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望诊
望诊是医生运用视觉观察患儿的全身和局部情况,从而获得与疾病相关临床资料的一种诊断方法。在儿科四诊中,闻诊、问诊、切诊均易受干扰,且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历代医家对望诊尤为重视。《幼科铁镜·望形色审苗窍从外知内》曰:“望、闻、问、切,固医家之不可少一也,在大方脉则然,而小儿科则惟以望诊为主。”小儿望诊内容包括望神色、望形态、望苗窍、辨排泄物、辨斑疹、察指纹等。可将望神色、望形态等诊察全身的病情变化归纳为整体望诊;将望苗窍、辨斑疹、辨排泄物、察指纹等诊察局部的病情变化归纳为局部望诊;另外,借助各种仪器设备进行的病情检查称为微观望诊。临床望诊应在光线充足的地方进行,尽量让患儿安静,诊察既要全面又要有重点,细心而又敏捷,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一)望神色
望神色包括望神和望色。望神,即望精神、意识、体态、面目等,尤以察目为要;望色,包括望部位、颜色、光泽,以望面部气色为主,兼望肌肤、目睛、毛发、爪甲等。
1.望神 主要辨得神与失神。若小儿精神振作、目光有神、表情活泼、反应灵敏,为得神,提示正气充足,脏腑功能健旺,无病或病轻;若小儿精神萎靡不振、目光无神、表情淡漠、嗜睡或谵语,为失神,提示正气不足,脏腑功能衰败,有病或病重。
2.望色 望色以面部望诊尤为重要,兼望肌肤、目睛、毛发、爪甲等。察色方法为五色主病和五部配五脏。五色指赤、青、黄、白、黑。《小儿卫生总微论方·诸般色泽纹证论》曰:“色青为风,色赤为热,色黄为食,色白为气,色黑为寒。”并须察色之荣枯,“滋荣,其色生……枯夭,其色死”。五部配五脏,最早见于钱乙《小儿药证直诀·面上证》,书曰:“左腮为肝,右腮为肺,额上为心,鼻为脾,颏为肾。”临床望色,当部位、颜色、光泽综合分析,其中又以五色变化最具有临床意义。
色有常色、病色之分。小儿常色为色微黄,透红润,显光泽,新生儿则全身皮肤嫩红,此为气血调和的征象。小儿患病之后,色泽变化较成人更为敏感。
面色青,多主惊风、寒证、痛证、血瘀证。惊风欲作或已作,常见眉间、鼻梁淡青;唇周、爪甲青紫,多为肝风。寒证分虚实,青灰晦暗为阳气虚;乍青乍白为里寒甚。痛证色青多见于腹部中寒,常伴啼哭不宁。血瘀证色青见口唇青紫、面色青灰,乃心阳不振,血脉瘀阻。但凡小儿面呈青色,病情一般较重,应多注意观察。
面色赤,多主热证,又有实热、虚热之分。热证,表热常见面红目赤,恶寒发热;里热常见面赤气粗,高热烦渴;虚热常见潮热颧红,低热绵延。若病重者见面红如妆或两颧艳红,多为虚阳上越的戴阳证。小儿亦有因衣被过暖、活动过度、日晒烤火、啼哭不宁等原因而面红者,不属病态。
