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的逻辑:策略与实战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3.2 撬动企业根基,做控制者

自从轰动一时的万科股权之争发生以来,投资者和企业创始人就都意识到了企业控制权的重要性,也了解了企业控制权配置不合理所引发的风险。九合创投的一位管理合伙人说过:“创始人的思想、愿景、领导力代表着企业的‘灵魂’,如果创始人丧失了对企业的控制权,那就意味着这家企业丧失了‘灵魂’。”事实果真如此吗?投资者和创始人到底谁应该做企业的控制者?

一般来说,企业创始人掌握着企业的控制权。如果企业控制权旁落,那么在关键性决策上,投资者和创始人的意见很可能不一致。一旦意见不一致,就会导致决策延误,甚至会出现决策失误的情况。在市场瞬息万变的情况下,绝大多数企业都受不了这样的打击。那么,这是不是意味着投资者不能为企业做决策呢?答案是否定的。

其实在我看来,谁有足够的能力和经验,谁的决策更科学合理,谁就应该是企业的控制者。有些人在国外花1~2年的时间学习金融或者管理知识,为自己镀金,回国后就立刻成为投资者。他们与在行业内摸爬滚打了多年的企业创始人相比,并不适合做企业的控制者。

决胜网创始人戴政在自己25岁时打造了联合购买网,坚持发展在线卖卡业务,但投资者并不认可这种做法。由于当时戴政缺少决策权,因此只能听取投资者的意见。最终,CMG集团以40万美元的价格收购了联合购买网。同一时期,云卡公司与联合购买网做着相似的业务。结果在2008年左右,云卡公司被Google以4亿美元的价格收购。

40万美元与4亿美元,二者之间的差距显而易见。此次事件让戴政吸取了教训。后来,在成立决胜网时,如果面对的是缺少经验、没有决策能力的投资者,那么戴政会通过董事会设计、股权分配等方式把企业控制权牢牢把握在自己手里,不敢使其旁落。

如果与投资者相比,创始人的能力和经验占下风,那么创始人就应该在适当的时机放弃企业控制权,而不是一直坚持。例如,一些企业家会在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将控制权交给综合实力更强的全球500强企业之一。

无论是创始人自己控制企业,还是投资者控制企业,本质上都是人治。现在各行各业都需要集体决策机制,以便同时听取创始人和投资者的意见。但在这个方面,很多企业的布局都不太完善。所以,企业不妨从这个方面入手,一旦集体做出了决策,那么之后的工作和相关措施就都围绕着决策展开,从而更好地维护和稳定企业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