发展
刮痧疗法是一种古老的、自然的、具有中医特色的、非药物的外治疗法,也是传统中医临床的四大特色疗法(针灸、推拿、刮痧、拔罐)之一,它具有历史悠久、方法安全、简便实用、疗效可靠、适用广泛等特点,正因如此,刮痧疗法对于小儿日常疾病十分适用,尤其在缺医少药的年代和时期,小儿刮痧常充当民间医疗实践活动的主力。从古至今,这种疗法一直在民间广泛流传,历代医家在医疗实践当中也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
所谓“刮痧”,就是利用表面具有一定光滑程度的器物作为刮痧工具,配以能够起到润滑和治疗作用的介质,在人体表面的一些特定位置进行刮拭,一般刮出“痧疹”称之为痧,从而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目的。中医学认为,这种“痧”是潜伏在人体内邪毒一类的致病因素,通过刮拭可以将邪毒排出体外。
所谓的“痧”一般有两种含义:一种是通过一定程度的刮拭,使皮肤出现红色或紫色如栗、略高出皮肤、触之碍手的疹点,这种反应是潜在或者已在的疾病的一种表现,同时也可以通过它的颜色和出痧部位来判断疾病的发展进程;另一种含义则是指“痧”并不是一种独立存在的现象,而是指在许多疾病的发展过程中都会出现的共同症状,故有“百病皆可发痧”的说法,所以在众多中医典籍中关于“痧”的记载涉及内、外、妇、儿等各科疾病。而在刮痧之后,某些部位的皮肤会出现或红色或紫色的疹点或瘀斑,一般而言,“痧”越多病情就相对越重:鲜红痧代表表证、暗紫痧代表里证。如果刮痧过程中痧点颜色由深变浅、由多变少多为病情逐渐好转的征象;如果痧有规律地分布于经络或者穴位处,说明所在经络或脏腑有病变。
刮痧的起源很早,在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中就有刮痧的雏形,其以匕周擦拭患儿局部,至其出现“有血如蝇羽”。在葛洪的《肘后备急方》卷七中记载“沙虱”侵入人体后出现皮肤发疹并伴有“寒热疼痛,百节强”的症状,采用茅叶刮拭皮肤作为治疗方法。在唐朝时期有用苎麻来刮痧治病的记载。孙思邈为序的《华佗神医秘传》中也记载了噤口痧、绞肠痧、羊毛痧、斑痧等痧证,但是成书年代颇有争议。宋代《医说》中也有辨痧病的章节。到了元明时期就有更多的书籍记载了刮痧疗法,如元朝危亦林编著的《世医得效方》中便有关于搅肠痧的记载,并记载苎麻沾水刮擦的方法。到了明朝《仙传外科秘方》《证治准绳》《万氏家传保命歌括》《景岳全书》等书中都有关于痧证的记载。清朝发展尤为迅速,出现了专门论述刮痧的著作,如郭士遂编写的《痧胀玉衡》、吴尚先的《理瀹骈文》、王凯的《痧证全书》、刘奎的《松峰说疫》、欧阳调律的《治痧要略》、肖畏皇的《痧病杂谈》、赵学敏的《串雅外编》、张志聪的《侣山堂类辨》、高鼓峰的《四明心法》等,这些著作中都有刮痧疗法的记载。
小儿一直是从古至今民间刮痧疗法的主要实践对象,《保赤推拿法》记载“刮者,医指挨皮肤,略加力而下也”,吴尚先在《理瀹骈文》中记载“痧以油刮,五脏咸解”,并注解说无论是放血还是盐擦,皆“莫妙以瓷调羹蘸香油刮背,盖五脏之系,咸在于背,刮之则邪气随降,病自松解”。近年来,小儿刮痧更是广泛流传、空前发展,各大医院和门诊部的儿科都有刮痧治疗的项目,因其疗效显著且无副作用,逐渐为广大群众所接受。经过广大医务人员的实践总结,刮痧治疗的疾病种类逐渐增多,尤其在小儿疾病的刮痧方面积累了许多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