面色黄而非常色者,多主虚证、湿证。面色萎黄,多为脾胃气虚;面黄浮肿,多为脾虚湿滞;面色枯黄,多为气血枯竭;面黄肌瘦、腹胀纳呆多为疳积;面黄无华伴有白斑多为蛔虫症。面黄而鲜明如橘色属阳黄,多见于黄疸型肝炎;面黄而晦暗如烟熏属阴黄,多见于阻塞性黄疸。新生儿在一周内出现面目黄染,并能自行消退,多为生理性黄疸。
面色白,多主虚证、寒证。外感初起,面白无汗,多为风寒外束;阵阵面白,啼哭不宁,多为中寒腹痛;突然面色苍白,肢冷汗出,多为阳气暴脱;面白无华,爪甲苍白,多为营血亏虚;面白色滞,肢面浮肿,多为阳虚水泛。
面色黑,多主虚寒证、水饮证、血瘀证。小儿面色青黑,四肢厥冷,多为阴寒内盛;面色灰黑暗滞,多为肾气虚衰;面唇黧黑,多为心阳久衰;唇指紫黑多为心阳虚衰,血脉瘀滞;面黑浅淡虚浮,多为肾阳亏虚,水饮内停。若经常日晒风吹,肤色红黑,不属病态。
(二)望形态
望形态是指观察患儿的形体和姿态,即从患儿的形体强弱、胖瘦和活动状态来辨识疾病的寒热虚实。
1.望形 形,指形体、外形。形体包括头囟、躯体、四肢、肌肤、筋骨、毛发、指(趾)甲,诊察时应按顺序进行。人是有机的整体,内有五脏六腑,外合筋骨皮毛。所谓肺主皮毛、脾主肌肉、心主血脉、肝主筋、肾主骨,就是对脏腑内外相应关系的概括。因此,可以根据小儿外形和体质强弱,来判别脏腑功能的寒热虚实。小儿形体与生理、病理及先天、后天都有着密切的关系。脾主肌肉,肾主生长发育,因而小儿的高矮、胖瘦,与脾、肾关系最为密切。
凡小儿身高正常,胖瘦适中,皮肤柔嫩,肌肉壮实,筋骨强健,身材匀称,毛发黑泽,是先天禀赋充足、发育营养良好的表现;若形体矮小,肌肉瘠薄,筋骨不坚,毛发稀细萎黄,是先天禀赋不足、发育营养不良的表现。
若头方发稀,囟门宽大、迟闭,多见于五迟;头大颈缩,前囟宽大,头缝开解,目睛下垂,多见于解颅(脑积水);前囟及眼窝凹陷,皮肤干燥,多见于小儿泄泻脱水之证。若胸廓高耸,形如鸡胸,多见于佝偻病、哮喘。若肌肉松弛,皮色萎黄,多见于偏食、厌食、反复呼吸道感染。若腹部膨大,肢体瘦弱,毛发焦稀,额上有青筋显现,多为疳积。小儿头发稀疏黄软,生长迟缓,甚至久不生发,皆为先天不足、肾精亏损所致,或喂养不当,气血虚亏,发失所养所致。
2.望姿态 是指观察小儿的动静姿态和肢体异常动作来诊察病情的方法。多动少静为阴亏阳盛,多静少动为阴盛阳虚。望小儿姿态,应将患儿具有的动作能力与该年龄组儿童应具备的动作能力相对照,可早期发现五迟、五软等发育迟缓病证。
小儿卧位自能转侧,面常向外,多为阳证、热证、实证;若难以转侧,面常向里,精神萎靡,多为阴证、寒证、虚证。睡时仰面伸足,常揭衣被,多为热证;蜷卧缩足,喜加衣被,多为寒证。喜侧卧,多为胸胁疼痛;若仰卧少动,双目无神,多为久病、重病体虚。小儿端坐喘促,张口抬肩,痰鸣哮吼,多为哮喘;咳逆鼻扇,胁肋凹陷如坑,呼吸急促,多为肺炎喘嗽;婴儿点头呼吸多为肺炎。颈项强直,角弓反张,四肢抽搐,两目上视,多为惊风。小儿身体蜷缩,紧偎母怀,欲盖衣被,多为表寒证之恶寒。喜俯卧者,多为乳食内积;喜蜷卧者,多为腹痛。若小儿翻滚不安,呼叫哭闹,双手捧腹,起卧颠倒,多为急性腹痛;若抱头而哭或双手击头,多为头痛。儿童手足伸屈扭转,挤眉眨眼,努嘴伸舌,状似舞蹈,不能自制,多为舞蹈病。
