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医:直击临床讲金匮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三节 《金匮要略》的历史沿革

本节谈一下《金匮要略》的成书背景和历史沿革。要想学习一本书,就要了解作者所处的年代、历史背景、社会背景和生存环境,这往往和作者的成书、成书的风格、成书的体例甚至书的遣方用药思路有必然的联系。仲景所处的时代是东汉末年,政治腐败、战火纷飞、民不聊生,因此仲景的处方都是药少力专,一般来说都是一剂知、二剂已,为什么呢?那时候正是诸侯争霸的年代,老百姓没有时间让医生调理3个月、5个月,这是不可能的。战争时刻可能在老百姓身边爆发,他们要么逃命、要么逃荒,跑着跑着感受了伤寒,只能找到一个医生开一剂。那时候为什么易感伤寒?一是东汉末年的时候,平均的气温远低于现在;第二,由于战火连绵,普通的老百姓没有精力从事农业生产。这样一个环境,老百姓吃不饱、穿不暖,又经常遭到战火的侵袭,人们很容易得伤寒病。得了病肯定找个大夫,迅速地吃一剂药,接着逃命或者逃荒,没有时间做长时间的调理。因此仲景的方,大部分都是一剂知、二剂已。比如麻黄汤,感受了风寒之邪,开上麻黄汤,一剂就见效了,甚至有人把麻黄汤做成散剂,揣在兜里,这几味药也很便宜。过去的马帮还有这种习惯,因为马帮经常走偏僻的道路,没有酒店,只好风餐露宿,很容易感受风寒邪气。突然有人得了伤寒病或者晕倒了,就沏一点麻黄散,迅速地给他灌下去,人就醒过来了,所以麻黄汤又叫还魂散。

下面看一看成书背景。东汉末年,自然灾害接连不断,仅汉桓帝在位的二十年间,就发生地震十七次、大水十次、大旱三次、蝗灾三次、大的瘟疫三次、大的饥荒两次,导致成千上万的人流离失所、饥民相食,出现了人吃人的现象。在汉灵帝的时候,又发生了五次瘟疫的大流行;汉献帝时战争连年、岁无宁日、疫病频袭,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各个村庄都呈凋敝的状态。古代发生的战争,每一次都会导致人口锐减。

东汉末年,建安七子都是非常有名的人物,建安七子中除了“让梨”的孔融是被曹操所杀,阮瑀是早死之外,其他五人徐干、陈琳、应玚、刘桢、王粲皆死于瘟疫之中。这么厉害的人,在朝廷中都是当大官的人,居然有五个死于流行性疾病。普通百姓死亡的比例有多大,就可想而知了。仲景在《伤寒杂病论》序中曾经说:“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这里边的《八十一难》就是《难经》。《难经》有八十一难,为扁鹊所书;《阴阳大论》和《素问》究竟是一本书还是两本书?要从仲景的序里边把它分开来说,就应该是两本书,但是《素问》里面确实有《阴阳大论》。也有的人说,张仲景的医学体系和《素问》,也就是说《内经》体系,是截然不同的。我个人的观点,仲景是六经辨证体系,《黄帝内经》用的也是六数,它和《黄帝内经》的体系是一脉相承的。中医学大部分都采用的是六之数,为什么?从八卦角度来说,去掉了天和地,就为六之数。也有的人说,要做到天地人合参其实很难,能做到三因制宜就不错了,因人制宜、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真正的天人相应是做不到的,充其量能做到人天相应。

仲景的家族是个大家族,有两百多口人,从建安纪年以来,十年的光景就死亡了三分之二。两百多口的三分之二是多少?也就是说死了一百三十多人,其中伤寒占了多少?占了十分之七,也就是说伤寒死了九十多人,所以张仲景发奋学医。现在也有好多人是因病学医的,包括我们的学员,也有因家人病重、因父母病重发奋学医的,其实这也是学习的一个动力,一个很好的激动力。

我们再来看一看建安七子的王粲,在从长安赶赴荆州投奔刘表的路上,写了一首七哀诗,描述了当时老百姓生活惨烈的场景,令人痛心。他在诗中这样描述:“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顾闻号泣声,挥涕独不还,未知身死所,何能两相完。”这首诗的大概意思是这样的,一出门满目的凄凉,荒草之间到处是白骨,路上看到了一个瘦骨嶙峋的妇人,抱着她自己的孩子,扔在草稞子里转身就走了,只听见孩子在哭泣,这个女人拭拭眼泪,头都不回就走了,因为她都不知道自己走到哪里会饿死,哪里顾及得到自己的孩子呢?

仲景学成以后和王仲宣,也就是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有过交集。当时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他们见面的时候,张仲景看了一眼王仲宣说:“君有病,四十当眉落,眉落半年而死,令服五石汤可免。”五石汤是什么目前不知道,“仲宣嫌其言忤,受汤勿服。居三日,见仲宣,谓曰:服汤否?曰:已服。仲景曰:色候固非服汤之诊,君何轻命也。仲宣犹不言,后二十年果眉落,后一百八十七日而死,终如其言”。这个故事是说当时王仲宣已经是个官了,仲景见到他说:“你有病。”可见仲景的性格也很直率,见了面就说:“你有病,应该吃一个叫五石汤的汤药,要不到四十岁眼眉就掉了,眼眉掉了半年后就得死。”王仲宣是建安七子之一,前面咱们谈到了,嫌仲景说话不好听,虽然接受了仲景的汤药,但没吃。过了三天仲景又见到仲宣,问他吃汤药了吗,王粲就打个马虎眼说吃了。张仲景说:“看面色你像没吃汤药,你为什么不重视自己的疾病呢?”王仲宣就不说话了,过了二十年,果然眼眉脱落,又过了一百八十七天死了,“终如其言”就是应验了仲景说的话。可见中医要学好了能预知生死、预知疾病的吉凶,从另一个侧面也验证了仲景的医术之高。

