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驱型孩子:21天唤醒孩子的自主学习力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1天 好妈妈首先是个好翻译,做孩子学习的脚手架

对孩子有合理期待,让孩子在学习区努力

孩子学习遇到困难,父母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为孩子提供支持。

了解孩子当前的学习难度对他来说是不是太高了,如果学习难度偏高,孩子学习起来有困难,就很容易陷入习得性无助,对学习产生挫败感,结果还没开始学习就已经对自己失去了信心。

注意,难不难,不该是父母说了算,而要由孩子说了算。

我们可以借助语言学习中的“可理解性输入”理论帮助孩子确定合适的学习难度。可理解性输入的原则是i+1,“i”就是孩子现有的知识水平,“+1”就是在现有基础上只增加一丁点儿新知识。这样,孩子学习时绝大多数内容是他熟悉的,学习起来不费力;少量的新内容又能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学习内容难度适中,孩子学习起来轻松愉快,就可以形成正向循环,循序渐进地提高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慢慢来,才会更快。

小元的英语听说能力很好,但在记单词方面困难重重,总是记不住。慢慢地,小元对记单词越来越没信心。

小元妈妈尝试了很多方法,耐心地给小元讲解,可是讲了很多遍,小元还是记不住。小元妈妈很苦恼,自己的孩子怎么就是不开窍呢?

后来,小元妈妈意识到,自己没有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孩子的学习难度,总是按照自己的标准要求孩子,不但没有提供支持,反而给孩子增加了额外的压力。

于是她调整了策略,不再纠结于孩子是否能完成作业,而是根据孩子的实际能力,让孩子每天只记4个单词,做成单词卡片,晚上重复几遍,早上再快速地回顾一遍。这个单词学习量对孩子来说刚刚好,当天的任务很容易完成。这样每天积少成多,慢慢地,孩子可以在课堂上回答老师的问题了,变得自信了,学单词的感受变好了,这个困扰她很久的问题终于得到了解决。

这又让我想起我的家长课上一位英语老师分享的故事。

这位英语老师教过一个小学五年级的孩子,那个孩子的英语成绩一直不及格,父母把她送到各种课外辅导班,都被退了回来。孩子也上了各种网课,不但没什么用,反而越学越无力。

这位老师试着帮助孩子找到问题症结所在,发现孩子的英语基础非常薄弱,只有一二年级的英语水平,对课本上的知识完全听不懂。于是这位老师试着给孩子降低学习难度,从基础的ABC开始教起。那一节课下来,孩子终于露出了笑容,对英语学习找回了一点儿自信。

只要有了信心,以五年级孩子的心智学习低年级的课程并不费力,孩子用几个月的时间就跟上了正常的学习进度。

很多父母只是盲目地把孩子送到各种辅导班学习所在年级的课程,却忽略了对孩子来说选择那些难度真正适合她的学习内容才是重要的。学习内容难度合适,孩子听得懂、学得会,自然也就更有信心了。

很多家长反映孩子不爱学习,却从来没有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找原因。美国密歇根商学院教授诺尔·M.迪奇(Noel M. Tichy)把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分成了类似同心圆的三个圆形区域,分别代表着舒适区、学习区和恐慌区(见图1-1)。

图1-1 迪奇教授的学习三区理论

很显然,上述两个例子中孩子之前学习时都处在恐慌区,对英语学习产生了畏难情绪。后来在父母和老师的支持下,孩子退回了舒适区边缘,感受到了学习的成就感,很快就取得了进步。

我曾在我的家长课上问那些作为父母的学员一个问题:“你们觉得自家孩子的学习状态处于哪个区?”

父母们毫不犹豫地回答“我家孩子一直待在舒适区”。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为什么孩子会待在舒适区不愿意出来呢?是孩子天生不爱学习吗?

很多父母信奉“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孩子的学习越来越超前,小学初中化,幼儿园小学化,这种内卷现象给了父母太多的压力,这些压力往往又转化成了父母对孩子的高期待和高要求。

而如果孩子一直无法满足父母的期待,就会长久地处于压力状态下,慢慢失去对自己学习的控制权和自驱力,进而长久地缩在舒适区,变成父母不希望看到的样子。这时候,父母越要求,孩子反而越退缩。这就如同心理学上的“踢猫效应”,父母将焦虑情绪和压力传递到孩子身上,让孩子成了受害者。

孩子只有感到内在和外在都安全时,才会主动学习。这种安全感来自父母的支持和陪伴,父母要像一个缓冲器一样,帮助孩子承接住来自外部环境的压力,为孩子提供一个成长的空间,而不是成为孩子的压力来源。

我们在后文中还会谈到,父母除了帮助孩子去厘清合适的学习难度,为孩子提供一个可以自由生长的空间,还需要了解孩子的性格特质,为孩子提供他们所需要的支持,而不是单纯地想改变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