(三)望苗窍
苗窍是指口、舌、目、鼻、耳及前后二阴。舌为心之苗,肝开窍于目,肺开窍于鼻,脾开窍于口,肾开窍于耳及前后二阴。脏腑病变,常在苗窍上有所表现。正如《幼科铁镜·看病秘诀》所曰:“凡小儿病有百端,逃不去五脏六腑气血,症虽多怪,怪不去虚实寒热风痰,病纵难知,瞒不过颜色苗窍。”
1.察舌 察舌是望诊的重要内容。舌通过经络与脏腑相连,依靠脏腑的精气上营而灵活,脏腑病变可从舌象上反映出来。故有“辨舌质可辨五脏之虚实,视舌苔可察六淫之浅深”之说。临床察舌,主要观察舌体、舌质和舌苔三个方面的变化。正常小儿舌象为舌体柔软,活动自如,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质润。小儿一旦患病,舌质和舌苔就会发生相应变化。
(1)舌体:舌体嫩胖,舌边齿痕明显,多为脾肾阳虚;舌体突然肿大,色泽青紫而暗,多见于中毒;舌体肿大,舌色深红,多为心脾积热;舌体淡胖,伴有裂纹,多为气血两虚、阴伤液耗;舌体强硬,多为痰浊阻滞。急性热病中出现舌体短缩,多为热盛动风;若伴舌干绛,则为热病伤津,经脉失养而挛缩,亦有因厥阴寒极而致舌体缩短者。
(2)舌质:正常小儿舌质淡红明润,提示脏腑气血功能正常,即使患病也较轻浅。舌质淡白不荣,多为气血不足,主虚主寒。舌色鲜红,主热证、实热证;舌老红,多见于急性热病;舌红干,多为热伤阴津。舌尖红,多为上焦温病或心火上炎;舌边红,多为肝胆有热。舌嫩红,伴质干,多为阴虚内热。舌质红绛,主热入营血、瘀热互结;舌质红绛质干,多为热灼阴津;舌质深绛,多为血瘀夹热;舌质紫暗,多为气滞血瘀。舌起粗大红刺,状如杨梅,多为烂喉痧热入营血之表现。
(3)舌苔:正常舌苔由胃气所生。新生儿亦多见薄白苔,少数舌红无苔,常于48小时内转为淡红舌,长出白苔。新生儿舌苔情况可作为观察其胃气生发的指标之一。舌苔望诊,要注意苔色、苔质。苔色多与病邪性质有关,苔质则与病情的轻重、病势的进退、津液的变化以及邪正的消长等有密切的关系。薄苔表示正常或表邪初见,病情轻浅,多见于外感初起;厚苔表示里邪已深,病情较重,多见于食积痰湿。苔质滋润,多为有津;苔质滑润,多为湿滞;苔质干燥,多为津伤;苔质腐垢,多为胃浊;苔质黏腻,多为痰湿。舌苔色白,多主正常或表、寒、湿。舌苔薄白,多为外感风寒或风热初起;舌苔白腻,主寒湿内蕴;苔白如积粉,多见于外感秽浊、热毒炽盛的瘟疫病。黄苔主热证、里证。薄黄主风热在表、风寒化热或热邪传里;黄腻主脾胃湿热或痰热蕴肺;苔淡黄而滑润、舌质淡而胖嫩,多为阳虚水湿内停;舌苔老黄,主燥主热,多为气阴耗伤;舌苔灰黑,舌面干燥,舌质红绛,多为热盛伤津;舌苔灰黑,舌面润滑,舌质淡白,多为寒邪内盛、痰湿内停;苔面干燥,望之枯涸,扪之无津,为燥苔,甚则粗糙有刺感为糙苔,主津液不足,前者较轻,后者较重;舌苔花剥如地图主脾胃病,脾胃气虚兼舌质淡、胖嫩、有津,脾胃阴虚兼舌质红、苔少、少津。舌面无苔,光亮如镜,为镜面舌,多为阴津枯竭或胃气将竭之久病、重病;舌上有苔提示正气尚盛,邪虽未去,胃气尚未大伤;舌上无苔,提示正气不足,抗邪能力低下,胃气已伤,多主阴虚。
