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体验设计指南:从方法论到产品设计实践(升级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5 过去的未来:成为用户体验设计师

前面的章节让大家了解了产品项目团队和用户体验团队中常见职位,以及用户体验设计师从哪些维度进化升职,并进一步明晰用户体验的用户、产品和商业价值。作为一个从零开始成长起来的设计师,在第1章的结尾想从自身经历出发和大家聊聊我是如何一步一步成为用户体验设计师的。

现如今各种体验大会层出不穷,经常听到或浏览到业界各种设计大牛前辈从各个角度阐述用户体验、谈论用户体验设计师,比如产品设计流程、设计方法论、设计思维、设计工具、数据化设计、游戏化设计、社交产品设计、智能产品设计等。作为一个初学者时,很多时候听到或浏览到此类分享,都会感叹下好厉害,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后来随着实践经历的丰富,会逐渐辨别哪些内容是真正的好内容,从中汲取养分,并且不断地总结、思考、成长。

各种体验大会阐述用户体验多个维度

很多认识的小伙伴会觉得我很擅长做总结,但其实很多时候我都是被动地去沉淀总结,比如晋级答辩,在总结的过程中不断再次深入思考,升华自己的思维。就比如这里想和大家聊的“过去的未来:成为用户体验设计师”,就是因为有朋友邀请我去他们公司做设计分享,当时我想“如果是我,我会想听什么呢?”。市面上不缺方法论、不缺案例,但是我没有见到很好的关于设计师成长的内容。所以,我回顾过去几年的交互设计师生涯,重新打开硬盘里面几年前做的设计稿和总结,然后很开心看到自己的成长。透过成长的时间轴,回看过去到现在,展望未来,我想尝试用自己不同阶段不同的成长,和大家一起谈谈用户体验设计师成长这件事情。

2016年时,特赞范老师让我看过一篇文章《鸟与青蛙》,这是数学家戴森应邀为美国数学会爱因斯坦讲座所起草的一篇演讲稿。讲述了数学世界中,有些数学家是鸟,有些是青蛙。鸟翱翔在高高的天空,俯瞰延伸至遥远地平线的广袤的数学远景。他们喜欢那些统一我们思想并将不同领域的诸多问题整合起来的概念。青蛙生活在天空下的泥地里,只看到周围生长的花儿。他们乐于探索特定问题的细节,一次只解决一个问题。而正是因为鸟和青蛙的共存,一起推进了数学世界的不断发展。这篇文章我时不时拿出来阅读并思考,通过鸟的视野——课堂知识、书本知识、向前辈学习和青蛙的实践——设计练习、设计实践、沉淀总结,逐步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用户体验设计师,并在未来不断探索。可以说这个过程经历了4个阶段:设计执行者、设计思考者、形成设计思维、不断跨界探索。

《鸟与青蛙》的关键点

鸟的视野与青蛙的实践相结合,逐步成长为用户体验设计师

成为用户体验设计师的不同阶段

设执行者阶段

成长的第1阶段,作为设计执行者,这是初学者角色,开启设计大门,在点状思考中学习进化。主要是理解设计方法、流程、原则,挖掘用户场景任务等,并输出好的设计稿。举个例子,一般作为新人进入公司时,尤其是设计团队比较成熟时,其产品设计流程相对完善,基本都是以下流程:“研究洞察—概念设计(包含交互视觉设计)—详细设计(包含交互视觉设计)—开发支撑”。如同每个设计新鲜人,这时的我如同一块海绵,在流程化的项目路径中,快速实践,一步一步学习成长。

常规产品设计流程

在思维层面开始学会对一个问题进行深入思考,比如拆掉思维的墙,跳出思维的固有模式,改变为了分析而分析的固有思路,开始基于前期研究,设定设计关注点,从而明确分析维度,最后总结分析结果。思维层面的第2个变化,就是更有全局观了,开始学会全面、整体地思考问题。比如之前一直都觉得前辈说的生态圈属于一个高端概念,也和很多人一样觉得这是一种包装出来的东西,直到和前辈一起做项目,深入其中才深刻认识到前辈考虑问题更往上层、更有全局观,只有真正从全局去思考,才能更好地规划出一个产品闭环循环系统,从而多维度构建出属于这个产品的生态圈。

思维层面:深入思考问题

某券商产品竞品分析

思维层面:全局观拆解

某钢铁企业文化生态圈发散

基于设计策略“生态圈”,构建财富循环系统

在设计实践上,深入产品的业务逻辑,全面了解设计过程,探究产品功能模块间的关联性;同时对于解决方案要做好多手准备,即在设计方案时,自我纠结,思考多种方式,这样才能保证在沟通中时刻都有备份方案。

深入产品业务逻辑,探索功能模块间的关联性

对于解决方案做好多手准备

总的来讲,设计执行者阶段主要就是点状思考,不断学习进化,那时候最大的愿望就是“想让别人认可这个方案的思路和灵魂,认可我这个交互设计师”。态度上要有自驱力和主动性,善于倾听和多问为什么;专业上要学会查资料,向身边人和前辈学习,多反思总结。

