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宋刻明刻
明跟元相接,跟宋相去一百多年,按说刻书风格已有很大变化,字体和刀法迥然有别,不易跟宋本相混。但是明代正、嘉时文坛兴起复古之风,作为楷模,唐诗一下子被推到前台,明人开始大规模地刊刻唐诗。宋代杭州陈氏书籍铺所刻的许多唐人诗集就成为重刊的底本,结果不仅内容,连宋本的版式风格也传输给明代刻本。而这也正是明本跟宋本易于混淆的缘由。以往的藏家看朱成碧的情况并不少见,如明刻本《春秋经传集解》,有南宋淳熙阮仲猷种德堂刻书牌记,历来看作宋本。然而此书字体方正呆滞,毫无书写的笔意,这是明代正、嘉年间兴起的体式,现在已经定为明本。清末陆心源把明刻《百川学海》单种当做宋本,凑足皕宋之数,也曾为人讥弹。
明刻本中最容易跟宋刻混淆的是翻宋本,特别是正德、嘉靖年间仿宋本,像明刻《脉经》《黄帝内经素问》《梦溪笔谈》《文选》等许多书,过去都曾被认作宋本。明刻十行十八字或二十字的唐人诗集出自宋本,略具宋书棚本的风范,草草一看,很容易误作宋本。明末刻本误作宋本的很少,只是明崇祯六年(1633)赵均小宛堂刻《玉台新咏》版式有宋风,印本用纸也非同一般,清代以来所称的宋本《玉台新咏》今天可以证实的都是赵氏小宛堂刻本。
明刻本号称宋本的情况并不少见,这里只略举几个例子:
《史记》 《史记》三家注本,明王延喆本出自宋黄善夫本,字体极为相似。但是版式不同,王本单鱼尾,上下白口,有刻工姓氏。笔画也较黄本略显平直刚硬,起笔住笔缺乏回锋笔意。仔细看看,可以体会到二者字体雕工存在差异,而这差异正是来自时代风气的不同。
《文选》 《天禄琳琅书目》卷十明袁褧嘉趣堂刻《六家文选》十部,九部作伪,添加宋刻刊记,其中有两部卷六十末改刊“河东裴氏考订诸大家善本命工锲于宋开庆辛酉季夏至咸淳甲戌仲春工毕”,并于末一行增刊“把总锲手曹仁”。《天禄琳琅书目》说:“其字画既与前绝不相类,版心墨线亦参差不齐,且考订‘订’字误作金旁,则伪饰之迹显然毕露矣。”[37]按,题记之伪有二:一是干支不合,开庆无辛酉;二是开庆前加“宋”字,一似恐人不知其为宋代年号,宋人记本朝年号何须有此。《书目》说“其伪制盖出一人之手也”。又说:“合计此书共成十部,而作伪者居其九。其间变易之计狡狯多端,或假为汴京所传,或托之南渡之末。虽由书贾谋利欺人,亦足见袁氏此书模印精良,实为一时不易得之本。”[38]《天禄琳琅书目后编》卷七著录的宋刻本卷末恰有此刊记,一字不差。又一部卷末改刊另一刊记,亦系割去原纸,别刊半叶粘接于后,干支亦误,作伪之迹更明显[39]。明袁氏刻本全书有多处刊记,印本也不尽同。加以贾人作伪,更形纷乱,值得认真考校一番。
《皇朝文鉴》 《皇朝文鉴》(又称《宋文鉴》)一百五十卷,有宋嘉泰四年(1204)刊本,十行十九字。还有宋麻沙刘将仕宅刻本,十三行二十一字,今北京大学图书馆有李盛铎旧藏本。杨守敬《日本访书志》载有《皇朝文鉴》明天顺八年(1464)严州刊本,并说,《宋文鉴》有张金吾爱日精庐藏明叶盛影抄宋本[40],“序、跋完好,惜未重刻。其次则明天顺严州刊本为佳,又其次则胡公韶补刊严州本。至刘洪慎独斋、晋藩本,则讹谬不可读矣。”[41]据书前明商辂序此本是以宋本上木。杨守敬说:“今按其款式、字体,精致绝伦,的是翻刻宋本。每半叶十三行,行二十一字。首商辂序,次周必大序,次《缴进文鉴札子》,次《谢赐银绢除直秘阁表》。首卷题‘文鉴卷第一’,上空二字,盖原‘皇朝’二字也。每卷尾亦然。次行低二字题‘朝奉郎行秘省著作佐郎兼国史院编修官兼权礼部郎官臣吕祖谦奉圣旨诠次’,三行与‘朝’字齐。又次‘赋总目’。又次《五凤楼赋》。卷二以下则无官衔。唯吕乔年以下诸跋此本不载,幸皆存《爱日精庐藏书志》中。余意若以此本重刻,而以张氏所载诸跋补之,亦庶几成公之旧。又按:据成公《缴进札子》,其书原名《圣宋文海》,至周益公奉旨作序,始称《皇朝文鉴》,此本惟商辂序题《新刊宋文鉴》及成公《札子》前改‘皇’字为‘宋’字。其它每卷题‘文鉴卷第几’,皆上空二字,不补以‘宋朝’二字。晋藩以下刻本,始直题为‘宋文鉴’。”[42]
《六家文选》 明嘉靖十三至二十八年袁嘉趣堂刻本
《皇朝文鉴》 南宋麻沙刘将仕宅刻本
但杨守敬对这个本子的描述与事实还是小有出入的。比如此本各卷首叶书名“皇朝”二字,有的是被剜去,有的则未改或改为“宋朝”,而且还有牌记“庆元庚申太平府学重刻”。很多人认为这是宋版重修,不相信是重刻。太平府学刻本不知人间是否还有孑遗,可一决此疑。
《名臣碑传琬琰集》 潘景郑先生《著砚楼书跋》说《新刊名臣碑传琬琰集》所谓宋本,实际都是明翻宋本,“惜其书流传藏家,沿称宋椠,就余目睹,未敢置信,实皆明代覆本而已”[43]。《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著录只有宋本和宋刻元明递修本,明代没有刻本。而《藏园订补郘亭知见传本书目》中,莫友芝认为孙星衍藏宋本实际是明初本。傅增湘增补则著录为宋刻元明递修本[44]。此书详情见《“国立故宫博物院”藏沈氏研易楼善本图录》,据说避宋讳极不严谨,版心刻工单字有何、可、王、立、吐、土、川等[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