观察舌象时应注意动态变化。舌质由淡红转绛,是热证由浅入深;舌苔由白转黄转灰,是热证由轻转重。舌苔从无到有,提示胃气逐渐恢复;舌苔由薄转厚,提示食积、湿滞加重;舌苔由厚转薄,提示食积、湿滞渐化。
在观察小儿舌象时,应注意排除假象。小儿伸舌的姿势可影响舌色,如舌尖上翘,可造成舌尖和舌边发红。伸舌不完全亦影响观察效果。注意染苔,如吃乌梅、山楂片、橄榄、铁剂可使舌苔染黄,服未包煎之黛蛤散可使舌苔染青,喝牛奶、豆浆等可使舌苔染白;染苔色泽比较鲜艳而浮浅,与病苔不同,有疑问时,注意询问即可明了。
2.察目 目为肝之窍,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所以,通过察目可了解内脏的病变,尤其是肝脏的疾病和神气的有无。察目包括观察眼神、眼球、眼睑、巩膜和结膜等情况。小儿黑睛等圆,目睛灵活,目光有神,眼睑开阖自如,多为肝肾精血充沛之征;反之目无光彩,或闭目无神,多为异常表现。眼睑浮肿,是风水相搏;眼睑开阖无力,多为元气虚惫。寐时睑开不闭,多为脾虚之露睛;寤时睑不能开,多为肾虚之睑废。眼睑结膜苍白,多为血虚之象;眼睑赤烂,多为湿热郁蒸。目赤肿痛,或眼睑红肿,多为风热上攻。巩膜色黄,多为湿热熏蒸之黄疸。目红多眵畏光,多为麻疹之兆。眼结膜干燥,多为肝血不足之肝疳。目眶凹陷,啼哭无泪,多见于泄泻气虚液脱,阴津大伤。若见瞳孔缩小或不等,或散大,对光反射消失,提示正气衰亡,病情危重。两目呆滞,转动迟钝,多为肾精不足;两目直视、斜视,或两目上窜,瞪目不活,多为肝风内动、惊痫之兆。
3.察鼻 鼻为肺之窍,肺气通于鼻;胃经起于鼻旁,循鼻上行。所以,鼻的病变与肺胃密切相关。望鼻,主要是观察鼻内分泌物和鼻的外形。鼻塞流清涕,多为外感风寒;鼻流浊涕,多为外感风热,或感冒经久向愈之征。长期鼻流浊涕,气味腥臭,多为肺经郁热。鼻衄,多为肺经郁热,血热妄行。鼻内生疮糜烂,多为肺火上炎。鼻孔干燥,多为肺热伤阴或外感燥热之邪。鼻翼翕动,多为肺气郁闭。麻疹患儿在鼻尖出现疹点,多为麻疹顺证表现。乳儿鼻塞不通,无其他症状,多为鼻腔分泌物或异物阻塞。
鼻根两目内眦之间,名曰山根,常有青筋隐现。山根脉纹形色对疾病的诊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一般认为,色青,多见于惊风、腹痛、痫证等病证;色红,多见于感冒、肺炎、哮喘等病证;色黄,多见于积滞、呕吐、疳证等病证。另外,从形态上看,横形,多见于脾胃病证;竖形,多见于肺系病证;斜形,多无临床意义。
4.察口 包括察口唇、察口腔、察齿龈、察咽喉。
(1)察唇:正常人唇色红润,是胃气充足、气血调匀的表现。若唇色淡白,多为气血亏虚;唇色淡青,多为风寒束表;唇色红赤,多为热证;唇色红紫,多为瘀热互结。环口发青,多为惊风先兆。面颊潮红,唯口唇周围苍白,多为丹痧。唇内及舌面出现白点,多为虫积。唇边生疮,红肿疼痛,多为心脾积热。口噤不语,兼四肢抽搐,多为痉病或惊风;口撮,上下口唇紧缩,兼见角弓反张,多见于破伤风患儿;新生儿撮口不能吮乳,多为脐风;口频繁开合,不能自禁,多为胃气虚弱;口角掣动不止,多为动风。
