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成为满贯就算成功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68章 混双决赛

球被劈到底线,张仪玲快拉正手位大斜线。

丁满反拉,王楚青再反拉…

四人交替对拉,两边你来我往,最终还是丁满一记正手拉穿大角度拿下一分。

混双虽然不像单打一样纯粹靠个人能力,但丁满那强势的正手依然能稳定的得分。

同为国家队队员的王楚青两人自然也知晓丁满正手的威力,这一分丢的实属正常,因而并没有什么不甘心的。

比分4:4,轮到丁满发球。

他在球桌下打了个不转球的手势,旋即站到球台右侧,扬起左手,起板就是一个转不转发球。

接球的张仪玲判断不出来球的旋转,索性同样轻劈一板底线。

而这早早被马宁宁料到了。

作为女双搭档,马宁宁和张仪玲既是相互学习,同时也是在相互研究。

很明显,是马宁宁研究的更透彻些。

提早向右跨半步等球。

果断到出乎所有人预料的侧身正手暴冲,马宁宁手起拍落把球拉到张仪玲右手腋下位置,一板子就拉死了这一回合。

“哇———!!!”

这下不止馆内看台上的千名观众,就连央视演播室里也响起了两道惊呼声。

“想不到马宁宁侧身侧的这么果断,年轻人果然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啊!”方柏瞪着一双大眼睛说道,说着还不住的点头。

丁满跟马宁宁的这对组合可真不赖啊,方柏在心里把自己年轻时候跟这两人做了个比较,顿时欲哭无泪。

这一男一女,都是国家队重点培养的年轻一代,不仅成绩突出,实力更明明白白的高出其他人一头,何止是前途无量,简直是前途无量。

“但是通常来说,我们在打球的时候都不会这么激进吧?”

这种情况下,周清充分发挥出自己捧哏的作用,给方柏递话。

这样的解说方式还是她跟其他地区的乒乓解说学来的,根据场上运动员的状况稍作展开,不仅能有效填充解说内容,更能让观众提起听讲的兴趣。

“是的,不过我记得当时我还在国家队的时候,咱刘总教练有句话说的好。

同样的技术运用,你上台得分了就是好球,丢分了就是坏球。

嘿嘿,所以很难说。

不过像马宁宁这么提早预判,我相信她一定是有她的判断在里面的。”

…………

就在两人解说的这段时间,场上已经来到了9:7,丁满方取得两分的领先优势。

激烈的比赛让场上的四人都无暇关注比分,当马宁宁准备发球时,众人都是一样的神色。

在丁满的脸上看不到领先的神气,而王楚青和张仪玲的脸上也显不出落后的焦躁。

随着马宁宁将球发出,三人同时起身动步。

接球的王楚青一眼就看出旋转,奈何场面上一直被对面压着,现在已容不得他保守处理。

冒着摆高的风险,王楚青反手加转砍式摆短,力求接发球环节尽量取得一线优势。

准确的判断加上极佳的手感,王楚青这板摆的又低又转,球落在球网附近,跳起的高度还不足球网一半高。

看着自己这板高质量的回球,王楚青料想这下任谁来都不好直接起板进攻了,甚至能相对稳健的回过来就已经不错了。

但对此,丁满却正好有一招可以拿来应对。

反手板型平放,丁满把板子插到球与球台之间,向右上方挥去。

正是系统给予的绝技侧剌。

这项冷门技术的可替代性较强,适用场景不多。

但在此处,却是没有比它更合适的选择了。

随着丁满手臂的挥动,球被带着走了一段距离,正好在最高点处堪堪越过球网。

过了球网后球就斜着向下坠落,张仪玲看着这球诡异的弧线,手上不免僵硬了几分。

但好在作为职业球员,凭着多年锻炼得来的球感,她还是大致判断出了此时球上的旋转。

待球再次弹起,张仪玲立着板摩擦球的右侧,意图制造侧旋把球尽可能不吃转的给带过去。

登时,球高高跳起。

马宁宁扬起右手,好像扇巴掌一样的把球拍死在球台上。

演播室里的两位解说又是一阵大呼小叫。

在拧拉都尚未完全普及的这一时期,侧剌这种技术大家更是闻所未闻。

因此对于丁满在正式比赛中用出的这项技术,就连方柏这种身经百战的老球员都忍不住啧啧称奇。

“想不到丁满竟然会这样处理球,我还真在比赛里第一次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