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会有第五代架构吗
架构发展历程,不同专家的观点并不相同,我比较认可的是相对粗放的四代架构论。每一代架构虽然和所处年代的计算资源及能力、编程语言及开发框架有关,但是定义各代架构,其核心视角在于理念和风格,或者说是实现复杂软件的方法论调。
1.4.1 前四代架构的精髓
第一代是单体(Monoliths)架构,也称作巨石型应用系统,水平分层;容易上手、部署和测试;缺点是耦合性高、技术选型单一、开发效率低下,主要生存年代是2010年之前。
第二代是面向服务架构(SOA),垂直分层;系统之间通过Service API和中心化管理的企业服务总线(ESB)进行交互,已有服务化整合和治理理念,但每个服务从本质上还是单体服务,对ESB严重依赖,主要活跃期约在2010—2020年。
第三代是微服务(MicroService)架构,水平分层与垂直分层结合;将单应用程序作为一套小型服务,分布式技术,轻量级通信机制;有服务注册、熔断、容错、自检测、自动发布等能力;可快速迭代及持续交付。微服务架构与分布式开发框架相辅相成,体现了小团队自治和快速迭代产品发展,至今仍然被广泛认知和使用,处于成熟期、活跃期。
微服务实际上是面向服务架构的一个更好的替代,即去中心化的分布式服务架构(DSA),将服务寻址和服务调用完全分开,不再依赖于ESB。
微服务架构下,产生了一些新的词汇,例如“微服务节点”,对原来传统的系统概念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一个微服务,究其概念来说,颗粒度比应用系统小,与原来我们所谓的“子系统”较为类似,但是作为一个独立部署、独立运行的独立进程,一个微服务本身就是一个系统。学科上定位,系统即是一个操作系统的进程,从这个角度看,一个微服务应用与一个应用系统是一个概念,理解这点也可以帮助读者更加畅快地阅读本书。至于“节点”二字,一般用于部署这类语境的上下文,是系统进程在部署视角的落地形态,例如,8个节点的意思是这个应用系统上线时水平部署了8个,目的一是负载均衡,二是冗余机制。
第四代是云原生(Cloud Native)架构,基于微服务思想,以容器为载体,提供一种产品研发运营的全新模式。在业务角度提倡基于云的中台战略(8),在开发和运维方面包括:基于云的能力,资源动态管理;Docker容器技术;Service Mesh服务网格;Serverless无服务器架构;API服务化;轻量服务无状态化;Restful风格化;自助管理资源;持续集成(CI)持续交付(CD);DevOps开发运维一体化、自动化。从云平台推广至今,仍然被广泛认知和使用,仍处于发展期。
1.4.2 深谙架构职业特性
到底什么是软件架构,核心是模式与工具,还是理念和思想?模式是风格吗?微服务到底是架构模式,还是架构风格?架构模式与设计模式,在实际工作任务中,它们真地有界限吗?防腐层到底算是哪个级别的模式?消息推拉呢?反射呢?系统重构工作所用的绞杀者模式,模式二字,重在说明设计技术,还是思维方法?事件驱动架构(EDA)算是架构模式吗?API网关也算是来源于某个架构模式吧。那么前后端分离算是一种架构的结果体现吗?AOP和IOC,也属于架构模式吧?连接器,算是一个模式,还是一类模式?说架构,难免提起著名的领域驱动设计(Domain Driven Design,本书中统一使用简称DDD),究其根本内容而言,DDD是一种架构模式吗?某些书中讲述的几大架构模式,其中还有开源贡献者模式,这算吗?