(2)察口腔:黏膜色淡为虚为寒,色红为实热。口腔破溃糜烂,多为心脾积热;口内白屑成片,多为鹅口疮。两颊黏膜见针尖大小白色小点,周围红晕,多为麻疹黏膜斑。上下臼齿间腮腺管口红肿如粟粒,按摩腮部无脓水流出者,为痄腮(流行性腮腺炎);按摩有脓水流出者为发颐(化脓性腮腺炎)。
(3)察齿龈:齿为骨之余,龈为胃之络。正常人牙齿洁白润泽而坚固,是肾气旺盛、津液充足的表现;齿龈淡红而润泽,是胃气充足、气血调匀的表现。牙齿萌出延迟,多为肾气不足;齿衄龈痛,多为胃火上冲;寐中磨牙,多为肝火亢盛;牙龈红肿,多为胃热熏蒸。新生儿牙龈上有白色小斑块,称为马牙,并非病态。
(4)察咽喉:咽喉为肺胃之门户。正常人咽喉淡红润泽,不痛不肿,呼吸通畅,发音正常,食物下咽顺利无阻。外感时咽红为风热,色淡多为风寒。咽部疱疹色红,多为外感邪毒;咽部滤泡增生,多为瘀热蕴结。乳蛾红肿,多为肺胃热结;乳蛾溢脓,多为热壅肉腐;乳蛾大而不红,称为肥大,多为阴伤瘀热未尽或肺脾气虚不敛。咽喉部有灰白色伪膜,拭之坚韧不易剥去,重擦出血,或很快复生者,多为白喉。
5.察耳 肾开窍于耳。小儿耳壳丰厚,耳舟清晰,色泽红润,提示先天肾气充沛;反之,耳壳薄软,耳舟不清,提示肾气不足或体质较差。先天肾气不足的胎怯患儿,如早产儿,耳壳软且紧贴二颞,耳舟不清。耳壳肿胀灼热,多见于热毒壅结耳部;耳壳湿疮浸淫,多为湿热上蒸;耳内流出脓液,多因风热犯咽传耳或肝胆火盛。耳背络脉隐现,耳尖发凉,兼身热面赤,眼泪汪汪而畏光,多为麻疹先兆;以耳垂为中心弥漫肿胀,则为痄腮的表现。耳色红,主心肺积热;色青紫,主邪热夹瘀;色淡白,主气血亏虚;色黄滞,主湿阻中焦。
6.察二阴 二阴属肾,前阴为清窍,后阴为浊窍,察二阴变化可辨识病情的性质。
前阴是指外生殖器和尿道口,为肾所主,络属肝经。后阴指肛门。阴囊紧缩不弛,多为外感风寒或肾气不足;阴囊弛而不张,多为气虚体弱或外感热病。阴囊睾丸肿大不红,照之透光,多为鞘膜积液之水疝;阴囊肿物时大时小,上推可消,多为小肠下坠之狐疝。阴囊通体肿大光亮,多见于阳虚阴水;阴囊肿痛黄水流溢,多见于湿热下注。女孩前阴红肿潮湿,亦属湿热下注;前阴发育过早,多为阴虚火旺之早熟。肛周皮肤黏膜色红为热,色淡白为虚。肛周淡白而干,多为气虚津液不足;灼热燥褐,多为阳明里热伤津;糜烂潮红,多为大肠湿热下注;红肿疼痛,多为热毒壅结酿脓。肛口弛而不张,多为元气不足;直肠脱出肛外,多为中气下陷。肛口有裂隙,触之渗血,多为便秘热结所致之肛裂;肛旁瘘口,按之溢脓,为肛周脓肿形成之肛瘘。小儿肛门潮湿红痛,多属尿布皮炎,亦称“红臀”。
(四)辨排泄物
辨排泄物是指通过观察患儿排出物的形、色、质、量的变化,以诊察疾病性质的方法。一般来说,凡色白(浅淡)、清稀者,多属虚证、寒证;色黄(深浓)、稠浊者,多属实证、热证。
