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滚雪球:学会识别绩优基金与绩优基金经理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2章 指数基金

股票型基金分为股票指数基金和股票主动基金。其中,股票指数基金以跟踪指数为目标,而股票主动基金大多以跑赢指数为目标。

在以美股为代表的成熟市场以及以A股为代表的新兴市场中,指数基金的表现存在巨大差异。在选择指数基金时,投资者需要结合市场的具体情况进行判断。

1.美股指数基金能战胜大多数主动型基金

在20世纪70年代之前,世界上只有主动基金,没有指数基金。指数基金的主要优点是简单明了,盈亏幅度与指数的涨跌幅基本一样,选择难度相对较低。同时,指数基金的综合费率远低于主动基金,能凭借低费率的成本优势在长期产生巨大的复利效应。

美国先锋领航集团(Vanguard)的创始人约翰·博格(1929—2019)被称为指数基金之父。他于1974年创办先锋领航集团,于1976年成立了首只面向个人投资者的指数基金—先锋标普500指数基金,开创了公募基金指数投资的先河。如今,该公司管理的资产规模已近6万亿美元。

博格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在上大学的初期,他的学业并非一帆风顺。1948年秋天,博格读大学二年级,他的经济学课的成绩相对较差,后来经过努力才克服了困难。在大学三年级的后半学期,博格翻阅1949年12月出版的《财富》杂志时,读到了一篇题为“波士顿的巨额财富”的文章,第一次了解到开放式基金这个行业,并决定把毕业论文聚焦于开放式基金公司的过去与未来。

经过阅读与研究,他写出了130页的毕业论文《投资公司的经纪角色》。他在论文中提出,投资公司应该以最高效、最忠诚、最经济的方式运营,降低销售费用与管理费用,使财富获得最大化增长,基金公司不应该声称可以超过市场平均水平,例如指数。这篇论文的思想闪耀着理想主义的光辉。

普林斯顿大学校友、威灵顿基金公司创始人沃尔特·摩根在读到这篇论文后,邀请他到公司工作。1951年7月,博格加入威灵顿基金,并于1965年被火箭般地提拔为公司总裁。在任职总裁期间,他主导了对一家成长风格的基金公司的并购,董事会迎来了几位新合伙人。在1973年至1974年的股市暴跌中,公司内部矛盾爆发,他于1974年1月被新合伙人解除了公司总裁职务。但是,作为公司旗下每只基金的主席,博格没有屈服,于当年9月推动成立了威灵顿基金公司的子公司—先锋领航,负责基金运营,赢得了共同基金的独立之战。

约翰·博格的伟大之处在于切实把投资者利益置于管理人利益之上,他自己并不拥有先锋领航集团的股权,而是创造性地把公司股东与持有人合二为一,使先锋领航成为唯一真正“共有”的基金公司。

博格把自己67年的职业生涯都献给了基金业,毕生发展指数基金,致力于降低指数基金的费率,彻底改变了美国基金业。据晨星公司关于美国基金费率的研究,截至2018年底,先锋旗下基金的规模加权平均费率为0.09%,其中,先锋标普500ETF的费率为0.03%,远低于主动基金。

《坚守:“指数基金之父”博格的长赢之道》的译者望京博格在译后记中表示,所有先锋领航的基金没有固定管理费率,基金在扣除运营成本与人员工资之后,所有的盈利都计入基金资产,被所有的基金持有人享有。指数基金规模越大,相对固定的运营成本占比越小,基金的费率越来越低。

在先锋领航的推动下,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指数基金获得快速发展,低费率扩大了长期复利优势。巴菲特曾多次推荐指数基金,他早在1993年就说过:“通过定期投资指数基金,一个什么都不懂的投资人通常能打败大部分专业经理人。”

2005年,巴菲特设下赌局,提议以标准普尔500指数基金连续10年的表现(复利)作为基准,挑战全世界任何一位对冲基金经理所选的任意5只对冲基金组合的回报。直到2007年,华尔街才有一位对冲基金经理站出来应战,他是Protégé的创始人之一、联席首席投资官泰德·西德斯(Ted Seides)。后来,尽管经历了2008年金融危机,标普500一度腰斩,然而泰德·西德斯最终还是输掉了这场赌局。

