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年中国智能制造发展蓝皮书(精装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前言

智能制造是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深度融合,贯穿于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制造活动各个环节,具有自感知、自决策、自执行、自适应、自学习等特征,旨在提高制造业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的先进生产方式。加快发展智能制造,是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升中国制造业全球地位的重要手段,是中国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十四五”时期发展主要目标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关键所在。

随着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智能制造成为发达国家制造业竞争的焦点。美国、德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均提出了以智能制造为重点的制造业发展战略,着力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加大智能制造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旨在持续扩大其制造业的领先优势。2020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持续蔓延,传统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受到了较大的冲击,这对智能工厂、工业机器人、5G通信等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提出了迫切需求。在此背景下,中国需要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工程,推动制造业产业模式和企业形态根本性转变,减少资源能源消耗,畅通产业链、供应链,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促进中国制造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

随着多部门联合部署、各地方政府的积极响应、行业协会和企业的快速推进,我国智能制造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形成了央地紧密配合、多方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发展态势良好。一是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时刻,智能制造保供应助复产。一批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凭借自动化生产线及柔性化生产体系,快速实现了关键医疗物资及装备的生产线搭建,确保了关键物资的生产供应,有效解决了物流运输及人员流动的难题,率先实现复工复产。二是智能制造优势凸显,发展动力活力显著增强。2020年,我国智能制造相关产业规模和投资额增加,疫情中的突出表现拓展了服务机器人的应用场景,激发了工业机器人的市场潜力,推动了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进程。三是智能制造平台和标准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我国发布了多项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培育出一批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构建了国际先行的标准体系。

2021年是实施“十四五”发展规划和为2035年远景目标奋斗的开局之年,当前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国际国内环境依然严峻复杂,世界经济陷入深度衰退,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面临重构,国际竞争更趋激烈。同时,我国制造业存在部分核心技术和装备受制于人,供给与市场需求适配性不高,产业链、供应链稳定面临挑战,资源环境要素约束趋紧,人才队伍急待扩充等问题。基于对上述问题的思考,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编著了《2020—2021年中国智能制造发展蓝皮书》。本书分为综合篇、区域篇、企业篇、展望篇,系统剖析了国际、国内的智能制造发展情况,展望了智能制造发展趋势,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综合篇:分析了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的智能制造发展情况、人才培养和模式创新,并对中国的智能制造发展基础、发展特点与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和探讨。针对工业电商、工程机械、工业机器视觉、机器人、数控机床、电力装备、无人机、轨道交通装备八大领域,总结了2020年全球市场和中国市场的发展概况,对产业链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各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区域篇:对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江苏省、广东省、浙江省、山东省和福建省的智能制造发展情况进行了详细梳理,总结了各个地区的发展特色,着重剖析了各地区推进当地智能制造发展的关键举措。

企业篇:以埃夫特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和利时集团、上海东富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乘用车公司、广州明珞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为研究对象,系统剖析了各企业的智能制造发展概况,并总结了其实施经验与启示。

展望篇:提出了对我国智能制造发展的总体判断,分析了各个行业未来市场发展走势及投资热点。