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好翻译,搭建“皮格马利翁”桥梁
父母在和老师沟通时,也会遇到各种挑战。从某种意义上讲,老师代表着权威,父母在和老师沟通时,难免会带着压力,甚至是自己童年的感受。我们会在“第2天”中详细谈这部分内容。
父母在和老师沟通后,可以为孩子做些什么呢?给大家分享我家发生的真实的故事。
我儿子没有上过幼小衔接班,一年级之前也没有学过写字,可以说在写字这件事上,他是零基础入学。一年级第一次默写,全班42个孩子,只有4个孩子书写错误,我儿子是其中一个。
老师找到我时,我一方面有些压力,另一方面也很清楚应该怎么和孩子沟通这件事情。于是我向老师表达了感谢,很客观地说明了孩子的学前教育情况:“孩子确实一年级才开始写字,也希望老师可以多多鼓励孩子。”
老师和家长沟通孩子的情况,也是希望孩子好,如果家长把老师的沟通理解为指责,因此产生了焦虑,并转而批评指责孩子,就会把自己的焦虑无意识地传递给孩子,还会无形中增加孩子对老师的畏惧。
儿子放学回到家,我没有在第一时间和他沟通老师告诉我的情况,而是像往常一样和他聊天。他自己主动说:“妈妈,我们今天默写了,我没有全写对。”
我注意到,他在说这件事时并没有紧张感,这是难能可贵的。孩子如何看待错误,比错误本身更重要。如果孩子对错误有恐惧,并不利于错误的修正。
于是我回应他:“哦,是吗?是哪个字没写对啊?”他说:“是耳朵的耳,里面的两条短横不应该靠到右侧的竖。”
儿子说到这里,我其实已经心中有数了。对于如何修正错误,他非常清楚,这说明老师在学校里讲的内容,他已经完全接收到了。
接下来,我把老师和我沟通的事,“翻译”给了儿子听。
我说:“儿子,今天你的老师和妈妈谈了你的学习情况,她非常重视你的写字,还把你在学校的默写拍照发给了妈妈。我注意到,你在学校写的字非常工整,比在家里的练习写得还要好呢,这说明你真的很用心。老师说你的字写得越来越有进步了,只要坚持练习,肯定会越写越好的。”
关于写错的字,我没有提及,因为通过前面的聊天,我已经清楚了他自己是知道的。儿子听了我的话,眼神里是有光的。后来,儿子对写字不再排斥,虽然他写的字并不很漂亮,但明显地越写越好了。
父母把老师的反馈“翻译”成正向的语言转告孩子,能够帮助孩子培养对老师和学习的正向感受。孩子感觉好,才能学习好。有很多孩子因为不喜欢某个老师而讨厌一门课,也有很多孩子因为喜欢一个老师而爱上一门课,家长做好“翻译官”,在老师和孩子之间搭建一座桥梁,对孩子的整个学生时代而言,都是一件非常有价值的事。
1963年,美国旧金山一所小学的校长莉诺·雅各布和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前往一所名为橡树学校的公立小学选取了350名学生进行了一项实验。他们对这350名学生进行了一项“智商测试”,并随机选取了其中的1/5,告诉学校的每一位老师,“测试结果”显示这些学生是“最有学习潜力的学生”。
1年后,他们给这些学生做了同样的“智商测试”,发现所谓“最有学习潜力的学生”的表现远优于同龄人。他们认为,这样的效果或许是因为老师下意识地对这些学生抱有更高的期待,给了他们更多的关注和鼓励,而这些学生因为老师的这种态度大受鼓舞,更加努力学习以符合老师的期待,形成了正向循环。
这就是著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也叫作罗森塔尔效应。父母把老师关于孩子的各种反馈正向地“翻译”给孩子,就是在老师和孩子之间搭建了一座“皮格马利翁”桥梁,孩子因为收到老师的“正向反馈”而对学习有更高的热情,而老师发现孩子的变化和进步后会再次给予反馈,从而激起孩子更大的学习热情,于是形成积极的正向循环。
你可能会说,自己在面对老师时很难做到平静,尤其是当孩子成绩不好时,怎么去“翻译”老师的话呢?这其实和我们自己小时候的成长经历有很大关系,接下来我们会详细谈这部分内容。
自驱小马达:“翻译”公式
“翻译”公式:
老师今天和我谈了你的学习情况,他非常重视你的______(老师真正关心的方面);
他说,你最近一段时间______(与“问题”相关的闪光点,如进步很大);
如果你______(期待孩子做出的好行为),
你一定可以______(好的结果)。
举例:老师找到家长,说孩子最近学习态度不端正,上课总是和同学交头接耳,希望家长和孩子好好沟通一下。
“翻译”:老师今天和我谈了你的学习情况,他非常重视你的学习;他说,你最近一段时间数学计算正确率很高;如果你能认真听讲,一定可以取得更好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