2019年、2020年,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年涨幅分别为10.98%、2.42%,而标准普尔500指数的年涨幅分别为28.88%、16.26%,连续两年不及标准普尔500指数。直到2021年,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表现才比标准普尔500指数略好一些。

在2021年的股东大会上,巴菲特表示,他一直以来都推荐SP500指数基金。从长远来看,大多数投资者将从简单地购买标准普尔500指数基金中受益,而不是挑选个别股票,甚至包括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

为了进一步阐述他的观点,巴菲特还展示了一份已经倒闭的汽车制造商名单。在他父亲出生的1903年,汽车是一个令人兴奋的产业,至少有2000家公司进入了该行业,到2009年,还剩下3家,其中2家破产了。“很少、很少、很少有人能够挑选出赢家。”巴菲特还告诫新投资者:“我要告诉你的是,(投资)没有听上去那么容易。”

如今,指数基金已成为美国共同基金市场的主流品种之一,基金规模占比约37%。美国股市历史长,成熟度高,养老金等长期资金让市场更加稳定,具有牛长熊短的特征,指数基金能给长期持有人带来丰厚回报。

2. A股指数基金更适合阶段性持有

国内首只开放式指数基金—华安180指数增强基金(代码:040002)成立于2002年11月8日。经过近20年的发展,指数基金的数量已超过1200只。

与主动基金相比,指数基金的马太效应更加明显。目前,跻身头部的基金公司包括华夏、易方达、华泰柏瑞、国泰、南方、华安等,大多数中小型公司在指数基金领域缺乏机会。

按照标的指数成分股的覆盖面,指数基金分为宽基指数基金和行业主题指数基金。宽基指数反映整个市场的股票走势,而行业主题指数只覆盖单个行业或主题。

对于缺乏足够时间去研究主动基金的投资者而言,可以考虑宽基指数基金。上证50ETF、沪深300ETF、创业板ETF分别跟踪上证50指数、沪深300指数和创业指数,普通投资者可以像交易股票一样买卖ETF。

如何正确选择A股宽基指数基金?市场上常有一些似是而非的宣传,比如说买指数基金比买主动基金更好、指数基金也适合长期定投等,这些说法容易对投资者形成误导。之所以会出现这些带有误导性的宣传,可能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宣传这样做的人自己没有弄懂,错误地把美国成熟市场的经验照搬照抄到A股市场,无疑会出现“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的情形;二是部分基金公司出于营销需要,在发行指数基金时夸大其词,歪曲了事实。

相较于以美股为代表的成熟市场,A股市场只有30多年历史,仍属于新兴市场,股市中养老金等长期资金的比例仍远低于美股,大部分投资者过于关注市场中短期表现,导致指数的波动幅度较大。同时,在投资者结构方面,散户比例仍较高,在交易和博弈过程中,机构在专业、信息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A股市场中的专业机构投资者大多能取得超越指数的收益率,指数基金的表现整体不及主动基金。统计数据显示,从2016年至2020年,上证50指数基金的收益率为64%左右。同期,主动基金的收益率中位数为90.72%。

在费率方面,A股指数基金的费率仍远高于美股指数基金。以跟踪指数的股票型ETF(exchange-traded funds,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为例,美国股票ETF的规模加权平均费率为0.13%,国内大多为0.6%(注:其中管理费率为0.5%,托管费率为0.1%),A股ETF的费率接近美股的5倍。

鉴于A股市场宽基指数往往波动大,调整时间长,投资者如果长期持有不动,或者长期定投,不仅会在市场较长的下行或者横盘阶段,不得不忍受不赚钱的煎熬,而且这种付出太多痛苦代价所取得的长期收益率往往吸引力不大。

俗话说,“在哪座山上就要唱哪座山的山歌”,指数基金的投资同样需要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现阶段,A股市场的宽基指数基金更适合波段操作,阶段性持有。