1.辨涎唾 涎唾是口腔中的黏液与唾液,其中清稀水样者称为涎,黏稠泡沫状者称为唾。涎唾为脾之液,由口腔分泌,具有濡润口腔,协助进食和促进消化的作用。辨涎唾可诊察脾胃病变。小儿口角流涎,浸渍颐下,称为滞颐,多由脾虚不能摄津所致,亦可见于虫积、胃热或消化不良。睡中流涎,多为脾虚、胃热或宿食内停。口角流涎,伴口眼斜,多见于面瘫、脑瘫患儿。若原无流涎,近日多涎,伴拒食哭闹,要进一步检查口腔,多见于口疮、鹅口疮、疱疹性咽峡炎。
2.辨痰液 咳唾稠而浊者是痰,稀而清者是饮。观察痰的色、质、量,可以诊察病邪的性质及肺、脾二脏的功能状态。外感病中,痰清而有泡沫者,多为风痰;痰白量多质清稀者,多为寒痰;痰白量多质稠,滑而易咯出者,多为湿痰;痰黄质稠有块色黄者,多为热痰;痰黄而少且难咳出,或痰中带血丝者,多为燥痰;痰中带血,或咯血者,多为热伤肺络;劳瘵久咳,虚火伤肺者可见咳血痰,其咯出之血血色鲜红;咳唾腥臭脓痰或脓血者,多为肺痈。
3.辨呕吐物 呕吐为胃气上逆所致,外感、内伤均可引起。吐物稠浊有酸臭味,多为胃热;吐物清稀无臭味,多为胃寒;吐物腐臭,多为宿食食滞。呕吐黄绿色苦水,多为胆热犯胃;呕吐暗红血水,多为胃络损伤。呕吐蛔虫,多为虫踞肠腑或蛔厥虫瘕。呕吐频频不止,伴腹痛便闭,要防肠腑滞塞不通之肠结(肠梗阻),新生儿须考虑先天性消化道畸形。
4.辨大小便 新生儿生后3~4天内,大便呈黏稠糊状,墨绿色,无臭气,日行2~3次,称为胎粪。母乳喂养儿大便呈卵黄色,偶带绿色,稍有酸臭气,稠度均匀,日行3次左右;牛乳、羊乳喂养者,大便色淡黄,质较干硬,有臭气,日行1~2次;小儿饮食过渡到与成人相同时,大便亦与成人相似,色黄,干湿适中,日行1~2次。
小儿大便稀薄如水,色黄夹黏液,气味臭秽,多为湿热泻;大便清稀,夹泡沫,臭气轻,肠鸣腹痛,多为寒湿泻;大便稀溏,夹乳块或未消化食物残渣,气味腐臭,多为伤食泻;大便稀溏,色淡不臭,食后易泻,多为脾虚泻;大便清稀,完谷不化,食入即泻,滑泄不止,多为脾肾阳虚泻。大便赤白黏冻,伴里急后重,多为湿热下痢。大便色泽灰白不黄,多系胆道阻滞。婴幼儿大便呈果酱色,伴阵发性哭闹,多为肠套叠。大便干燥硬结,排出困难,甚至燥结如羊屎者,多为热盛伤津。大便出血,血色鲜红者多为血热,黑如胶漆者多为湿热凝滞。先便后血,其色褐黑或色黑如柏油,提示血从胃中来(远血),病多在脾胃;先血后便,其色鲜红或深红,提示血从肠中来(近血),病多在大肠与肛门。
正常小儿小便色清或淡黄,溲时无不适。小便清澈量多为寒,包括外感寒邪或阳虚内寒;小便色黄量少多为热,包括邪热伤津或阴虚内热。尿色深黄,多为湿热内蕴;黄褐如浓茶,多见于湿热黄疸;色白如米泔,多为湿热下注或脾肾不固之乳糜尿。尿色红赤或镜检红细胞增多者,称为尿血,多为热伤脉络或脾肾不固所致;尿色鲜红者多为血热妄行,淡红者多为气不摄血,红褐者多为瘀热内结。
(五)辨斑疹
斑疹见于皮肤,一般说来,点大成片,不高出皮肤,压之不褪色者,称为斑;点小量多,高出皮肤,压之褪色者,称为疹。斑疹在儿科多见于外感时行疾病,如麻疹、奶麻、风痧、丹痧、水痘、手足口病等,也可见于内伤疾病,如紫癜、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等。