在汉代还有一个大预言家叫何颙,他这样评价张仲景:“仲景之术,精于伯祖,起病之验,虽鬼神莫能知之,真一世神医也。”何颙是预言家,曾经还有这样一段故事,在仲景还是少年的时候,何颙见到过仲景,然后给仲景预测:“君用思精而韵不高,后将为良医。”这是何颙的预言,后来果如其言,张仲景被后世评为医圣。仲景先师在少时就拜了同郡的张伯祖为师,尽得其传。这个学生很聪明,老师也很喜欢教,我们现在也一样,遇到好的学生,老师就愿意讲。后来张仲景又和杨立功学习,也尽得其传。可见我们现代人,要想成为一名良医,也要多拜一些名师。宋代校正医书局林亿、孙奇、高保衡有这样的评价:“南阳人,名机,仲景乃其字也,举孝廉,官至长沙太守,始受术于同郡张伯祖,时人言,识用精微,过其师。”寥寥三十九字,对张仲景的医术作出了很高的评价。

《伤寒杂病论》成书于公元202年或者203年。仲景书出来以后,传抄的人很多,由于战火纷飞、战乱的袭扰,短短的二三十年已经散失,所剩无几。过了二十多年,晋代的太医令王叔和整理《伤寒杂病论》,我们现在看到宋本的《伤寒论》,就是以王叔和整理的为主要的校勘本。那时候整理出来的《金匮》部分,就已经所剩无几。到了北宋宋仁宗、宋英宗两朝,宋仁宗尤其喜欢绘画、书籍、书法,他对古代的文化、古书的传承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他成立了校正医书局,大量地翻印、翻刻古书。宋朝活字印刷术发明以后,印刷就相对方便,但纸张还是比较昂贵的。其中校正医书局最著名的三个人就是林亿、孙奇、高保衡。当时校正医书局整理出来的《伤寒论》总计有十卷、二十二篇、三百九十七法,还有一百一十二方,号称“宋本伤寒”,又叫治平本。到了明万历二十七年,著名的藏书家赵开美获得了一部原刊宋本《伤寒论》,他采用了摹刻方法把它刻印下来。什么是摹刻?就是按照原书字体的大小、排版的顺序,像模子一样把它刻下来,收录在他的《仲景全书》中,史称“赵本伤寒”。

此外,明湘西黄仲理著有《伤寒类证》,又名《伤寒类证辨惑》,或约成书于明洪武癸酉年,即公元1393年。此书是十卷,原书已经找不到了,书中有三百九十七法,一百一十二方,把辨脉法、平脉法、伤寒例、可与不可诸篇都删去了,也就是“节本伤寒”。宋代的翰林学士王洙,在校正医书局工作的时候,发现了一堆被虫子咬过的竹简,这个书的名字叫《金匮玉函要略方》,总计三卷,上卷是辨伤寒,中卷是论杂病,下卷载其方并疗妇人病,后经林亿、孙奇删除繁复,校订成了《金匮要略》一书,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能见到的《金匮要略》。《金匮要略》原名叫《金匮玉函要略方》。“匮”通现在衣柜这个柜,古代由于金属比较缺,所以并不是指黄金,是金属做的柜子比较结实;玉函,函是匣,也就是说用贵重的柜子、用玉做的匣子来命名这个书。在孙思邈的《千金方》里曾经有“江南诸师秘仲景要方不传”的说法,可见那时候得到这个书,一定要用贵重的、结实的柜子藏起来,而且谁得到这个书,是轻易不外传的。

在传统思想教育中,“为人父母者,不知医者为不慈;为人子女者,不知医者为不孝”。古人读书的时候能考中一个秀才,那么这个秀才,将承担的任务是什么?方圆百里的人有病要会看,因为古文化是一脉相承的。反观现在,大学毕业了也未见得会看病,也未见得知道养生和保健。相反,社会上流传的乱养生、乱保健比比皆是。当今有部分人找医生看病,他却率先地想知道自己哪虚、该补哪儿,乱服补药是医界的一个弊端。有钱的人吃冬虫夏草,稍微富裕的人吃三七粉、阿胶,贫穷的人就算喝蒲公英泡的水,也要补一补。其实单味药如刀,单味药进体内之后的循环特别快,有病它能治病,没病它能伤害人体,干扰精气也是非常迅速的。所以说我不主张个人服用单一的药物。如果有病了,最好找大夫看一看,不要乱治。

《伤寒论》是十卷,《金匮要略》治疗杂病部分是二十五篇,其中第一篇是《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中间二十二篇是论述杂病、妇人病的,还有杂疗篇和食物中毒饮食禁忌三篇。后面的三篇,我们不做过多的讲解。《金匮要略》总计25篇、262方,大部分方我们都会逐一地加以讲解。

《金匮要略》和《伤寒论》历经磨难能够留到今天,也是当今医者之幸、百姓之幸。我们有必要深入地学习一下《金匮要略》,也有必要学好《金匮要略》,为自己、为家人、为百姓身体健康尽一份力,这是我们每一个中医学子应尽的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