以沪深300指数为例,2015年6月9日,该指数盘中最高点为5380.43点,2019年1月4日,盘中最低点为2935.83点。从2015年6月9日至2019年1月4日,时间持续三年半。如果在这么长的时间里,投资者一直持有沪深300指数基金,或者一直在定投,存在收益率与投资体验都比较差的问题,并非好的选择。

再以中证500指数为例,该指数反映沪深两市小盘股的走势,波动更大。2015年6月12日,中证500指数的最高点为11 616.38点,2018年10月22日的最低点为3948.56点,三年多时间的最大跌幅约66%。投资者如果不幸在高位买进,机械地长期持有,会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

从长期看,随着市场有效性的提高,以及主动基金取得超额收益的难度增加,指数基金未来的市场份额将有望不断上升,像美国市场一样占据半壁江山。

近10年来,沪深300指数成分股的市盈率为8~17倍,平均值为12倍。在10倍附近时,指数基本处于历史底部区域,在15倍以上则会面临调整压力。2014年上半年、2019年初,沪深300指数成分股的平均市盈率为10倍,适合买入持有。2015年中、2018年初、2021年一二月份,沪深300指数成分股的平均市盈率为15倍,高位追买会有较高风险。

从估值角度看,从2015年9月至2016年底、2018年下半年至2020年上半年,沪深300指数成分股的平均市盈率为12倍,这意味着即使不考虑沪深300指数成分股的成长性,投资这只指数基金的年回报率也有8%以上,比较适合一次性买入或定投。在其他时间,更适合持有或逢高减持。

值得一提的是,易方达、富国、兴全等基金公司管理的指数增强型基金,能通过指数化投资的增强操作,在严格控制与目标指数偏离风险的前提下,获得明显高于指数的收益率。追求超越指数收益率的投资者,则可以选择指数增强型基金,如易方达上证50增强(代码:110003)、兴全沪深300增强(代码:163407)等。

指数增强型基金的收益来源分为两部分:一是超越指数的α(1)收益,即基金经理有权对跟踪指数外的20%资产进行主动投资,获得超越指数的回报;二是标的指数的β(2)收益,因为指数增强基金投资标的指数成分股和备选股的资产比例不得低于80%。

指数增强型基金实现超额收益的方式多种多样,主流增强方式有利用交易规则来获取超额收益(例如新股申购)、利用基本面和技术面等指标择时增强、通过主题及风格暴露获得超额收益、个股权重优化增强等。

近几年来,针对A股市场结构性行情特征,各大基金公司开发了大量行业主题指数基金。行业主题指数基金相当于股票的替代品,投资者如果对科技、白酒、芯片、新能源等行业主题中的某些行业比较熟悉,但对个股缺乏深入研究,那么可以选择行业主题指数基金。

在指数基金家族中,ETF已经成为主流品种。与传统开放式指数基金只能通过场外申购、赎回不同,ETF是一种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结合了封闭式基金和开放式基金的运作特点,投资者既可以用一篮子股票申购赎回基金份额,也可以在二级市场买卖交易。ETF可以满仓运作,基金净值表现和指数基本一致。

华夏上证50ETF(代码:510050)是国内首只ETF,成立于2004年12月30日。

2019年11月16日,在上交所联合华夏基金“十五年十五城”ETF高峰论坛上,华夏基金总经理李一梅回顾说,2004年11月底,华夏上证50ETF发行可谓天时、地利、人和都不尽如人意,主要面临三重困难:一是当时市场刚经历持续下跌,一度击穿市场公认的1300点的“铁底”,新基金特别是权益类基金发行极为困难;二是必须要去券商开户购买ETF,银行不参与销售;三是当时即使是专业投资者对ETF也知之甚少。

但是,在华夏基金、上海证券交易所、各大证券公司的共同努力下,首只公募ETF的发行最后取得了成功。华夏上证50ETF首募超54亿元,远超同期开放式基金平均10多亿元的募集额。

据华夏基金介绍,ETF的客户涵盖机构客户、私募机构、券商以及个人投资者,但是每类投资者对ETF的应用策略有所不同,具体如表2.1所示。

表2.1 不同类型投资者对ETF的应用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