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谋略之统御术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8章 对外来的侵犯更要坚决回击

维护稳定的统御局面,不仅需要在内部、对手下采取得当的强力措施,当遇到外来力量的无端侵扰时,必须以雄震国威的激情与之周旋到底。

综合国力的增强,使乾隆大帝能以武功定天下,“威震殊方”,当时相邻的许多国家都向清朝称臣纳贡,成为藩属国,如朝鲜、安南(即越南)、缅甸、遏罗(即泰国)、南掌(即老挝)、苏禄(今属菲律宾)、廓尔喀(即尼泊尔)及中亚各国。清朝与这些国家的关系,名义为藩属,然而除了外交辞令,实际上还是平等关系。清朝对这些国家从来没有提出过任何领土要求,虽册封其国王,但绝不干涉其内政,奉表纳贡,其实质上多半是一种你给我赠、以物易物的贸易关系。这就是说,即便是点明要你某种东西,乾隆还要回赐物资,并且经常超过贡品数量。这基本上反映了清朝对待属国的方针:“晓之以情,待之以礼,厚其饩赉而遣之”。

乾隆相信儒家“守在四夷”的教诲,即尽量与这些周边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化解矛盾,不仅不使之犯我,而且使它们成为拱卫清朝的屏障。

正所谓“朋友来了有好酒,豺狼来了有猎枪”。你不犯我,咱就和平共处;你若犯我,我必以牙、眼相对。对于悍然入侵者,乾隆总是采取强硬的外交政策,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坚决捍卫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面对沙俄的野心蚕食,乾隆的对抗手段就是“怵之以威”,使沙俄彻底领教了清朝大皇帝的“铁血”外交政策。

早在雍正时期,沙皇已派遣“堪察加勘察队”到远东以及清朝宁古塔将军辖境进行所谓的“探险”活动。乾隆二年(公元1737),由沙皇俄国科学院派出的两名测量人员在哥萨克骑兵的护送下,偷越中国边界到黑龙江北岸的雅克萨城。他们不但越界偷测地形,绘制地图,窃取情报,而且公然于乾隆五年炮制了一份关于黑龙江的《备忘录》,肆意歪曲《中俄尼布楚条约》的性质,硬说该约是“俄国上当受骗了”,是“被迫签订的”,而现在是到了“揭露已犯的错误,赶紧补救”的时候了!韬光养晦的雍正朝时期,曾为谋求边境安宁,清廷以让步的态度与沙俄签订了《布连斯奇条约》和《恰克图条约》,但沙俄政府欲壑难填,对我国东北、西北和蒙古地区继续采取蚕食政策,尤其对东北黑龙江地区更是垂涎三尺。由于国力的增强,乾隆皇帝一改雍正时的被动姿态,他满怀重振国威的激情,与沙俄斗智斗勇。他从历史上中俄交涉的来龙去脉中认识到,如果使俄国“收复黑龙江”(实为侵占)的阴谋得逞,那么康熙时期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规定的边界势必会任其改变,八旗将士们用鲜血收复的雅克萨城将会重新丧失,这是绝对不能答应的。

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沙俄想以“葡萄牙借澳门”的方式来蚕食我国领土,提出俄国船只借道黑龙江的要求,遭到乾隆大帝的断然拒绝。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假道”黑龙江事件。此时随着沙俄卷入对普鲁士与英国的七年战争的展开,无法以武力来谋取黑龙江的航行权力,沙皇的御前大臣便自作聪明,想出所谓“假道”的新招数。经过一番策划,沙皇伊丽莎白·彼·得洛夫娜决定派大臣勃拉季谢夫经办,以“东北沿海居民贫困并且处在极端饥馑之中”为托辞,要求清政府准予沙俄“假道”黑龙江航道运载粮食,并沿途给予“可能之协助”。乾隆识破了沙俄这一“假道”的侵略阴谋,他态度明确地给予回绝,说“初与俄罗斯议定十一条内,并无逾界遣人运送什物一项”。为了防止沙俄船只强行闯入黑龙江,乾隆命令黑龙江边防台站官兵,“务需加意防守卡座,勿令私过,倘不听阻止,恃强前行,即派官兵擒拿,照私越边界办理”。从而有力地挫败了沙俄利用“假道”中国内河黑龙江,吞食中国领土的特大阴谋。

御外侮、护国城,既维护了国家利益,又稳定了统御局面,乾隆的统御智慧足以为后人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