这些专业词汇,就范畴、属性、归类而言,有一致的官方定义吗?并没有。软件架构领域书籍众多,但你仔细寻找上述话题的答案,会发现对于这些内容,不同专家在维度和量纲上的回答是五花八门的,很多术语本身具有模糊性、主观性特征。不同资料对架构和设计模式的分类,没有严格的可循之迹,看的资料越多,得到的答案越多,或者说是越得不到答案。
如果我也给出一个观点,那就是“欲言架构,必言模式”,在内容表述上不论是偏技术形态,还是偏思维理念,本质是能够用于特定问题的可复用解决方案,这就是模式。模式无处不在,好的设计方法实际就是模式,没有实际边界,也没有锚定的层级关系,按照经验而言,一般有颗粒度大小之分,适合于不同层面的设计工作。如果非要说现在到底有多少种模式,那么所有已知的这些都算是模式,做一个并集。
学习软件架构知识,最好能自然而然,广泛地吸收,灵活地理解,不要为大杂烩所扰,可以把这些当作多多益善即可,重点是在实际设计工作中,合理分析并有效使用架构能力,用结果说话。
究其根本,软件架构的基因,具有天生的“模糊性”,现在大学有软件架构专业吗?我上学时没有。相比于建筑行业已经存在了几千年,软件行业还很稚嫩。软件架构设计更像是一门手艺,不需要持证上岗,主要门槛是个人实力。难以将软件架构进行绝对化、学科式的考量,更不乏自学成才者,在此方面,难以将其与律师、医生、会计师等行业相提并论。
另外,需要注意到架构设计工作具有的“双向性”特点,干得不好,不是零分,而是负分。相比于正向学习,对“反模式(9)”的领悟会令你脑洞大开,例如,掌握“蘑菇管理(10)”“委员会设计(11)”……可以避免许多容易忽略的问题。
1.4.3 预测五代无意义
四代架构的发展历程,体现的是核心理念、风格和模式在几十年间的实践,并非是银弹技术。和前三代具象的描述方式不同,第四代架构的定义已经模糊化,是广义的能力包,更多的是对应云技术的广泛应用。而云生态,就量纲而言,与AI、大数据、区块链,往往被水平排列,已经没有影响力上谁大于谁之分。
很多人想预测下一代的架构理念,但是,当今软件技术是多极化发展趋势,分工的细化注定没有什么“天下通识”,如前四代架构代次的定义方式,未来无法覆盖全部主流。算法开发人员的职业规划,估计没能从云原生架构中获益,Hadoop大数据开发者,对微服务架构也不甚关心,这些是可想而知的。未来可能没有任何一个词能独自站出来,承担起对第五代架构的缩写定义,取而代之的是各个领域的分支发展。
不论有无第五代架构,其实际意义已然消散。而且,不应认为后代比前代好,好坏之说过于绝对,只能说后代是面向行业发展的新产物,软件本身不是目的,只有是否适合目标之分,如果要做一个很简单的小Demo,仍然可以用单体理念,找一个最原始的技术栈来实现。各行业各领域中,老旧遗留系统的更新换代,可能没有热衷于微服务人士想象得那么快,有很多大型机构的重要业务系统还是JSP+Oracle这样的技术架构,我还见过某些老牌传统企业中,很多项目是由数据库存储过程来实现业务逻辑,而且依然使用FTP方式进行跨企业间的业务数据传递。架构升级与系统平台重构作为企业数字化转型众多任务之一,仍旧任重而道远。
不断涌现的架构代次之说,是为表达发展趋势下的主流潮流,以及新理念、新技术落地的模式方法,时间轴只是各代架构的一个附属体现而已,并非判断的核心因素,DDD已经有超过20年的历史,仍旧处于高度活跃状态。
立此话题,首要目的是引起读者的思考,虽无答案,但是这种思考对布道成长是有意义的。至于为何我主观地给出有些消极的观点,可能还在于:勿让架构“统治”了我们,架构优劣与否,并非是全部问题的答案,不应认为架构是“银弹”,而将过多精力置于考量架构模式的话题上。大量的设计方法更广泛存在于程序语言中,编写整洁的代码和使用自动化测试,对于系统的成败更为重要,这仍是现代化软件研发工作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