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倒思维那堵墙:原来我还可以这样生活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8章 教你走出思维的定式

定式思维是人们在长期的思维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惯用的模式化了的思维形式。当人们面临现实问题或者是外界事物的时候,便会毫不犹豫地把它们纳入特定的思维框架,而且还会沿着这一特定的思维路线对它们进行分析和处理。

定式思维一般来说往往具有非常鲜明的特点。那就是形式化了的结构,也就是说定式思维是一种“纯形式化”的东西,而且它是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够显现出来的。换句话说,只有当被思考的对象进入它的内部之后,当思维的过程发生以后,定式思维才能够表现出它的存在,而且也才能够显示出不同思维定式之间所存在的差别。

如果没有思维的过程,那么也就无所谓思维的惯常定式。例如当有人问“一加一在什么情况下不等于二”的时候,在现实中的很多人都会习惯从数学的角度开始思考,这其实就是思维定式的开始,由于思维定式的影响,结果很多人就有可能回答不出这个问题。曾经有一天,一位城市青年在乡下看到一位老农把一头大水牛拴在一个小木桩上,于是他走上前去,对老农说:“大伯,它会跑掉的。”没有想到老农呵呵一笑,语气非常肯定地说:“它不会跑掉的,因为从来都是这样的。”

结果这位城市青年开始有些迷惑了,他继续问道:“为什么会这样呢?这么一个小小的木桩,水牛只要稍微用点力,不就拔出来了吗?”

这个时候,老农靠近青年说:“小伙子,我告诉你,当这头水牛还没有长大的时候,我就把它拴在这个木桩上了。在刚开始的时候,这头水牛确实不怎么老实,有的时候想从木桩上挣脱,但是由于那个时候它的力气很小,折腾了一段时间之后见没法子,也就死心了。

“等到后来它长大了,但是它再也没有挣脱这根小木桩的心思了。而且有一次,我拿着草料来喂它,故意把草料放在它脖子伸不到的地方,我想它肯定会挣脱木桩去吃草的。可是让我非常惊讶的是,它根本就没有挣脱,只是叫了两声,就站在原地,眼巴巴地望着草料。”

听完,城市青年才明白,原来,约束这头牛的并不是那个小小的木桩,而是它这么多年所养成的习惯。其实把牛的这种情形放到人的身上就是我们所说的“思维定式”,也就是习惯地顺着定式的思维来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为此我们也不愿意,更不懂得转个方向、换个角度来思考问题,这是我们很多人的通病。

再比如说我们看魔术表演,其实,根本不是魔术师有什么高明之处,而是我们作为观众有一种思维定式。就说有的时候我们看见一个人从扎紧的袋子里面奇迹般地出来了,人们总是习惯地想他是怎么能从扎紧布袋的上端出来的,而不会去想是不是布袋的下面还有开口呢?

当然,定式思维作为人类的一种思维形式,也并不是一无是处。事实上我们在大多数情况下使用的都是各种各样的定式思维,因为在更多的情况下,创新思维往往只在我们遇到新问题、新情况的时候,而且是需要我们使用新方法、新措施时才能够派上用场。

相比而言,一般情况、惯例性事务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当中占有了非常大的比重,如果我们不重视定式思维,那么可能会事与愿违,弄巧成拙。

但是,当我们面临一些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我们要求开拓创新的时候,它就会变成思维的束缚,阻碍我们新构想的产生,而且也会阻碍我们对新知识的吸纳。

除此之外,定式思维有的时候还可能将我们引入到认识的歧途。有句俗话叫:“踏破铁鞋无觅处。”所以,在创新思维的活动中,我们应该明白定式思维便是它的误区,既然这是一种误区,那么在创新活动中我们就应该消除它对我们的影响。

出错的程序操控

小明是专门研究程序的专家,几天前,他刚刚发明了一个可以在简单程序操控下穿过马路(不是单行线)的机器人。有一天,他命令去马路对面,并给它输入了“25米内是否有车辆”以便其能安全过马路。可是谁知道,机器人竟然整整花了将近6个小时才穿过马路,这时,小明才意识到他在给机器人输入程序时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

请问:小明究竟是哪里出错了呢?

答案:因为小明在给机器人输入程序时,把“25米内是否有车辆”弄错了,若是车辆没有行驶却在前方停放,这就会使它望而却步了。所以小明应该把程序改为“25米内是否有正在行驶的车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