斑有阳斑、阴斑之分。阳斑是指热毒阳证发斑,多见于温病热入营血,其斑大小不一,色泽鲜红或紫红,伴发热等症状;阴斑多因内伤气血或者伴有外感而发,色淡红者多为气不摄血,色淡紫者多为阴虚内热,色紫红者多为血热夹瘀,色青紫者多为瘀血停滞。
疹有疱疹、丘疹之别,以疹内是否有液体而区分。疱疹内液色清,多见于水痘;疱疹内液混浊,多见于脓疱疮。丘疹细小暗红,先稀后密,面部尤多,多见于麻疹;疹细稠密,色如玫瑰,热退疹出,多见于奶麻;疹点稀疏,色泽淡红,身热不甚,多见于风痧;肤红如锦,疹点稠布,身热舌绛,多见于丹痧;斑丘疹大小不一,如云出没,瘙痒难忍,多见于荨麻疹。
(六)察指纹
察指纹,是通过观察3岁以下小儿食指桡侧浅表静脉的形色变化,以诊察小儿病情的独特方法。察指纹时,将小儿抱于光线明亮处,医者用左手拇指和食指握住小儿食指末端,再以右手拇指桡侧缘,在小儿食指掌侧前缘从指尖向指根轻推几次,用力要适中,使指纹显露以便于观察。
1.小儿正常指纹 小儿指纹分为三关:食指第一节为风关;第二节横纹至第三节横纹之间为气关;第三节横纹至指端为命关。正常小儿指纹浅红隐隐,略带紫色,显露于食指桡侧缘掌指关节横纹处,多呈单支,粗细适中。小儿指纹亦受年龄、形体及气候等因素的影响,一般年幼儿指纹显露而较长,年长儿指纹不显而略短,肥胖儿指纹深而不显,体瘦儿指纹浅而易显。天热脉络扩张,指纹增粗变长;天冷脉络收缩,指纹变细缩短。因此,望小儿指纹要排除相关因素的影响,才能作出正确诊断。
2.小儿病理指纹 察指纹时应注意其浮沉、色泽、形态、部位等方面的变化,可归纳为“浮沉分表里、红紫辨寒热、淡滞定虚实、三关测轻重”。
(1)浮沉分表里:指纹浮而显露,提示病位表浅,多见于外感表证;指纹沉伏不显,提示病位较深,多见于内伤里证。
(2)红紫辨寒热:指纹鲜红,主外感风寒表证;指纹紫红,主里热证;指纹色青,主疼痛、惊风;指纹淡白,主脾虚、疳积;指纹紫黑,提示血络郁闭,多主病危。一般指纹色深暗者,为邪气有余之证,多属实证;指纹色浅淡者,为正气不足之象,多属虚证。
(3)淡滞定虚实:指纹浅淡而纤细,分支弯曲少,推之流畅者,多为气血亏虚;指纹推之滞涩,复盈缓慢,形状弯曲变粗,主实邪内滞,如瘀热、痰湿、积滞等。
(4)三关测轻重:根据指纹在三关出现的部位,可以测定邪气深浅、病情轻重。指纹显于风关,提示邪气入络,邪浅病轻,多见于外感病初起;指纹达于气关,提示邪气入经,邪深病重;指纹达于命关,提示邪入脏腑,病情严重;指纹达于指端,又称“透关射甲”,提示病情危重,预后不良。
历代儿科医著对察指纹有着丰富的记载,但临床实践表明其与疾病的符合率不及舌诊和脉诊。因此,诊察指纹应结合患儿无病时的指纹状况,以及患病后的其他各种临床表现,全面加以分析辨证,当指纹与证候不符时,应“舍纹从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