设计执行者阶段:点状思考不断学习进化

设计思考者阶段

成长的第2阶段,作为设计思考者,在设计执行者基础上进一步成长,这一阶段的关键词包含:“独立承担,参与协同”以及“积淀成长,独当一面”。在这个阶段,设计师(尤其是BAT等大公司的设计师)通常需要独立面对2种类型的项目:常规迭代项目、由设计师主导并发起的项目(一般由高阶设计师发起)。

常规迭代项目

对于常规迭代项目,设计工作(交互设计、视觉设计)作为产品开发的中间环节,主要做的就是承接并沟通产品需求,根据产品需求输出交互产出物,并通过交互评审会确认设计稿。这种传统串行流程模式,其实存在着以下2个大问题:

●需求质量不可控,过于依赖上游需求质量,一旦出现问题将影响整体项目进度,甚至影响用户体验。

●设计师容易坐井观天,对整体把控不足,设计工作也很容易沦为工业流水线工作,其创意也容易受局限。

早期传统串行工作流程

传统串行模式存在的问题

基于这两大问题,当时我们团队主动求变,在串行模式下,将设计前置,覆盖整个产品设计开发全程。设计师的全流程加入,得到了各个角色的认可,设计师也在团队中建立充分的话语权,从而更加凸显设计价值。

流程变革:设计前置,覆盖全程,建立充分话语权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看到了设计师的优势和其所面临的挑战。设计师的优势在于更擅长从用户视角解读需求,与产品、商业诉求形成互补关系;其次设计师具备多维度解决问题的能力,擅长运用各种方式表达,如图表、插画等。而与此对应面临的挑战,就在于专业能力上,需要提升系统化产品设计思维、多元视野和技能等;同时其沟通、项目管理等通用能力需要继续提升。

常规迭代项目流程变革后,设计师的优势和面临的挑战

由设计师主导并发起的项目

而对于由设计师主导并发起的项目,则是设计师通过合适的方法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由设计师主导并发起的项目,整体来讲分为两大阶段:给出专业解决方案和推动方案落地。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发现问题,给出专业的解决方案,联动其他各角色一起推动解决方案落地。比如通过设计走查、实践workshop、用户访谈等方法系统走查产品问题,并汇总整合不同类型问题;其次评估问题,将问题依据严重程度评分:不是真正的问题(0)、表面性问题(1)、次级问题(2)、重要问题(3)、灾难性问题(4);最后就是拆分落地排期,分期将问题不断解决优化。

设计师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设计师给出专业的解决方案并推动方案落地

系统走查,收集产品问题

评估问题并进行问题分级

推动解决方案分期落地

这个过程主要就是三个维度的转变。

●技能层面:从单一技能到多面技能,视野需要更加开阔,这样才能更好地发现问题并推动项目落地。

●思维层面:从单纯艺术思维到产品思维,更加系统化思考,才能更好地平衡用户体验和商业诉求,更好地联动各个角色。

●心态层面: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推动,学会主动学习,积极向前,才能走得更远。

由设计师主导并发起项目中的三个维度变化

形成设计思维阶段

成长的第3阶段,基于设计思考者,进一步认知设计的本质,形成自己的设计思维体系。开始尝试给设计做定义:

设计就是从已知探索未知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

认知设计本质

具体来讲,就是发现问题/机会点后,通过“How”等各种方法与手段去解决问题/机会点的整个过程。

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过程

而解决问题/机会点的各种方法与手段至关重要,在寻求“How”的过程中,受到MIT媒体实验室教授Neri Oxman的Design and Science:Krebs Cycle of Creativity一文的启发。她在该文中提出的类似克雷布斯循环的创造力的克氏循环(KCC),创造性地将人类的创造力的4种模式—科学、工程、设计和艺术,形成创意循环的地图假设并进行了相应解读,阐释了学科之间不再是割裂离散的孤岛这一命题。

Krebs Cycle of Creativitity by Neri Oxman

区别于“点对点”地解决问题,为了从更高角度更好地解决问题,类比克雷布斯循环和创造力的克氏循环(KCC),将“发现-解决”问题/机会点这一过程整体系统化,尝试提出系统性解决问题之<思考-行动>模型——Krebs Cycle of Design。

系统性解决问题之<思考-行动>模型主要包含以下8个阶段,并且每一个阶段都是上一个阶段的自然转化:

1.提出产品需求/机会点

2.基于产品需求/机会点,从点触发,通过系统性思考,进行全面的分析

3.基于系统性思考,判断需求/机会点在系统中是否有价值

4.判断有价值后,继续深入挖掘更多的问题/机会点

5.确定真正的问题/机会点

6.有针对性地采取解决行动

7.采取阶段性的解决行动后,就向构建一个更好的产品迈出了一小步

8.构建更好的产品后,为了产品后续更好地发展,进入新一轮的迭代进化思考

迭代进化思考后,就开始了新一轮的系统性解决问题,构建越来越好的产品和更加美好的体验。

Krebs Cycle of Design:系统性解决问题之<思考-行动>模型

而有了系统化解决问题之<思考-行动>模型,在采取具体解决行动时,主要以用户为中心,尝试“如何做设计的亮点深挖四部曲”,主要有以下4个阶段:定义产品需求——明确产品目标——探索用户心智模型——定义具体的解决策略。

