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捷测试从零开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2.1 云层的职业经历

简单介绍一下云层自己的经历,如图1-1所示。

图1-1 云层的职业经历

云层是2001年毕业的,到现在已经工作二十多年。当年去做测试也是跌跌撞撞的,准确来讲就是莫名其妙就做了个测试。其实当年IT行业很糟糕,去一家公司做两三个月就被公司开除了,或者去两三个月公司就倒闭了,这种事情挺多。

在2001—2003年经历了很多公司,熟悉业务后根据领导安排进行测试工作,平常兼职帮别人写代码。2003—2004年在Etang公司做了大概一年的测试,这是给我印象非常深刻的一年,我当时很不习惯,因为没有人给我安排具体的工作。就是你自己去做吧,什么都没有,不像以前会有同事跟我说要做测试计划、测试需求、用例、测试执行,然后提出Bug是怎样的。现在一个项目就交给你了,你就去测试吧,所有人都是自己做自己的。现在回想起来,那时公司可是给了我很大的空间,什么事情都能做,但是我什么事情都没做,而且很头疼的是,每周需要写一篇周报,而我永远不知道写什么,因为确实没做什么。大家想一想,我在公司里没有任何人管我,只跟我说你需要什么自己去找。那我找什么呢?找运维问一下什么时候部署,找开发问一下要开发什么东西?我能做什么事情呢?好像就没有什么和我相关的事情了。经常没有需求,也没什么项目需要我测试,个人常常处于游离的状态。

在游离的那段时间,我觉得不能这样颓废下去,所以我换了个公司。正好当时圈子里面有人介绍我去Gameloft公司试试测试经理这个职位,虽然游戏行业我并不是很熟悉,但至少比在现在这个环境及状态中要好得多,最终也顺利地通过面试了。于是,从2004—2007年,我在Gameloft公司上海区任职测试经理,在这几年我的感觉就不一样了,第一,我有权了,可以招人;第二,确实看到有测试的任务需要去跟进了。其实我进入了一个在我当时看来可以做很多事情的工作,可以招人,可以规范公司流程,可以培训员工。并且当时我兼职了整个SQA+QC+SCM的工作,可以认为是配置管理+测试+流程管理。在这个过程中版本发布是我负责的,我当时提出由SCM负责构建及版本发布。因为游戏公司面临一个问题,每个程序员自己都可以自己打包,但打包后会衍生出由于不同计算机、不同组所使用的SDK路径不同,以及相关的编译脚本不规范,所以打包出来的文件包存在不完全相同的问题,因此当时是我去做的整个SCM Build的规范(一个半自动化的打包规范:VSS做版本,下载到打包服务器,然后自动将测试包发布给测试团队)。

在整个SQA上主要制订了一个交付版本的流程,QC团队当时最大规模大概100多人,例如后面涉及的多语言的国际化问题,想用QC之类的工具去做管理,并引入一些工具去做性能、自动化之类的工作。

期间做了很多新人培训,可是效果一般,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深深地感觉到游戏公司有些东西是推不动的,因为它不是一个业务性非常强的系统,质量对于交付价值并没有那么重。在这点上觉得自己又进入了没什么成长的状态,所以才开始考虑转行成为专职讲师(顾问)。

作为一个测试经理,我能告诉别人该学什么,但是我只能让他们自己学,却教不了他们,因为我不具备这个赋能的能力。其次就是自己在教他们的时候就发现自己可能也只会一小部分,而且很多东西都教不了别人。继续往下走作为一个管理岗的知识面会越来越窄,进而导致我完全脱离技术一线。所以从这些角度来讲,我觉得我要继续突破舒适区。

于是2007年借助圈子的好友的推荐去做了讲师,那几年很开心,因为带了绝大多数的课程,真正把自己的知识体系和授课能力构建起来了。2014年后开始创业,也是因为觉得讲师到了一定的瓶颈,需要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其实分享这些也是希望通过自己的经历回顾一下整个职业发展的过程,核心可能就是对于自我突破和舒适区的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