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汉、三国时期
1.中医儿科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 《内经》不仅为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亦为儿科病证的防治提供了理论指导。首先,对儿科的年龄进行了界定。《灵枢·卫气失常》曰:“人年五十已上为老,二十已上为壮,十八已上为少,六岁已上为小。”所以,后世又称儿科为少小科。其次,对胎儿的孕育过程、生长发育及生理特点都有详细的记载。《灵枢·经脉》曰:“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谷入于胃,脉道以通,血气乃行。”《灵枢·逆顺肥瘦》曰:“婴儿者,其肉脆,血少气弱。”在此生理特点的基础上,后世儿科医家总结出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的生理特点,并在实践中不断验证、总结和完善。
《内经》中已有多种儿科病证的记载,如泄泻、营养不良、癫痫等,并从证候、脉象、病因病机、预后等方面进行了全面阐述。《灵枢·论疾诊尺》曰:“飧泄,脉小,手足温,泄易已。”“婴儿病,其头毛皆逆上者,必死。耳间青脉起者,掣痛。”此对婴儿疾病的诊断及预后做出了判断。书中还记载了针刺法,并提出了小儿针刺的原则。《灵枢·逆顺肥瘦》曰:“刺婴儿奈何……以毫针浅刺而疾发针,日再可也。”即宜轻刺激,多次进行,以适合小儿的体质。《内经》进一步发展了儿科疾病的食疗内容。《素问·疏五过论》曰:“凡欲诊病者,必问饮食居处。”《素问·五常政大论》曰:“药以祛之,食以随之。”并提出了膳食配伍的治疗原则:“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素问·藏气法时论》)。
此期,对小儿伤食致病已有了初步认识。《后汉书·王符传》曰:“婴儿常病,伤于饱也……哺乳多则生痫病。”西汉司马迁在《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记载了西汉名医淳于意以“下气汤”治疗小儿“气鬲病”,成为最早的儿科医案。《神农本草经》中记载了10余种儿科疾病,书曰:“龟甲,味咸平……小儿囟不合。”
《中藏经》从母子间的整体关系,论述了孕乳期妇女与小儿疾病的关系。如治疗陈叔山小儿吮乳啼哭泄泻证,因其母又孕,阳气内养,乳汁虚冷而致,令其母服四物女宛丸而愈。说明当时已观察到乳母对婴儿病证的影响。
2.推拿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 秦汉、三国时期诞生了我国第一部按摩专著——《黄帝岐伯按摩经》10卷(已佚)。《黄帝内经》对按摩的起源、手法、临床应用、适应证、作用原理以及推拿教学等内容进行了详细记载。首次提出了“按摩”一词,记载了按、摩、推、扪、循、切、抓、揩等11种手法;还记载了一些按摩器具,如“揩摩分肉”的圆针、“主按脉勿陷”的鍉针等;并初步阐释了按摩的作用机理,如《素问·举痛论》中所记载的“按之则血气散,故按之痛止”“按之则热气至,热气至则痛止矣”;在按摩人员的选才与考核上上,提出了一定的标准。如《灵枢·官能》曰:“爪苦手毒,为事善伤者,可使按积抑痹。”
东汉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首次总结了“膏摩”疗法,认为其具有手法与药物的双重功效,不仅提高了临床疗效,而且扩大了推拿的适用范围。如《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曰:“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膏摩法的出现,为小儿推拿介质的使用奠定了基础。《神农本草经·衣鱼》记述了药物摩法,曰:“衣鱼,味咸温……小儿中风,项强,背起摩之。”即用衣鱼在背上摩之,以治疗小儿头风、项强诸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