如何进行设计亮点的挖掘

总的来讲,系统化解决问题之<思考-行动>模型可以帮助你“找对事&做对事”,而以用户为中心的“如何做设计的亮点深挖四部曲”具化做对事的过程,两者相辅相成,合力打造更美好的产品体验。

想更加全面地了解“系统性解决问题之<思考-行动>模型”在项目中的实践应用,可以查看“2.14实践案例:社交产品设计探索”(192页),通过该章节内容可以全面了解2C社交产品如何应用<思考-行动>模型。与此同时通过“2.15实践案例:商业数据产品设计”(210页),可以了解2B大数据商业产品设计思路。

跨界&探索

成长的第4阶段,逐步形成设计思维的同时,不断保持好奇心,尝试跨界探索无限可能。

该阶段跨出的第1步,就是尝试了解屏幕之外的智能音箱产品。在尝试过程中,更加深刻地认知设计本质,尝试解答很多人都好奇的问题——“未来的人机交互会是什么样呢?”。其实无论是PC时代、移动时代,还是现在在逐步步入的人工智能时代,本质上就是用户和不同终端产品(电脑、手机、机器人、音箱等)通过不同通道、不同交互方式进行输入输出的过程;并且随着技术进步,输入通道会越来越多样,可视化图形界面不再是唯一,甚至不再是核心;与此同时,感知通道和信息表达媒介都比较单一的可视化图形用户体验,也正在发展为感知通道和信息表达媒介都比较丰富,且多种模式、多种形态交织连接在一起的多模态用户体验。

更自然的多模态体验呈现出3个特征:简单、融合、拟人,从表面的使用自然到深度的情感自然。简单:信息输入的方式也越来越简单自然,功能领域简单易用,使用触摸、手势或语音等交互方式,与用户自然行为一致;融合:可以跨多端使用,用户和机器之间直接高频互动,存在持续的行动和反馈,自然融合无处不在;拟人:在机器非人类外表下,掩盖了一个非常人性化的“人物”,基于深度学习,会慢慢具有自己的人格属性,能够与用户建立更加深层的情感互动。

如同建筑设计师一样,仍旧以用户为中心,基于用户的所处场景,充分结合当前机器和设备智能化,从人体感官的五感(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入手,进行多模态体验设计。比如,基于多通道信息输入(如语音输入、人脸识别、动作追踪等),通过将多模态信息融合(基于语音、情感、动作等进行机器对话管理),实现机器设备多模态的虚拟人表达,从而逐步实现人机自然交互体验。

提出问题“未来人机交互会是什么样?”

人机交互的本质:用户和不同终端产品的输入-输出过程

多模态多通道输入,多模态输出

未来逐步实现人机自然交互体验

从表面的使用自然到深度的情感自然

而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逐渐来临,越来越多的人工智能设计工具逐渐被使用,很多设计师也会担心自己会被替代。在这里我想用范老师的一段话共勉:

“我一直希望在设计和人工智能的讨论中避免使用‘替代’,隐含代表一种对于人类创造的威胁。也许用‘脑机比’(即人脑与机器的比例)来描述更为合适。对于很多工作,也许机器的‘成分’会越来越大,人脑的‘成分’会越来越小,因此脑机比无限小,人类的价值无限小;反之,另一些工作,即使机器的‘成分’变大,人脑的‘成分’也在变大,甚至机器的‘成分’越大,越能促进人脑的进化和释放。我想设计肯定属于后者。设计的工作不追求确定性,反而受益于不确定性。因此,设计的人工智能并不一定要获得合适的答案,而可以创造不确定性,进而对设计师形成启发。人创造的瓶颈是人自身的经验、逻辑和方法,人工智能可否帮助我们超越我们的经验或者逻辑方法,从而让人的创造力进一步释放呢?”

我会时不时回味这段话,每次都会有不一样的理解,偶尔会期待在未来真正的人工智能时代,我会成为什么样的设计师。

其实所谓跨界,重点在“跨”,我自己给它做了个解读: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在不同行业不同领域里面折腾一下。正如一位前辈所说,如果你是设计师,你既可以设计APP,一定也可以设计椅子,就像有的设计师是很厉害的摄影师,有的摄影师私下是很厉害的音乐人,还有的是综艺奇才等。

设计不设界,拥有无限可能

最后分享前辈的一个观点,“你有什么样的态度,就有什么样的能力,从而就有什么样的影响力”。希望每一位从事用户体验的设计师,都可以初心不变,不断思考,持续探索,发现更大的世界与更多的可能性。

设计师的软实力


[1] 本书中阐述的项目团队角色,属于常见的互联网团队角色,并非所有公司都严格按照这种方式设置职位、分配任务。

[2] 注:有完整UED(用户体验)设计部门的互联网公司分工比较明确,很多交互设计师很少会去做访谈相关内容,普遍都是用户研究员来负责这一部分;创业公司和设计咨询公司的交互设计师基本上都会兼顾用研访谈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